批阅高考作文反思语文教学
2018-02-03武敬芝
摘要::语文写作能够反映学生知识素养和情感的变化,同时也能反映出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高考作文批阅的经验,本文就中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分别提出针对性办法,即针对课堂低效提出不能重知识能力轻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课外阅读提出教师带领学生研读,针对生活实践提出培养写作习惯。
关键词:高考语文;学生阅读;语文教学;反思
一、 从一个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作文题说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2016年的高考作文,不言而喻,它关注语文学习本身,导向积极明确,并且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文化自信的高度。当然,作文并不是侧重要求学生写这一点,它的核心是要求考生结合学习语文的经历,比较语文学习的三种主要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如何提高语文素养,阐明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从高考导向来看,它要求学生重视学习语文,并且指明学习途径,对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有所针砭,对今后的语文教学给予指引,而有些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反倒认为不过是老生常谈。对于骂题贬题者,我要用一句西方谚语来回答,没有平常的问题,只有平常的回答。既然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那么凡事凡物就该多看积极的一面,我们才有可能成长、提高,才有可能传递正能量,才有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哪怕是微乎其微、小之又小的进步与发展。台湾著名学者徐复观回忆,他的老师熊十力让他读某本书;他读完后,欣喜地向老师汇报这本书的种种不足,没有想到被老师劈头盖脸斥责一顿:哪本书没有缺点?光看人家的不足,你能学到什么东西,怎么可能有长进?故事讲完,言归正传。
二、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状况与反思
当前语文教学状况如何,最权威的回答当然来自于广大考生。根据批到的作文,写“课堂有效教学”这条途径的考生,普遍说语文课是休息课、玩耍课、补觉课、放松课,是枯燥乏味的,是不用写作业的。正面肯定课堂教学的作文,大多数又都写得特别空洞,只是抽象地写语文课很重要,扣除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因素,面对海量的课文,竟然一个例子都不会写,足见语文教学的失败。有举例的,也多是小学课文中的事例,比如小马过河,乌鸦喝水之类;只有为数不多的考生提到《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勇气等个别例子。
为什么说语文教学失败呢?材料中明确说“课堂有效教学”,什么叫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不只是语文知识的积累,比如近几年高考热点——古代文化常识;不只是语文能力的提高,比如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生的思想、精神、人格、品质、情感等的培养与提升。人们常说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教师恐怕应该要担负最多的任务、最主要的责任。较之于其他学科,语文尽管也有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却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但从作文反映的情况看,语文教学大多是无效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语文最本质最重要的方面,是最薄弱的,这不禁令人格外担忧,让人深刻反思。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尴尬的情况?我个人认为,与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导向有关,与大多数语文教师重视知识能力方面的训练,轻视忽视甚至无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提升有关。一年高三总复习,就是明证,甚至有的学校有的教师还提前进入总复习。即使是平时教学,也还是一样,轻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知识能力,比如古文教学,只讲翻译,其他从略,更突出的是年复一年的题海战术,堆积如山的练习册,就是明证。做题做题,无休无止地做题,专项练完练综合,一张又一张卷子,铺天;一本又一本练习册,盖地。甚至那些饱含感情思想深刻的千古名文,在一些地方的所谓名校,都变成了一道道练习题,或者说,他们直接把语文书变成了练习册。客观地说,不能全怪语文教师,他们也是工作。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当中,也是被要求分数的课任老师,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2016年度的高考作文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语文关乎民族自信,国家软实力,如果作为语文教师,依然故我,无动于衷,依然按部就班,重知识能力,轻情感态度价值观,依然意识不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不做任何积极主动的改变,可以说,这样的教师不仅会误人误己,更会误国家误民族。至于如何去改变,就是所有语文教师需要共同实践探索的命题,这个过程注定漫长曲折,因为几十年积重难返,陈陈相因,因为全国几十万语文教师情况繁杂,船大掉头难。但是再难也要掉头,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
