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学情测评之分析与思考

2018-01-30杨勇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质量分析

摘要:为进一步拓宽学科教育质量评价改革路径,同时也为全面检测与评价本地区小学毕业生英语语言整体水平与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安庆市于2016年夏开展了七年级新生学情调研测试,并对本次调研测试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对抽样学生英语学科测试卷的统计分析,对相关结果展开了讨论,并从课程目标规划定位、教师教学理念与行为改进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三个维度引发了对本地区小学英语未来教学改革的四点深入思考。

关键词:七年级新生;英语学情测试;质量分析;讨论思考

教育质量一直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2013年6月,教育部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改革元年。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推动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梳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强和改进教育宏观管理的必然要求。此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

作为首批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为有效检测与评价本地区小学英语整体教学质量、全面了解七年级新生英语学业发展水平,也为积极探索形成性评价改革路径,2016年我们开展了学情调研测试。一方面通过调研测试,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素养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二级目标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学评价反馈,引导广大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寻求问题解决对策,从而不断改进英语课堂教学,促进本地區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 试卷质量分析

(一) 题型结构

七年级新生英语学情测试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的题型模式。试卷分为听力和笔试两大板块共十二大题,总分100分。第一部分为听力,共四大题,满分30分;第二部分为笔试,共八大题,满分70分。具体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如下:

从试卷题型分布可以清晰看出,本次检测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运用的考查。主要考查点涉及听力、词汇、阅读和写作。考查范围相对较广,各题分值设计较为合理,能最大程度检测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情况。

图1试卷各题型分值分布

(二) 试卷统计分析

一张好试卷首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与此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难度和区分度。为了检验本次七年级英语学情调研试卷的总体质量,我们对试卷进行了全面的“四度”检验。

1. 试题难度、区分度检验

试题难度是衡量试题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试题难度P值越大,说明试题越容易;相反,难度P值越小则表明试题越难。一般来讲,试题难度范围在0.4≤P<0.7之间比较适中。区分度即题目的鉴别力。区分度较高的试题能将不同水平的考试有效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试题区分度系数在0.30以上较好。

表1呈现了经专业统计软件对抽样的全部样本所作出的各题难度系数、区分度以及试题总体区分度和难度系数值结果。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69,总体区分度为0.4675,表明本次试卷难度处于适中水平,试题区分度较好。

2. 试卷信度、效度分析

信度是衡量试题可靠性、稳定性的统计指标之一。试卷信度检验一般采用同质性信度,其衡量一般采用Cronbach(克伦巴赫)α系数,取值范围为0~1。

表3为经过因子分析后的效度结果,整体看本次测试试卷的内容效度不高。所有题型集中在因素1上的得分都达到0.60以上;而因素2、因素3、因素4上的效度基本呈现递减趋势。从效度结果看,第三题主要反映因素2;第十一题主要反映了因素3。再结合试卷内容分析,因素1(Factor 1)主要测试词汇、语法、语言交际和写作;而因素2(Factor 2)则主要测试听力;因素3(Factor 3)主要测试阅读理解。试卷整体侧重语言知识与技能,基本符合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二、 样本成绩统计分析

1. 抽样成绩测度分析

首先对试卷总分进行测度分析。分别进行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偏度、峰度等指标的考查,以期从这些数据中反映出本次考生英语成绩的总体水平、考生之间总体差异状况以及抽样样本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表4显示本次抽样总体均值为68.3042,中值为 72.5000,众数94.00。均值、中值与众数较为接近,基本反映数据呈现正态分布。标准差为22.59998,数值过大反映了本次考生成绩和其均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偏度-0.778,峰度-0.104,说明本次抽样试卷样本总体上呈现平顶峰式的左偏分布。再从图3总分的正态Q-Q分布图可以得出结论:本次抽样样本总体上接近于正态分布。

2. 抽样成绩差异性检验

抽样考生的英语成绩是否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是此次测试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进行了差异性检验。

表6方差结果显示:组间平方和为17517.625,组内平方和为227135.967,组间自由度为7,组内自由度为472;组间均方为2502.518,组内均方,481.220;F检验统计量值为 5.200,其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0.05,表明这几组考生的英语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三、 分析结果与思考

(一) 命题质量及成绩总体结果

1. 试卷命题

本次七年级英语学情调研测试的试题总体难度适中、题目区分度较高;试卷信效度高,且有效度;试卷题型较丰富,考查点主要集中在听力、词汇、阅读、写作几个方面。从试卷整体看,此次测试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而缺乏口语以及对学生语言思维、文化理解和语言学习能力方面的综合测评(诚然,考虑到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等因素,后几方面的测评难以实施)。endprint

