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唐关中防秋诸军驻防考论

2018-02-01朱德军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历贞元旧唐书

朱德军

安史之乱后,西北边兵 “精锐者皆征发入援”,使得留守兵力极为单薄,吐蕃趁势入侵,以致数年间,大唐 “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 “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成异域①。不仅如此,吐蕃等西北游牧民族还不时进犯京畿,频繁劫掠人口,抄掠财物,它们 “寇盗蚁聚”②,给关中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吐蕃兵锋还直指京师长安,对帝国的存续造成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唐廷迫不及待地从各地征调军队,在关中进行防御性驻防,以捍卫帝都的安全,于是唐代国家的 “防秋”与 “防秋制度”③便应运而生。

需要指出的是,中唐的防秋诸军主要以帝都长安为中心,在吐蕃等族入侵的正面配置兵力,并进行严密的布防。由于唐代防秋诸军驻防的区域非常广泛,为便于研究,现依照它们在京师长安的地理方位,分为京畿、京北两个区域分别进行考述。关于京西防秋兵的驻防问题已另文探讨,兹不赘述。

一、京畿防秋兵的驻防

京畿,作为大唐帝国政治心脏的所在之地,“安史之乱”后,不断遭受来自吐蕃、回纥、党项等西北游牧民族直接的军事威胁。它们不仅攻城略地, “驱人之马牛,掠人之士女”④,甚至还一度占据京师长安,扶植傀儡皇帝,迫使代宗狼狈逃往陕州,给唐王朝造成深刻的切肤之痛。因此在中央禁军孱弱、关中藩镇军力不足的背景下,从各地征调军队防秋京师,以拱卫京师长安的安全便成为唐王朝在军事上的不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早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前,唐代的 “防秋”活动就已开始。史籍最早记载唐军执行防秋任务者或许是河东节度使马承光派出的军队。至德二年 (757),他任河东节度使,其部 “兵马尽发于渭北,屯冯翊”⑤。随后由于吐蕃威胁的日益严重,上元元年 (760)九月,有人提出 “天下未平,不宜置郭子仪于散地”,故 “命子仪出镇邠州”⑥。史籍明确记载赴关中防秋者则是平卢军兵马使邢君牙,他 “少从幽蓟平卢军”,安史之乱期间,随主将侯希逸南下。田神功节制兖郓, “使君牙将兵屯好畤防盛秋”⑦。这条史料虽未载邢君牙防秋好畤的确切时间,却提供了田神功任兖郓节度使这条重要的信息。检吴廷燮 《唐方镇年表·天平军》,发现田神功节制郓节在宝应元年 (762)⑧,故邢君牙好畤防秋也当在此年。

广德元年 (763),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入寇京畿,郭子仪率朔方军 “屯泾阳”⑨。随后吐蕃进占京师,代宗 “幸陕”,白孝德率军 “入援”,并徙屯邠宁。由于兵士乏食,孝德 “请屯奉天,仰给畿内”⑩。同年十月,吐蕃攻陷泾州,俘刺史高晖,晖乃 “引贼深入京畿……贼将逼京师,君上计无所出,遽诏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⑪。二年七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兵十万入寇, “京师震骇,诏子仪帅诸将出镇奉天”⑫。

永泰元年 (765)三月,唐蕃关系稍有缓和,吐蕃遣使请和,诏元载、杜鸿渐与之会盟于兴唐寺。鉴于吐蕃 “若不虞而来,国不可守矣”的忧虑,郭子仪 “遣河中兵戍奉天”⑬。同年九月,仆固怀恩再次诱吐蕃、回纥、党项等十万余众入塞,入侵奉天、醴泉,并分兵三路近逼长安,代宗被迫“集天下兵防秋”⑭。随后,郭子仪从河中出兵,“进屯泾阳,李忠臣屯东渭桥,李光进屯云阳,马璘、郝玉屯便桥,骆奉仙、李伯越屯盩厔,李抱玉屯凤翔,周智光屯同州,杜冕屯坊州”⑮。永泰、大历年间,吐蕃遣使来聘,唐廷亦遣使往报,但正在谈判之时,吐蕃再寇灵州,劫掠宜禄, “郭子仪精甲三万戍泾阳,入屯奉天”⑯。

