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的思考

2018-01-30王中南

考试周刊 2017年60期
关键词:保障制度双师型教师

摘 要:“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已经有20多年历史,相关培养制度的理论、实践、完善工作也在不断地进行。基于此,本文以现有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从总体规划、培养体系、保障制度三个方面针对性地分析相关对策,希望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保障制度

一、 前言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教师资格又具备会计师、工程师等职业资格的复合型人才,由于该类人才通常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非常显著,目前来看,现有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尚不够完善,存在种种问题,针对性地探讨解决措施十分必要,对当前和后续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 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的问题

(一) 缺少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学校乃至更高教育管理机构层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相关工作制定的整体计划,目前看来,部分地区、学校并未充分重视这一工作。

调查显示,73%的“双师型”教师是出于自身考虑,自主进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工作,在学校或者相关机构统一组织、筹划或者鼓励下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工作的“双师型”教师仅为27%,尚不足前者的二分之一,这反映了总体规划不足的问题。

(二) 培养体系不完善

培养体系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培养体系,由于当前阶段各级教学工作压力较大,很多学校或者没有建立培养体系,或者培养体系无法良好运行,给“双师型”教师培养带来困扰。

以大学为例,很多时候一位大学的讲师、教授等要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压力较大,而且教学对象如果包括不同年级,任务还会更重,即便该学校建立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教师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体系无法运转。

(三) 保障制度存在问题

保障制度包括政策层面和学校层面。政策层面,许多学校缺乏资金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致使相关工作陷于停滞或者浮于形式;学校层面,“双师型”教师培育会对政策工作产生影响,造成人员收入降低,学校没有相关措施予以补偿,教师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这也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三、 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做好总体规划

规划在各类制度中均有重要意义,就“双师型”教师培养而言,可行的规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数指标,二是硬件条件。

人数指标是指相关部门对各学校进行调查,了解其师资力量水平,并据此给出该学校应培养的“双师型”人才数目,通过政策使“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得以落到实处。比如,某大学的法学系相对优秀,该系共有讲师、教授、副讲师、副教授等教学人员48人,可以设定5%的年“双师型”人才培养率,即每年应有2-3人在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同时,考虑其他职业证书。该措施在具体执行时,可以结合具体环境确定人数指标。

硬件条件是指培育“双师型”教师所需的各类实践、学习、交流场所以及时间条件等,这些是保证培育得以进行的基础。比如,某校计划进行土木工程培育工作,但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没有时间,或者该校地处较为偏僻,缺少土木工程的实践学习场所,那么培育就从无谈起。可行的方式是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具体环境,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可以采取分批的方式,使教师能够得到分批培育,同时招聘更多人员缓解工作压力,缺少土木工程实践学习场所,可以定期组织人员到工地现场学习,或者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模拟学习,充分做好硬件方面的工作,使总体规划能够付诸实行。

(二) 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托于学校,学校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场所,培养体系建立的关键内容包括确定培养方向、选定培育人员。

培养方向是指学校根据自身优势、教师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自身培育“双师型”教师的方向,比如某高校文学院实力较强,而教师也对相关内容较有兴趣,则该校可以将文学方向的培養作为重点,利用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完成培养工作。

培育人员主要是指被培育人员,由于部分学校教学上有压力,可以采取轮流培育的方式进行相关工作。比如,该校共有60名教师需要培育,可以采取三班轮流制原则,每班20人,培育时间为15天,培育进行时,教学人员可以将45天的内容总体概括,再以课件的方式将具体内容发放至被培育人员手中,使其能够通过15天的引导在一周期培育开始前,自学掌握相关知识。

(三) 建立保障制度

保障制度包括政策层面和学校层面,政策层面,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建立和运转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给予必要支持,尤其是财政方面。学校层面,应充分了解教师状况,对于收入下降、存在生活实际困难的教师给予必要补助,同时通过保障制度确保所有教师都有接受培育的机会。

由于“双师型”教师培育需要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很多环节离不开资金支持,比如到经验丰富的学校参观学习、建立沙盘实验室等,据调查,一座普通的综合性大学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育基地总投入通常在400-1200万元之间,这样大的开资需要财政部门给予支持。

学校层面,首先应进行统计工作,了解教师接受“双师型”教师培育的意愿和方向,并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完善相关体系,使教师得到公平的培育机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学校教师的收入不高,教师接受培育意味着收入的进一步减少,学校也应对这种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给予教师必要的补贴,以免出现教师工作、学习共同进行、压力过大的局面。

四、 总结

本文就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通过相关策略可以更好地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使培育工作得以更有序的进行。在未来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学校等可以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进行优化,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梦卿,杨妍旻.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职教师资培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07):61-66.

[2]战玉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13):77-79.

作者简介:

王中南,实习研究员,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障制度双师型教师
最美教师
农村住房保障制度设计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对我国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中日生活保护制度比较及对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