2. 抽样考生成绩

(1)本次抽样试卷总体均值为68.3042,中值为72.5000,众数94.00,标准差为22.59998,样本总体近似于正态分布。标准差过大,说明此次测试不同学生间的英语成绩差异较大,且差异较为显著。

(2)本次抽样共随机抽取480份试卷样本。英语成绩均值最高为80.15分,最低为57.55分。抽样考生英语成绩不达标人数共147人,占比30.6%,学业不达标比例偏高。

(二) 几点思考

1. 缺乏对本地区外语教育规划的整体目标定位

外语课程的开设涉及一个地区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外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外语教育价值取向的认同、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整体规划与定位。然而,现实问题是很多地区为了迎合国家所制定的外语课程实施政策,在缺乏对本地区外语课程开设条件的实际有效评估的前提下,而毅然决然地开设英语课程,从而给当地外语教学带来消极与被动。尤其在农村学校,此类问题更是突出。

此次七年级新生英语学情测试所展开的相关调研表明:就小学英语开设的外源条件看,本地区目前尚存三个主要突出矛盾: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对英语学科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尤其是近两年围绕着“英语是否要退出高考”这个话题所引发的社会各界热议,更是加剧了一些主管领导的思想变动;二是各地小学英语专业师资配置严重不足,农村学校外语教师极度缺乏;三是英语教师专业素养不够,非英语专业教师兼任外语教师比较普遍,存在学历“曲线达标”现象。

2. 实现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变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国际教育改革最新发展趋势,我国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體系”这一理念。这是对我国未来社会合格公民核心素养的追问。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育改革进入“3.0时代”。

学者张连仲等人将核心素养归纳为三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外语学科必须做的事情,包括听说读写、语音、语法、词汇等,为“of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外语课程可以获得的素养和能力,如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人际交往能力等,为“with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第三层次是与外语课程联系不十分紧密但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为“beyond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

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首要前提便是广大一线外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洞察国际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厘清“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把握“学科核心素养”本质内涵。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of English”为基本载体,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潜能,积极有效创设情境、巧妙设计活动,在情境与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语言文本的构建,拓展学生的语言文化和语言视野,锻造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创新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of English”—“with English”—“beyond English”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逐级跃升。

3. 变革学习内容与方式实现语言深度学习

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无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机械的学习方式必然会过早地将学生引入语言学习的“死胡同”。处在新时期外语课程改革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十字路口,我们的外语教学改革之路将何去何从?这是个值得广大一线外语教师深思的问题。因此,变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首当其冲。

在学习内容上,教师要摈弃传统外语课堂“去语境化”的知识学习,要善于将语言情境与语篇学习融入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技能培养过程中;在学习方式上,要从以往单一、孤立、静态的学习走向融合、联系、动态的学习形式,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四个需要”,即需要加深对外语学科本质的认识与学科价值的认同;需要重视对语篇意义的深入解读与思考;需要在活动设计时关注语言的内在联系;需要整合语言文本的内在知识体系与结构。

4. 提高命题与反思素养实现外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只要有教学就必然会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需要命题。新时期教师的命题素养应当成为教师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多数教师缺乏命题方面的专业知识,不知道如何命题。

处于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师必须主动学习、了解命题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是因为其一,提升教师对所命题目的理性思考和分析,可以推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和课堂执行力的反思;其二,强化教师研究命题意识,可以促进教师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课标内涵、学科价值、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当然,这需要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共同作用。但前提是一线外语教师必须改变“角色固着”,实现从单一角色向多维角色的转变。以命题与反思为推手,通过命题研制,全面把握教师自身教学动态、学生学习动态;通过命题反馈,全面探悉教学质量、发现问题、改进教学;通过反思命题从而真正走向“教学传授+命题研制+评价反思+行动改进”于一体的发展之路,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本次七年级学生英语学情测试反映出了日常英语教学中尚存的一些突出问题。就这些问题,广大一线外语教师应该进行深入反思与追问。面对国内外教育发展与变革,外语教师必须要勇于投身于改革浪潮,积极更新外语教育价值观、洞悉外语教育本质;积极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深度学习;积极提高命题与反思能力素养,要善于依托命题研制有效解决教学难题,要善于依托评价反馈有效引导和改进教学质量,实现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从而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FB/OL].[2013-06-0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306/153185.html.

[2]赵婀娜.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6-10-13,(20).

[3]张连仲,孙大伟,武和平等.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育,我们应该关注什么?[J].英语学习,2015,(11):4-6.

[4]朱郁华.提高教师命题能力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4):56-58.

作者简介:

杨勇,高级教师,安徽省安庆市,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量分析
建立班级质量分析 推进班级有效管理
抽样检验质量分析对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研究
药品质量分析在其评价抽验中的作用探讨
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的构建
浅谈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论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
质量问题在建筑电气工程管理中的分析和处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