考诸唐代至德、宝应、广德、永泰之际的防秋活动,不难得出唐朝防秋兵的驻防于冯翊、好畤、泾阳、奉天、咸阳、渭桥、东渭桥、云阳、便桥(即西渭桥)、盩厔、同州⑰。当时京兆府有县二十三:万年、长安、咸阳、兴平、云阳、泾阳、三原、渭南、昭应、高陵、同官、富平、蓝田、鄠、奉天、栎阳、好畤、武功、醴泉、奉先、华原、盩厔、美原⑱。唐代的 “三渭桥”,一般指西渭桥、中渭桥与东渭桥。宋敏求 《长安志》称:“(咸阳县)武德元年析泾阳、始平置。有望贤宫,有便桥”⑲。万年县有 “渭桥镇,在县东四十里,即东渭桥”⑳。可知西渭桥在咸阳县,而东渭桥在万年县,它们皆在京兆府内。至于 《旧唐书·马璘传》所载郝廷玉、马璘屯于 “渭桥西窯底”,此地确切所在诸史不载,我们不得而知,然 《旧唐书·代宗纪》亦载该年郝廷玉、马璘屯于西渭桥事;而 《资治通鉴》复载马璘、郝庭 (廷)玉屯便桥,因便桥即西渭桥,故上文的 “渭桥”当为 “西渭桥”的阙字。

大历二年 (767)九月,吐蕃进寇灵州、泾州,“诏移 (子仪)屯泾阳”。次年,还镇河中。此后,吐蕃寇灵武,诏其 “率师五万屯奉天”㉑。三年九月,子仪 “率师五万自河中移镇奉天”㉒。冬十月,“子仪自奉天来朝”。十一月,吐蕃退兵, “是时,马镇西以四镇兼邠宁,李公军泽潞以防秋军盩厔”㉓。四年九月,吐蕃进寇邠州,诏子仪领军 “自河中镇泾阳”,随后又 “移镇奉天”。五年二月, “李抱玉移镇盩厔”。七年,幽州发生兵变,朱泚被乱兵推为留后。为获取节钺,并取悦于唐廷,令 “弟滔将兵西防秋”。此后,吐蕃屡扰盐、夏等州,又寇长武城,郭子仪派兵镇守。十年九月,代宗 “命卢龙节度使朱泚出镇奉天行营”㉔。考诸上文,大历年间京畿地区防秋兵的驻防之地实为泾阳、奉天、盩厔。

建中四年 (783)十月,关中突发 “泾师之变”,此前朱泚被罢职软禁,对此深为不满,因被叛兵拥戴而加入叛乱。 “幽州兵救襄城者闻泚反,突入潼关,归泚于奉天”。对此胡注曰:“幽州兵,即代宗时朱泚入朝诣京西防秋兵也”㉕。故此时的奉天仍为幽州防秋兵的驻防之地。贞元二年 (786)九月, “吐蕃游骑及好畤”,朝廷 “复遣左金吾将军张献甫屯咸阳”㉖。三年五月,浑瑊率兵与吐蕃会盟于平凉,因吐蕃背信劫盟,会盟失败,浑瑊侥幸逃脱。七月, “吐蕃入寇京畿,瑊镇奉天”㉗。三年九月,浑瑊命任蒙主 “以众三千戍好畤”㉘。长庆初,沈亚之题壁于盩厔县丞衙署称此地:“道巴汉三蜀,南极山不尽三十里……今又徙瓯越卒留戍邑中”㉙。由于盩厔有 “瓯越卒留戍邑中”,因此该地为瓯越 (即浙东)防秋兵的屯驻之所。考诸上文,建中至长庆之际京畿的防秋,奉天、咸阳、好畤、盩厔为本阶段的主要驻防之所。概而言之,中唐诸军防秋于京畿的地点为好畤、咸阳、奉天、泾阳、东渭桥、云阳、西渭桥 (便桥)、盩厔、冯翊、同州等地。

二、京北防秋兵的驻防

京北诸镇构成了京师防御的天然屏障,除非沿长安北部东西走向的河谷运动,并进行侧翼包抄,西北游牧民族很难从北部直接威胁到帝都长安,使得京北在防秋中的地位虽远不能与京畿、京西相提并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并不重要。事实上,关中北部之鄜坊 “外为襟带之邦”㉚,可大大减缓京畿所受的防御压力,振武、天德可阻遏回纥渡河南侵,而夏绥对配合朔方防控吐蕃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

1.鹿阝坊防秋兵的驻防

永泰元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党项、吐谷浑等 “犯边”㉛,兵锋直指长安, “京师戒严”。代宗诏 “郭子仪自河中进屯泾阳,李忠臣屯东渭桥,李光进屯云阳……李抱玉屯凤翔,周智光屯同州,杜冕屯坊州”㉜。因此,坊州当为此年鄜坊镇防秋兵的屯防之地。贞元元年 (785),淮西兵“防秋屯鄜州”㉝。三年正月,大将陈仙奇杀节度使李希烈,举地归唐。数月后,诏淮西 “发其兵于京西防秋”,陈仙奇派苏浦 “悉将淮西精兵五千人以行”。不久,陈仙奇为部将吴少诚所杀,吴少诚“密遣人召门枪兵马使吴法超等使引兵归;浦不之知。法超等引步骑四千自鄜州叛归”,浑瑊命人追击, “反为所败”。后经多方截杀,最后回到淮西者才四十七人。 “吴少诚以其少,悉斩之以闻”,且遣使致歉。李泌也 “执张崇献等六十余人送京师,诏悉腰斩于鄜州军门,以令防秋之众”㉞。同年,宣武兵马使刘昌 “率其众自坊州赴灵台,既次三原”,纵兵掳掠, “时淮西散兵百余人隶于昌,及是昌归罪淮西兵,尽杀之”㉟。直到大中之际,邠州刺史陈君从,领兵屯于 “洛水交波”的鄜城,也曾于 “定远收功”㊱。

