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伦理学理论的护生关怀能力培养模式初探
2018-02-02贺雅男
贺雅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医疗活动中的“关怀”是护理要素中最具价值的职业体现,“关怀能力”被认为是护理职业道德的核心基础[1,2]。实习护生作为护士的后备力量,其关怀能力培养与护理教学目标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照研究,探讨基于护理伦理学理论的护生关怀能力培养模式,从而提高护生关怀能力与职业素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内蒙古地区不同院校的本专科实习护生150人纳入研究,平均(22.6±1.7)岁,全部为女性,其中本科护生62人,专科护生88人。按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5人,研究组75人。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在实习教学中执行常规临床教学计划,研究组在实习教学中应用基于护理伦理学理论的护生关怀能力培养模式。两组学生年龄、学历、来源等社会学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2 关怀行为能力评估 在获得院校、医院及护生本人同意前提下,分两次进行(入组时及实习结束时),由经过培训的护士配合研究者进行调查,正式调查前统一指导语,量表以无记名方式填写。量表填写完成后筛选出无效量表,确保量表填写的真实性并当场回收,建立数据库,资料统计以双人录入。采用Jan Nyberg[3]研制的关怀行为能力量表(CAI)(中文版)进行调查。此量表由理解、耐心和行为毅力3个维度构成,共19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计分,总分越高提示关怀能力越强。该量表为国际通用量表,重测信度为0.94,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1.2.3 教学策略 对照组根据实习教学大纲组织常规教学,教学中随机增加人文关怀方面的授课内容,除此之外不做其他目标设定。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教学中系统评估护生人文精神潜质,并根据护理伦理学理论的关键要素安排24~30学时的临床关怀能力培训。具体策略:(1)以团队合作教学配合针对性强的分类教学计划,将集中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辅以主题报告、讲座、医患联谊等,构建多层次关怀课程体系。调动院内不同师资力量(临床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共同参与关怀能力培养这一重要课题。(2)以“新型健康观”和“医学崇善”为支点,以“视患者与家庭、身体与精神为统一体,体现对人的最大关怀和尊重”[4]为目标实施教学。教学中以启发认知为根本,通过灌输护理伦理学基本原则及理论,使学生掌握分析、解决伦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在临床上遇到护理伦理情境时,能运用所学知识把握治疗原则,分析利弊,正确选择,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3)将医学伦理决策的基本流程作为教学重点,编写临床案例,开展情境教学,使护生将正确伦理认知外化为主动关怀行为,从而提高临床应变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资料纳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实习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AI各维度得分明显提高(P<0.05),具体见表 1。
表1 两组护生关怀行为能力量表得分情况(±s,分)
表1 两组护生关怀行为能力量表得分情况(±s,分)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1,△P<0.05
?
3 讨论
有学者认为[1,5],护患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关怀不够、人文精神(水平)不高。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临床专业技能,还应具备人文情怀(素养),只有实现二者的统一,才能收到令护患双方满意的效果。护理实习教学是培养护生职业素质的基本途径,随着当前医学模式和护患关系的发展,如何提高护生关怀能力已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护理伦理学是医学体系中人道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本文深层次探讨了基于护理伦理学理论的护生关怀能力培养模式。根据目前护生关怀能力培养中的突出问题,研究组充分整合院内现有医学人文教育资源,从课程构建和教学实践入手,增加授课学时,完善教学框架,引入护理伦理学理论,切实培养护生关怀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注重从医学伦理学角度阐述临床关怀、护患沟通的认知和程序,将临床环境作为大背景,努力进行医学具体伦理问题的客观决策教育[6]。研究结果显示,实习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学生CAI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基于护理伦理学理论的护生关怀能力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关怀能力,从而为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1]刘义兰,杨雪娇,胡德英,等.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500-1505.
[2]卫生部医政司.护士条例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3]刘于晶,姜安丽.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8(16):105.
[4]罗羽.护理伦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5]赵兴娥,谭晓菊,王文丽,等.高职实习护生共情能力的临床培训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4,21(3):76-78.
[6]张锦玉,李致宇,朴圣君,等.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认知和教学评价[J].医学与哲学,2016,37(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