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8-02-02欧阳俊婷
王 薇,任 毅,欧阳俊婷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对卫生管理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200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1]。然而,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节[2],导致应用型人才存在巨大缺口,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3]。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如何突破瓶颈,培养适销对路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本研究旨在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工作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提供一定参考。
1 研究目标
借鉴国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以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适合社会需求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 研究方法与路线
2.1 文献研究法
利用图书馆数据库资源,了解国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国内外培养模式的特点,为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借鉴。
2.2 案例分析法
收集整理广东省部属和省属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3 非结构性专家访谈法
设计非结构性访谈提纲,针对性地选择从事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通过访谈,总结专家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和意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见图1)。
3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现况分析,人才培养模式需求调查,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模型构建。
4 结果与分析
4.1 人才培养模式现况分析
本研究选取广东省医科教育领先的两所高校(一所部属高校,一所省属高校)与美国两所顶尖高校[4]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院校官方网站的查询,培养方案的整理分析以及对文献中与研究内容相关材料的收集,从专业基本情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概括归纳和比较分析。
4.1.1 各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各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都下设在公共卫生学院,总体来看我国高校该专业开设时间较晚,师资力量稍显薄弱,详见表1。
4.1.2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两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独立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能力;而国外两所院校的培养目标概括为:培养能适应卫生事业职业化发展,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可见,我国院校的培养目标较为空泛,对于如何做才能适应现代卫生事业需要没有提到;国外两所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领导能力,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卫生问题能力,详见表2。
图1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
表1 国内外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表2 国内外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4.1.3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我国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大体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医学课程、专业课程3个层次[5]。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30%左右,课程内容大体相同,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想政治类课程以及形势与政策、体育、外语及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类课程。部属高校医学课程以单科形式设置,省属高校医学课程则以概论形式设置,学分分别占40%、35%。专业课程方面两所高校主要教授管理学基础知识、公共卫生基础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占总课程的比例分别为35%、41%。此外,省属高校管理学课程比例高于部属高校。
国外院校方法性课程设置较多,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更加重视,重点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课程设置更加灵活,而我国在这方面表现较弱,详见表3。
4.1.4 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育主要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两个方面,实践包括实习、见习、课程展示、科研学习等。国外院校人才培养也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两部分[6],但实践所占比重更高,形式也更丰富,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贯通,包括经典案例教学、校内外培训、全日制暑期实习实践、日常与当地社区、附属医院及企业相关的实地实践等。
4.2 人才培养模式需求调查
表3 国内外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通过非结构性访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毕业生能力要求、满意度、社会相关岗位需求趋势)以及专业定位情况进行探讨,从而提出相关建议,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模型。
4.2.1 毕业生能力要求 通过对医院、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专家的多轮访谈了解到,各单位均对毕业生有着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只是不同单位要求重点不同。医院更加重视毕业生医学知识而非管理学知识,医学法学知识也同样重要,应具备的能力按重要程度排序为: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调研写作能力、计算机能力等。卫生行政部门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同样希望毕业生具备足够的医学知识,在能力方面则更加侧重调研写作能力。疾控中心则希望学生具备足够的预防医学知识,能力方面更注重科研能力。
4.2.2 满意度情况 在本次访谈中,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被调查者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在82%以上,从对问题“您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中存在哪些明显不足”的回答来看,主要是专业知识不够、沟通理解能力不足、调研写作能力较差等。
4.2.3 社会相关岗位需求趋势 随着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和对分级诊疗体系的推动,各地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此外,在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大背景下,各地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社会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7]。
5 讨论
将中美两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发现美国的培养模式更加突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培养目标更加清晰,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实践形式多种多样;而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兴学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专业课程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对卫生事业管理缺少整体认识,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缺乏。我国两所院校培养方案虽然各有侧重,但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各院校对该专业的基本内涵与学科属性尚缺乏明确的科学的认知,基本上依托本校原有学科基础及专业师资力量进行办学,致使办学方向并不十分明确,课程设置不能充分体现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来看,医学课程比重较高,预防医学课程和管理专业课程比重较低,没有开设基础学科相关课程,没有建立一定的学科体系。以卫生法学为例,没有法理学等课程作基础,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内涵的深入理解。此外,培养模式也略显单一,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管理能力要求过低。因此,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具体如下。
5.1 做好专业定位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学科优势或就业市场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依据就业市场需求,依靠本校卫生会计类学科优势,主要培养卫生事业管理财会类方向人才。
5.2 合理设置课程,完善课程模块
在重视医学、公共卫生和管理类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课程的合理布局和交叉融合。这就要求由全面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知识且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来授课,使得课程形成有机整体。除专业知识教学外,能力培养也很关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是将来卫生行政机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组织、决策、沟通、协调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设人际交往、组织行为等课程,同时举办一些时事政策讲座等,让学生掌握专业前沿、热点问题以及国家最新卫生政策[8]。
5.3 加强实践教学,推进教学改革
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提高实践课程比重。如可以通过与校外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加强实践设施建设,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设置科学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实践[9]。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构建了基于社会需求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的培养模式还需要通过实践去检验[10]。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在高校对该模式进行实践,并总结经验,以期推动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1]马月丹,景浩.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83-84.
[2]张赟,张翔.英、美、澳卫生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1(9):99-102.
[3]陈然,李绍华,赵国子.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7):510-511.
[4]曾婉玲.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5.
[5]张治国,王立洋,熊巨洋,等.5所高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比较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5):98-101.
[6]江杨,许苹.中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对比[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9):893-894.
[7]刘瑞明,廖云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8(4):236-238.
[8]任毅,陈星位.健全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J].医学信息,2008,21(3):327-330.
[9]王永宏,张丽萍,于辉.高校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模式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138-140.
[10]黄伟灿.军队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