考诸上文,永泰元年,代宗诏 “杜冕屯坊州”。贞元时发生鄜州淮西防秋兵叛归事件,此事 《新唐书·李泌传》认为是贞元元年,时间虽与 《资治通鉴》记载稍异,但对淮西兵防秋于鄜州则并无分歧。贞元三年,宣武行营兵马使刘昌自坊州赴灵台防秋,即坊州也曾是该军的防秋之地。至于大中之际,邠州刺史陈君从,屯于鄜城,表明他在任鄜坊节度使之前曾防秋于鄜城。概言之,坊州、鄜州、鄜城为诸镇在鄜坊的防秋之地。

2.夏绥防秋兵的驻防

贞元二年十二月, “吐蕃陷夏州,复据其城。又寇银州,素无城壁,人皆奔散”。不过吐蕃在攻陷盐、夏等州后, “各留千余人守之,结赞大众屯于鸣沙。自去冬及春,羊马多死,粮饷不给”。当时德宗诏 “遣华州、潼关节度骆元光、邠宁节度韩游瓌统众与凤翔、鄜、邠及诸道戍卒,屯于塞上,又命燧率师次于石州,分兵隔河与元光等掎角讨之”㊲。这里记述凤翔、鄜坊、邠宁及 “诸道戍卒,屯于塞上”。诸镇防秋兵的屯驻之地不明,但与“师次于石州”的马燧处于 “分兵隔河”、掎角相应的位置,故可推断它必为与石州隔河相望的绥州。

三年六月,德宗 “割振武之绥、银二州,以右羽林将军韩潭为夏、绥、银节度使,帅神策之士五千、朔方、河东之士三千镇夏州”㊳。四年,禁军大将张献甫兼邠州刺史、邠宁庆节度观察使, “乃于彭原置义仓,方渠、马岭等县选险要之地以为烽堡。又上疏请复盐州及洪门、洛原等镇,各置兵防以备蕃寇,朝廷从之”㊴。如前所述,九年二月,诏发诸军 “城盐州”,又诏诸镇 “发兵深入吐蕃以分其势,城之二旬而毕;命盐州节度使杜彦光戍之,朔方都虞候杨朝晟戍木波堡,由是灵、夏、河西获安”。 《武经总要》曰:“洪门镇,本夏州地,唐邠宁节度张献甫筑洪门镇城,置兵以防蕃寇”㊵。

元和八年 (813)十月,如前所述 “回纥部落南过碛,取西城柳谷路讨吐蕃”,西受降城防御使周怀义判断 “回纥声言讨吐蕃,意是入寇”。李吉甫奏认为大唐 “但须设备,不足为虑”。乃 “请自夏州至天德”,复置馆驿 “以通缓急”。又 “请发夏州骑士五百人,营于经略故城,应援驿使,兼护党项。九年,请于经略故城置宥州”。李吉甫称 “天宝末,宥州寄理于经略军”,后 “遥隶灵武,又不置军镇,非旧制也”。宪宗表示同意。于是诏准“于经略军置宥州”㊶。十五年九月, “夏州奏移宥州于长泽县置”㊷。由于 “夏州,领德静、岩银、宁朔、长泽四县。长泽,隋县。贞观七年,置长州都督府。十三年,废长州,县还夏州”㊸。长庆元年 (821)正月, “夏州节度使奏浙东、湖南等道防秋兵不习边事,请留其兵甲,归其人”㊹。即夏州为浙东、湖南等道防秋兵的驻防之地。也就是说,夏绥防秋兵的布防之地为绥州、夏州、盐州、宥州 (即经略故城)、长泽县、洪门镇 (属夏州)等地。

3.振武防秋兵的驻防

大历十三年六月, “郭子仪奏以回纥犹在塞上,边人恐惧,请遣邠州刺史浑瑊将兵镇振武军,从之。回纥始去”。关于振武军之方位, 《资治通鉴》胡注曰:“振武军,在单于都护府城内,秦、汉之云中郡城也”㊺。元和八年十月,回鹘发兵度碛,自柳谷路西击吐蕃,边军戒严。然振武节帅李进贤“不恤士卒”, “使牙将杨遵宪将五百骑趣东受降城以备回鹘,所给资装多虚估”;至鸣沙时,发生兵变,遂卷甲而还㊻。十二月,唐廷命张煦 “以夏州兵二千代进贤,许以便宜击断。九年正月,煦入单于都护府,诛作乱者苏国珍二百五十三人,乃定”㊼。

