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映象》论原生态舞蹈的传承
2018-01-31万斌
万斌
摘 要:《云南映象》的成功似乎带动了整个原生态舞蹈的复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入了原生态舞蹈的发展中,在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保持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精品本色,又能被较好地传播与接受,是业界人士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论文就《云南映象》的成功为着眼点,对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开展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云南映象》;原生态舞蹈;传承
引言
《云南映象》这场大型的歌舞体现出的不只是舞蹈的魅力,更展现出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魅力。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云南映象》充满了艺术的美感同时也极具民俗风习,它包括了九个场次,每个场次都给人不同的感受。艺术就是需要美感和亲和力,它震撼了许多的人,也许不为其他只为那句“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亮了……”,因为就这些话就能感受接下来的画面会有多么大气。而《云南映象》显然没有让所有观众失望。天地一片混沌,当太阳初升的那一刻,照亮了这片天地,给这片天地带来了光和热,也成功地“跳”到了国际舞台,舞步遍及巴西、阿根廷、美国、日本等地。在2004年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比赛中《云南映象》赢得了十项大奖中之五项奖项,可谓史无前例。
《云南映象》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将原生原创的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该歌舞集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演出服装还源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以下就《云南映象》的成功为着眼点,对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开展初步讨论。
一、还原歌舞的真实因子是原生态舞蹈的创作源泉
《云南映象》这部融合了彝、苗、藏、傣、白、佤、哈尼等民族的原生态歌舞集,是“最原生的乡土歌舞”。一言蔽之,采用了原汁原味的云南舞蹈歌舞元素。《云南映象》的演员共有90余人,其中70%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员,他们血液中本来就流淌着原始。这些演员最小的7岁,最大的20多岁,当时杨丽萍去找他们的时候,他们都还在干着农活。据杨丽萍本人说,之所以大量起用业余演员,主要是许多专业舞蹈演员没有民间的味道,他们一直在民间的圈子寻找那种感觉。而这些民间演员在生活中就唱那些歌跳那些舞,他们的歌舞充满了生命的勃发,这是专业演员不具有的。在排练时,杨丽萍只需要指导他们习惯舞台表演就行了。民间演员的启用是本剧的一大看点,也使得本剧从骨子里就深埋原生态的文化因子,是该剧获得如此成功的内在因素之一。
舞蹈提倡原生态舞蹈并不是要否定学院派民间舞,而是提出要分清这两类舞蹈的性质,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需要选择性地应用。《云南映象》还采取了原生态的民间乐曲、歌曲:全剧表演全是真人真唱,使用了许多原汁原味的民族乐器,面鼓的鼓风、鼓韵,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120个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面具。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云南“原生态”的文化艺术魅力,为传承、繁衍民族艺术提供了全新视角。全剧共分“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雀之灵”等七场歌舞,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序幕在60面大鼓的敲击声中拉开,即使是女子擂鼓的时候,也让人感受到来自红土地蓬勃的生命力。最后是以杨丽萍领舞,60只“孔雀”齐舞的“雀之灵”作为尾声。音乐、服装、灯光、道具,将留给观众一个“原生态”的特定印象。180副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在亦幻亦真的舞台灯光中穿梭于远古和现代,在时空错位、视觉错位中构建一种生态情感。第三幕“女儿国”是一曲由杨丽萍吟诵、述说并领演的舞蹈,总长约6分钟,它用舞蹈艺术展示了高原女人的勤劳和一生的辛酸苦辣。