三、 学生阅读状况及反思
就笔者批到的作文,选择课外大量阅读这条途径来写的考生,估计有三分之一。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是,在这些写课外阅读的作文中,出现了大量课内的例子,也就是完全属于初中与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所以语文课也绝不是完全无效,它只是在相当多的考生那里,基本无效)。但是这种情况就反映出,考生课外阅读非但没有“大量”,恐怕连教育部推荐的基本阅读书目,也没有读过,所以只能拿学过的课文充数。即使能举一些课外之例的,也是皮毛居多,道听途说而已,只不过是罗列作者或作品的名字罢了,而其中谬误之多,之奇,往往使评卷教师忍俊不禁。那种展现出深入广泛阅读实践的考生,确实是凤毛麟角,百未见一,千分之几吧。
诚然,考生一致认同课外大量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都认为课外阅读没有时间,原因不言而喻,各科学习负担已是“亚历山大”,语文课已然排在最末,更不用说课外阅读了。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恐怕还主要在于广大同仁们——各位语文教师的积极作为。笔者从语文读本入手,兼及部分名著,利用周末与假期,带领学生研读,收效不错,反映良好。所谓研读,就不是浏览一下,而是带着问题去深读。这些问题及其回答是笔者深读之后的产物,在学生反馈之后,得到印证、充实与完善。教学相长,从来都能落到实处,用现在的话说,很接地气。在研读中,不仅仅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更重要的是养成阅读的习惯。已经不止一个学生在n年以后这样亲口对我说。一个终身阅读的人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人。为什么选择“研读”这种办法?原因是单纯给学生布置阅读与笔记,往往就变成抄书了。笔者的徒弟毕业于省内名校,她说她抄的是历史课本,从未被她的语文老师发现。各位同仁毕业于中文系,每个人都是阅读的宝藏,多年的积淀不开发利用,真是可惜。从小的方面说,为学生的发展,为自己的提升;从大的方面说,为民族自信力国家软实力,做出自己份内的贡獻,何乐而不为?endprint
四、 怎样才能让社会生活实践真正成为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从小的方面说,被动地写作文,写日记,也是一种社会生活实践。极少的考生也有这样的理解。从大的方面说,凡是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我手写我心,无论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只要用到了语言,就都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提高着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落笔的角度看,這方面的内容确实不怎么宜于变成作文的选材,所以笔者看到批到的约两千份考生作文中没有一篇这样的作文。所以也造成考生选这条途径的,基本上都直接写成“实践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举的事例几乎全是科学方面的事例。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有些例子。上初一时,一位好朋友因为他的父亲转业到甘肃而不得不离开,我们俩开始了频繁又长期的通信。一周至少一篇,甚至两三篇,每次总能收到或寄出装得鼓鼓囊囊的白信封,这样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后来的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喜欢写点东西,跟初中的“两地书”有莫大的关系。另外,在阅卷过程中,有阅卷老师开玩笑说,写情书不就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大家大笑之余,也都认可。
在教学实践当中,每周写读书笔记,或者写随笔,最好是记日记,效果都不错。所以作为语文老师,通过批阅学生的随笔,往往了解到学生的许多情况,以及他们关注的事情,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甚至内心深处的思想与情感世界。学生在写作当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不但对精神世界是一个反照,心灵有一种慰藉,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并且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当然,写与阅都不轻松,但师生之间能够做深层次的沟通交流,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劳累无形之中也就化解了。此外,也不要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因为说与写天生就是兄弟。
高考是指挥棒。虽然2016年的高考卷作文十分明确地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关注语文素养,但人们似乎无动于心。即使在我省高考阅卷现场,有阅卷老师公然说题出得太凹,在场的同仁也听得津津有味,更遑论他人。当然,爱语文,为语文教学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肯定会一如既往。只不过,在“耕耘”之时,尽力把语文学习的最高目标——关乎民族自信,提高国家软实力——放在心上,落实在工作中,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无可推卸的共同责任与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武敬芝,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二十四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