会昌之初,回鹘因内讧,而频频寇边。二年八月,其可汗率众突入大同川,驱掠河东杂虏牛马数万,转斗至云州城门。刺史张献节闭城自守,吐谷浑、党项皆携家避走,乃 “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㊽。同年,李德裕上奏武宗,请求调河中骑兵赴振武防秋,其奏状略曰:“臣德裕得忠顺状,请自至界上,亲临贼营,专看事机,首为扑灭,缘当道军马数少,请军马一二千骑。臣等商量,缘可汗移营,已近振武,忠顺勇于战斗,必可指踪。河中地闲,马军有朔方旧法,都虞候 (原阙)川防戍,臣素所谙知。望发马军五百骑,令王纵部赴振武,取忠顺指挥”㊾。

考诸上文,大历十三年,邠州刺史浑瑊将兵镇振武,其 “在单于都护府城内”。元和八年,振武军赴东受降城以备回鹘入侵,但至鸣沙因兵变 “卷甲而还”。随后,夏州节度使张煦领兵两千诛乱兵二百余人。在会昌时, “骑兵五百骑”赴振武军屯防;二年八月,诏发 “徐、汝”等兵屯于振武,因此在振武军防区防秋兵的屯防之地当为东受降城、振武军的治所单于都护府城内。

4.天德防秋兵的驻防

元和十年 (815)二月, “河东防秋将刘辅杀丰州刺史燕重旰”㊿。关于此事, 《册府元龟》详载其始末:“王锷为河东节度使,元和中河东防秋之卒杀丰州刺史燕重旰而归。初,锷奉诏以兵二千助天德军理中受降城。役罢将归,属有命留戍之”[51]。由于河东防秋兵 “助天德军理中受降城”,因此天德防秋兵的驻防之地当为中受降城。武宗会昌二年(842)二月,回鹘进寇天德军, “以振武麟胜节度刘沔为河东节度,以太原之师讨之……又诏太原起室韦、沙陀三部落、吐浑诸部,委石雄为前锋,易定兵千人守大同军,契苾通何请河镇沙陀、吐浑六千骑赴天德、李思忠并回鹘党项之师屯于大栅”[52]。此大栅也是天德的驻防之地。

通过上文对四镇的考察,我们发现京北防秋诸军的驻防之地为:坊、鄜、绥、夏、宥、丰州以及鄜城 (属鄜州)、洪门镇 (属夏州)、洛原镇 (属夏州)、单于都护府、东受降城、中受降城及大栅等地。

笔者另文已经考察了中唐在京西泾原、凤翔、邠宁、朔方四镇防秋兵的驻防地点,包括泾、原、岐、陇、邠、宁、盐、灵等州,宜禄、方渠、平凉、临泾、定平、良原、灵台、普润、麟游、岐阳、潘原、五原、灵武、马岭等十四县以及长武城(属邠州宜禄县)、百里城 (属泾州灵台县)、定远城(属朔方之军府)、潘原堡 (属泾州潘原县)、石昌、合道、木波堡、栒邑 (属邠州三水县)、高壁 (属岐州岐阳县)、朝那 (属泾州临泾县)、回中 (属陇州汧源县)、黄菩原、连云堡、胡谷堡等14个城镇(堡) 寨[53]。

综上所述,关中地区除京畿之地的同州、好畤、咸阳、奉天、盩厔、泾阳、云阳、冯翊等县以及地处渭河之滨的东渭桥、西渭桥 (便桥)等地,还包括京西、京北八镇区域内的泾、原、岐、陇、邠、宁、盐、灵、坊、鄜、绥、夏、宥等州,平凉、临泾、定平、良原、灵台、普润、麟游、岐阳、宜禄、潘原、方渠、洛原、马岭、石昌、合道、鄜城、回中、五原、灵武等县,朝那、百里城、长武城、栒邑、木波、潘原堡、洪门镇、洛原镇以及单于都护府、东受降城、中受降城、经略故城、大栅等57处,其中含有15州、26县、8镇(堡、栅)、4城、2渭桥以及高壁、黄菩原2地都曾是关中防秋诸军的驻防之所。

三、中唐关中防秋诸军的时空存在

基于上文唐代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以时间而言,大唐在关中防秋始于至德二年 (757)九月河东节度使马承光派兵屯驻于冯翊县,迄于黄巢之乱前的乾符元年 (874),前后持续时间147年,几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完全涵盖整个中唐时期。全国各地赴关中防秋的次数,除去史籍未载具体地点者5次外,合计可达到133次,如果将同一时间参与防秋活动的诸镇在不同地点的驻防单独计算 (军队来源未载者除外),其数量则更加惊人,应高达190次,由此不难发现中唐关中地区防秋的频繁程度。