这种原生态表演性舞蹈凝结了舞蹈语言的多重因素。首先满足观众的情感要求是其出发点,其次,从原生态舞蹈提炼其精华,它要求精神层面的凝结和总结,是人类共同情愫的集中载体。它脱离了民俗舞蹈中实用性成分,娱己和娱神的目的性减弱,更多的在于娱人以及对舞蹈艺术的追求。通过对舞蹈动作的难度、技巧、形式对人类感情进行了总结和隐喻。舞蹈动作成为承接舞蹈编导,舞蹈演员和观众的舞动之桥;在剧场观赏的舞蹈,成为我们寻找心灵慰藉的高雅场所。
二、与现代情感性审美追求相结合是原生态舞蹈发展的方向
情感性在舞蹈艺术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因为情感性的存在可以让人从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尽情感知舞蹈中蕴含的美感。舞蹈艺术的创造主要就是结合人类日常的情感进行作品创作的,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主要是通过人体动作来对其情感进行充分表达。如果一种艺术不能对其欣赏者产生情感方面的作用,那么这个艺术就不能称之为好的艺术或者根本谈不上艺术两个字。因为舞蹈是通过人体的不间断的连续动作对其情感进行表达的,所以它可以将人内心深处错综复杂的感情表达的尤为细腻。情感性还体现在通过舞蹈表达人类情感可以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极大追求与向往,这方面是其他艺术所不存在的。原生态舞蹈是简易而朴拙的,使人体会简约朴实清纯自然的原生态舞蹈美。
同样,《云南映象》还运用了现代舞台表现手法,其在舞美方面颇具现代表现主义的风格,声、光的运用很有新意。例如,第三幕《家园》一场,全部运用了多媒体影像和人影、光影的巧妙互动,演员的人影和热带雨林的光影在屏幕上虚虚实实地交错,像五彩的抽象画也像云南工笔重彩画。它使舞者变成了林中的精灵,与自然融为一体,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形成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在无形中无限拓展了舞蹈的内涵和表现力、想象力。在舞台布置上,《云南映象》高频次地使用了帕尼灯、电脑灯等高科技,使整场演出充满了时代感。例如,在“序”中,每一次敲击铜鼓,鼓沿就会出现一圈金光,从而使声音有了形的外衣,视觉与听觉效果结合;第三场“林”中,运用了“皮影戏”的手法,用灯光把舞姿投射到屏幕上,舞姿放大了,那巨大而参差零落的黑影使人联想出那是亚热带葱翠欲滴的雨林印象。在音乐的运用上,也契合现代审美追求。舞蹈最开始时有一段沙哑的旁白,是杨丽萍念道:“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亮了……”伴着“神鼓”歌谣,《云南映象》拉开了序幕,舞台上大约几十面大鼓响起了粗犷、豪放的鼓声,那鼓点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头,表达出如火山爆发般的原始生命力。
三、走市场化道路是原生态舞蹈发展的必然途径
文化与市场的完美结合,才能开辟更宽广的文化领域,让民族文化走得更远,发展更快。《云南映象》已經经历了市场的不断考验,所到之处无不被热烈欢迎。例如,位于日本东京最繁华核心地带涩谷区的《云南映象》演出地“东急文化村”,是当地的表演艺术重镇,据文化村负责人介绍,文化村运营以来,一个舞台剧目在此上演的所有场次的综合票房纪录是89%,而这个数字被《云南映象》以连续上演11场且每场出票率100%的骄人业绩取代,被日本演出界盛赞为“票房神话”。
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云南映象》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中国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张获得广泛赞誉的“中国名片”。
在国内市场掌声不断的同时,《云南映象》从未忘记过自己走向世界的梦想。《云南映象》将以《寻找香格里拉》的名字进军国际文化市场,在美国等十几个国家举行160余场演出。
舞蹈一般是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熏陶与感染之中形成的,因此舞蹈艺术具有民族性。舞蹈是一个民族所有人民对其所能接受的一种精神方面的宝贵财产。民族性在人们的审美特征方面有着重要影响。舞蹈的民族性主要是指舞蹈在其中已经将其所在民族的文化、民族生活、民族语言等多种内容融入其中。另外不同民族的人对其舞蹈有着不同的审美方式,这主要是受到民族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舞蹈所具有的民族这方面的特性不是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而是跟着时代在不断进行变化,因此可以认为是一个动态的特性。
参考文献:
[1]柴瑜.试论民族舞蹈与现代舞的融合[J].艺术科技,2017,,30(05):173-174.
[2]韩小楠.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艺术特点分析[J].大舞台,2017(01):23-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