为了对中唐防秋兵在关中的驻防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依据上文的史料以及相关考证为基础,并参考此前已有的研究,笔者对唐代关中防秋诸军在时空上的情况列表如下:

首先,考察关中防秋诸军的时间分布,这不仅需要考察它在整个时期的情况,而且也需要考察在各个时段的大致情况。至德元年至永泰之际(757—765),在这8年的时间里,诸镇防秋22次,若将同一时间的诸镇单独计算可达23次;大历年间,在不到11年的时间里,防秋39次,若将同一时间的诸镇单独计算更达69次;建中至兴元,在两年内,防秋8次,若将同一时间的诸镇单独计算更达11次;贞元之际 (785—805),在21年的时间里,诸镇防秋45次,若将同一时间的诸镇单独计算更达58次;元和至乾符之际 (813—874),在61年内诸镇防秋18次,若将同一时间的诸镇单独计算更达30次。那么,至德元年至永泰年间年均2.75次 (若将同一时间的诸镇单独计算可达2.87次);大历之际,年均约3.55次 (若将同一时间的诸镇单独计算可达约6.27次),建中至兴元之际,年均约4次 (若将同一时间的诸镇单独计算可达约5.50次);贞元年间年均约2.14(若将同一时间的诸镇单独计算可达约2.76次),元和至乾符之际年均防秋约0.29次 (若将同一时间的诸镇单独计算可达约0.49次),从中发现至德至贞元年间不仅是防

秋次数较多的时段,也是防秋频度很高的阶段,如果除去至德元年至永泰、建中至兴元发生内乱 (期间发生安史之乱、仆固怀恩之乱、泾原兵变)等特殊情况,那么大历、贞元则成为关中防秋次数、频度非常集中的两个阶段,而元和以后则次数、频度上呈现出明显下降之势。大历、贞元为吐蕃进犯关中次数最为频繁的时期,导致关中受到巨大的军事压力;元和以后,随着吐蕃日益走向衰落,唐蕃关系大为改善,关中所受的压力大为减轻,故诸镇防秋兵的驻防不仅与关中军事形势存在必然的联系,与民族关系的起伏也密切相关,当然也与关中的政局也存在相当的关联性。鉴于中唐后史籍的散逸严重,使得现存史料非常有限,但因其存的随机性,从而赋予了这种统计以相当客观的内涵。

中唐关中防秋诸军驻防表

大历九年 邠州、高壁、原州、 朔方、四镇、泽潞、淮西、 《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泾州、凤翔、渭北 鄜坊 大历九—十年 宣武 《旧唐书》卷11《代宗纪》大历十年二月 河阳 《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年二月条大历十年九月 奉天 卢龙(即幽州) 《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年九月条大历十年十二年 泾州 邠宁、淮西 《柳宗元集》卷8《段太尉逸事状》大历十三年六月 振武 邠州 《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三年六月条大历十四年 幽州 《新唐书》卷225《逆臣中·朱泚传》大历十四年 邠宁 忠武 《旧唐书》卷161《王沛传》大历十四年八月 长武城 朔方 《资治通鉴》卷226大历十四年八月条大历十四年十一月 坊州 朔方 《旧唐书》卷11《代宗纪》大历年间 泾州 徐州(武宁) 《旧唐书》卷193《列女·王和传》大历年间 岐州、陇州 陈郑、泽潞 《册府元龟》卷358《将帅部·立功》《资治通鉴》卷223永泰元年正月条建中四年十月 岐州、陇州 卢龙(幽州) 《资治通鉴》卷228建中四年十月条兴元元年 盐州 灵盐、朔方、邠宁银夏、鄜坊、 《新唐书》卷156《杜希全传》振武 兴元二年五月 奉天 朔方 《旧唐书》卷143《浑瑊传》兴元二年六月 京西 陈许(忠武) 《旧唐书》卷130《李泌传》至德—贞元间 秦州、岐州、普润 陇右 《新唐书》卷64《方镇一》《新唐书》卷64《方镇一》至德初—贞元三年 岐州、普润 陇右 《旧唐书》卷40《地理三》《旧唐书》卷139《陆贽传》贞元元年 鄜州 淮西 《新唐书》卷139《李泌传》《全唐文》卷617《李公功德颂并序》贞元元—三年 良原、潘原 镇国军 《新唐书》卷165《高郢传》《册府元龟》卷484《邦计部·经费》贞元初年 长武城 陈许(宣武) 《全唐文》卷531《高崇文神道碑》贞元二年四月 陇上(陇州) 淮西 《全唐文》卷54《宣慰平卢军将士诏》贞元二年九月 咸阳 《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二年九月条贞元二年十二月 绥州 华州、凤翔、鄜坊、邠宁 《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贞元三年 扶风、秦州、岐州、 陇右 《旧唐书》卷139《陆贽传》普润 《新唐书》卷64《方镇一》贞元三年正月 鄜州 淮西 《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三年春正月条贞元三年五月 良原 镇国军 《新唐书》卷165《高郢传》贞元三年六月 夏州 朔方、河东 《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三年六月贞元三年七月 潘原堡 决胜军 《册府元龟》卷124《帝王部·讲武》贞元三年八月 坊州、灵台、麟游 宣武、淮西 《册府元龟》卷445《将帅部·军不整》《册府元龟》卷124《帝王部·讲武》贞元三年九月 百里城 决胜军 《资治通鉴》卷233贞元三年九月条贞元三年九月 好畤 朔方 《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贞元三年 五原 宣武 《全唐文》卷496《刘公纪功碑铭并序》贞元三—四年 百里城、潘原 宣武 《册府元龟》卷429《将帅部·守边》贞元四年 泾州、潘原 镇国军、宣武 《册府元龟》卷503《邦计部·屯田》《册府元龟》卷484《邦计部·经费》贞元四年七月 长武城 邠宁、陈许 《旧唐书》卷13《德宗纪下》

贞元四年七月 长武城 邠宁、陈许 《旧唐书》卷13《德宗纪下》贞元六年 连云堡、胡谷堡 宣武 《旧唐书》卷152《刘昌传》贞元之际 幽州 《资治通鉴》卷234贞元八年十一月条贞元之际 行凉州(临泾) 泾原 《旧唐书》卷152《郝玼传》贞元七年二月 平凉 宣武 《册府元龟》卷993《外臣部·备御六》贞元九年 木波堡 邠宁 《旧唐书》卷144《杨朝晟传》贞元九年 盐州 朔方、邠宁、银夏、鄜 《旧唐书》卷144《杜希全传》坊、振武 贞元十年正月 陇坻(陇州) 幽州 《资治通鉴》卷234贞元十年正月条贞元十年二月 行秦州(普润) 幽州 《旧唐书》卷13《德宗纪下》《新唐书》卷64《方镇一》宁州、方渠、合 《旧唐书》卷144《杨朝晟传》贞元十三年夏 道、马岭、木波、 邠宁 《唐会要》卷70《关内道·庆州》石昌 《元丰九域志》卷3《永兴军路》贞元十七年 定平 朔方 《资治通鉴》卷236贞元十七年五月条贞元之末 凤翔、岐山 朔方 《册府元龟》卷445《将帅部·军不整》元和八年十月 经略故城 夏州 《旧唐书》卷148《李吉甫传》元和八年十月 东受降城 振武 《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八年冬十月条元和九年正月 单于都护府 夏州 《册府元龟》卷401《将帅部·行军法》元和年间 中受降城 河东 《册府元龟》卷401《将帅部·行军法》元和十四年 邠宁 忠武 《旧唐书》卷161《李光颜传》元和十五年九月 长泽 夏州 《旧唐书》卷15《宪宗纪》元和十五年十一月 长泽镇、长乐州 夏州、灵武 《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长庆元年正月 灵武、夏州 淮南、忠武、武宁浙东、 《旧唐书》卷16《穆宗纪》湖南 长庆初年 盩厔 瓯越(浙东) 《全唐文》卷736《盩厔县丞厅壁记》兖郓、淄青、汴宋、陈长庆年间 许、徐泗、泽潞、河阳、 《全唐文》卷67《优恤将士德音》郑滑会昌二年二月 天德 河东三部落 《册府元龟》卷987《外臣部·征讨六》会昌二年七月 振武、天德 陈许、徐、汴、滑、汝、 《资治通鉴》卷246会昌二年七月条襄阳 《册府元龟》卷987《外臣部·征讨六》会昌二年八月 振武 河中 《全唐文》卷702《请发河中马军五百骑赴振武状》大中年间 鄜城、定远城 邠州 《全唐文》卷438《授陈君从鄜州节度使、塞门行营使制》乾符元年 灵武 感化(武宁) 《资治通鉴》卷252乾符二年三月

其次,考察防秋诸军的空间区域分布。以上文史料明确记载的地点为依据,剔除重复出现的地点,整个防秋次数达133次,其中地域狭小的京畿地区,诸镇屯驻防秋兵为25次,京西地区则为87(包括行凉州与行秦州,它们分别位于泾州临泾县、歧州普润县)次,而地域最为辽阔的京北则为21次,我们明显可以看出防秋诸军主要的驻防与集结之地为京畿与京西地区,这可能与防秋兵所担负的政治使命有关,其主要职责在于拱卫京师的安全,并在吐蕃入侵的正面集结重兵以遏制它对京师的威胁。

再次,根据上文的考证,中唐防秋诸兵驻防地点的选择具有下列显著的特点:

其一,体现其屯驻对 “山河形变”的极端重视。就地形而言,关中西部是高耸绵延的六盘山,西北是顺黄河排列的贺兰山,南部是东西横亘几千里的大秦岭,中部是号称 “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偏北部则是地形破碎、崎岖的黄土高原。在自然地理学上,如果说山脉是地形的 “骨架”,那么河流则构成它流动的 “血脉”,由此制约关内地形的走向,使得黄土高原南缘的山脉整体呈现西北——东南走向的趋势,奔腾在山间谷地河流的流向与此基本保持一致。山脉与河流虽能 “阻限交通”,但造成 “易守难攻”之势,故 “可视为军事防御的天然屏障”[54]。我们从京畿、京西、京北防秋诸军驻防地点的选择上,不难看出端倪。检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 《京畿道关内道》[55]发现,在渭河——汧水——漆水——蒲川——武亭川谷地驻防的防秋兵地点包括咸阳、东渭桥、西渭桥、盩厔、好畤、麟游、普润、陇州、岐州、岐阳、回中、高壁等;在泾河——葫芦河谷地布防的有泾阳、云阳、原州、邠州、泾州、宜禄、长武城、黄菩原、平凉、灵台、百里城、良原、定平、临泾、朝那、潘原 (堡)、连云堡、胡谷堡等;在马岭水谷地布防的有定平、宁州、方渠、马岭、石昌、合道、木波等;沿黄河一线的布防包括灵州、灵武、天德、单于都护府、东受降城、中受降城等;而沿洛水谷地驻防则包括同州、冯翊、坊州、鄜州、洛原、鄜城等,全部57处关中防秋兵的屯防之地,河谷地带占49处,可见关中的渭河、泾河、马岭水、洛水、黄河河谷是中唐关中防秋兵驻防的重心。当然,其防守之地还有长城沿线的盐、绥、夏、宥诸州与五原、洪门、洛原镇、经略故城、云中故城等。

其二,显示其对守护驿路的自觉。在冷兵器时代,由于携带弓马、辎重翻越山地、高原异常艰难,特别不合适大规模军队的运动作战,使得行军对相对平缓的地形充满 “偏爱”,造成游牧民族在进攻关中时,河谷地带就成为比较理想的通道。根据严耕望 《唐代关内道交通图》 (图六)[56]、拙著《长安与西域之间丝绸之路走向研究》[57]由长安通向西北的线路图,我们不难发现长安通往陇右的驿路经过中渭桥、咸阳、云阳、奉天、邠州、长武城、宜禄、陇州、回中、泾州、临泾、朝那、平凉、原州、高壁、灵台、良原等;长安通回纥 (鹘)的驿路其西线经咸阳、泾阳、邠州、定平、宁州、马岭、木波、方渠、石昌、合道、灵州、灵武等;其中线则经过西渭桥、咸阳、坊州、鄜州、洛原、鄜城、夏州、经略故城、丰州、西受降城、天德军;其东线则经行东渭桥、冯翊、同州、坊州、鄜州、中受降城、东受降城、单于都护府等。所有已考证出中唐关中防秋兵的驻防之地59处,除好畤、盩厔、绥州、普润、宥州、洪门、洛原7地外,全部处于关中通往西北的驿道上,这充分表明唐朝对守护驿道的留意。

注释:

①⑫⑬ 《资治通鉴》卷223广德元年七月、广德二年八月、永泰元年三月条。

② 《全唐文》卷439《岭南节度判官宗公神道碑》。

③ “防秋”作为唐代颇具特色的御边活动,始于开元十五年的陇右,此后天宝年间也曾一度出现于朔方等地。鉴于当时唐朝国力强盛,积极推行进攻性军事战略, “防秋”只是阶段性的军事屯防行为,并未形成制度。然而安史之乱后,随着国力的衰弱,吐蕃等游牧民族肆虐于关中, “防秋”遂成王朝拱卫京师的常态 (详见拙文 《唐代关中神策军规模、供给与唐帝国的衰微》, 《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关于唐代防秋问题的研究,最早成果为日本学者曾我部静雄氏、国内学者齐勇锋、曾超与笔者均有专文探讨,并有部分内容稍涉其布防问题。

④ 《册府元龟》卷992《外臣部·备御五》;亦见 《全唐文》卷48《命郭子仪等备边敕》。

⑤㊼[51] 《册府元龟》 卷401 《将帅部·行军法》。

⑥ 《资治通鉴》卷221上元元年九月条。

⑦ 《新唐书》卷156《邢君牙传》。

⑧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卷3《天平》,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6页。

⑨㉜ 《旧唐书》卷11《代宗纪》。

⑩ 《新唐书》卷153《段秀实传》。

⑪㉒《旧唐书》 卷 120 《郭子仪传》。

⑭ 《新唐书》卷224《叛臣上·仆固怀恩传》。

⑮《旧唐书》卷11《代宗纪》;同书卷120《郭子仪传》、 《资治通鉴》与 《新唐书·仆固怀恩传》对此有载。考诸上述四文,所载内容大体相同,但对一些人物的记载颇为混乱,如 《旧唐书·代宗纪》、 《旧唐书·郭子仪传》、《资治通鉴》均不载 “浑日进、白元光屯奉天”事,其他诸史亦无载,故 《新唐书·仆固怀恩传》所记有误。前三文载 “屯东渭桥”之将为李忠臣,而 《新唐书·仆固怀恩传》则为董秦,其实两者实系一人,平卢将董秦因战功,被唐廷赐姓,名忠臣。至于前述 《代宗纪》中 “屯盩厔”的李伯越, 《仆固怀恩传》、 《郭子仪传》、 《资治通鉴》均为李日越,故 《旧唐书》误载;另外 《旧唐书》中 “屯便桥”的郝玉,而前述两 《唐书》均为郝廷玉, 《资治通鉴》为郝庭玉,若再考察 《册府元龟》、 《资治通鉴》等相关记述,均名为 “郝廷玉”,两 《唐书》本传皆名 “郝廷玉”,故 “郝玉”、 “郝庭玉”皆误。

“第十四届中国塑料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11月6日在浙江省余姚市举行。论坛以“新时代 新贸易 新链条”为主题,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交流研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塑料产业贸易和供应链的新形式和新变化,助推我国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发布了《2018年中国塑料企业发展报告》。本届论坛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是超越历史的一次盛会。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塑化电商联盟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塑化电商联盟一届一次理事会”。

⑯ 《新唐书》卷216 《吐蕃下》。

⑰ 鉴于邠州、坊州、凤翔等州府不在京畿的范畴,故此处考论的结果暂且略而不论。

⑱ 宋敏求撰、辛德勇、郎洁点校:《长安志、长安志图》卷1《总叙·京兆府》,三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9页。

⑲ 《新唐书》卷37《地理一》。

⑳ 宋敏求撰、辛德勇、郎洁点校:《长安志、长安志图》卷11《县一·万年》,三秦出版社2013年版,第256页。

㉑ 《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

㉓ 《资治通鉴》卷224大历三年十一月条考异。

㉔㊺ 《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年九月、大历十三年六月条。

㉕ 《资治通鉴》卷228建中四年十月条。

㉖ 《旧唐书》卷143 《浑瑊传》。

㉗㉞㊳ 《资治通鉴》卷 232贞元二年三月、三年正月、三年六月条。

㉘㊲ 《旧唐书》 卷 196下 《吐蕃下》。

㉙ 《全唐文》卷736《盩厔县丞厅壁记》。

㉚㊱ 《全唐文》卷438《授陈君从鄜州节度使塞门行营使制》。

㉛ 《新唐书》卷216上 《吐蕃上》。

㉝ 《新唐书》卷139 《李泌传》。

㉟ 《册府元龟》卷445《将帅部·军不整》。

㊴ 《旧唐书》卷122《张献甫传》;亦见 《册府元龟》卷429《将帅部·守边》。

㊵ 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边防》卷19《西蕃地理》。

㊶ 《旧唐书》卷148《李吉甫传》。

㊷㊹ 《旧唐书》 卷 16 《穆宗纪》。

㊸ 《旧唐书》卷38《地理一·关内道》。

㊻ 《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八年冬十月条。

㊽ 《资治通鉴》卷246会昌二年七月条。

㊾ 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卷14《论用兵二·请发河中马军五百骑赴振武状》,吉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91—92页。

㊿ 《旧唐书》卷15下 《宪宗纪下》。

[52] 《册府元龟》卷987《外臣部·征讨六》。

[53] 拙文 《时空视阈下中唐京西防秋诸军的布防》,《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刊出。

[54]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2页。

[55]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 《京畿道关内道》,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56]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1册 《唐代关内道交通图》 (图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7] 朱德军、王凤翔:《长安与西域之间丝绸之路走向研究》,三秦出版社2015年版,图2—36、37、38、39。

猜你喜欢

大历贞元旧唐书
敦煌写本P.2522的性质及《贞元十道录》逸文问题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大历年间的诗词文化特征
贞元时期韦应物纪行诗创作刍议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唐诗赏读
简论大历十才子对庾信之接受
讹传九百年可以休矣
——常衮与建州茶业无关
浅谈大历绝句的艺术特色
读旧唐书柳公权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