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白石头北铜锌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8-01-30邢立强赵锡霖马超虎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太古界化带北西

邢立强,赵锡霖,马超虎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天津 301800)

白石头北矿区位于内蒙古西部,行政区划隶属阿拉善右旗,地属阿拉善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550m~160m。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Ⅱ华北陆块区、Ⅱ-7阿拉善陆块、Ⅱ-7-1迭布斯格—阿拉善右旗陆缘岩浆弧(Pz2)。成矿区带属Ⅲ-3-①碱泉子—卡休他他—沙拉西别AuCuFePt成矿亚带(C Vm Q)。

出露的地层为新太古界柳树沟岩组,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柳树沟岩组岩性组合为二长浅粒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及大理岩,变质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

出露的侵入岩为新太古代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早泥盆世角闪辉长岩,晚石炭世细中粒石英闪长岩,早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二叠世中细粒正长花岗岩。脉岩种类为酸性—中性,方向以北东向为主。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控制了岩体和地层的展布方向。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近东西向断裂次之。断裂规模多在几—十几公里,小者数百米。

2 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柳树沟岩组及第四系全新统。柳树沟岩组:北东向分布于矿区中部,主要由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及透镜状大理岩构成,下部被二叠纪岩体侵入。全新统洪积:沿沟谷分布在矿区的西部,主要由砾石、砂土构成。

(2)岩浆岩。矿区侵入岩发育,岩性主要为早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二叠世中细中粒正长花岗岩等,普遍侵入柳树沟岩组。

(3)构造。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东、北西向。北东断裂最为发育,横穿检查区北部,控制了区内地层及岩体的展布;北西向断裂较发育,控制了银矿化的产出。

(4)地球化学特征。1:5万土壤(水系)地球化学测量AS20异常经过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加密后,进一步分解为6处子异常。其中APⅥ-1、APⅥ-4显示较好。

APⅥ-1异常位于矿区西端,异常元素组合为Au、As、Sb、Hg、Ag、Cu、Zn、W、Sn、Mo、Bi、Co、Ni,其中Au、Ag、W、Sn、Mo等元素异常强度高、规模大,视极化率在2.2%~3.86%之间。异常内出露柳树沟岩组;岩浆活动频繁;北东、北西向断裂发育,已在北西向断裂带内发现了银矿化。APⅥ-4异常位于矿区南端,异常元素组合为Ag、As、Sb、Hg、Cu、Pb、Zn、Mo、Bi、Co、Ni,其中Ag、Cu、Zn、Mo等元素异常套合较好,该异常位于早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与柳树沟岩组接触带附近,在异常区内发现了矽卡岩型铜锌金矿化。激电中梯测量,视极化率在2.2%~4.18%之间。

3 矿床地质特征

(1)含矿带特征。区内铜锌金矿(化)体产于矽卡岩化带内,该矽卡岩化带南部走向北西320°,北部走向350°,长约450 m,宽2m~20m,主要由符山石榴矽卡岩、透辉石榴矽卡岩构成。矽卡岩化带中可见大理岩残留体。原生矿化主要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磁黄铁矿化,次生矿化有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

(2)矿(化)体地质特征。在矽卡岩带内共发现两条矿化体,CuZn1号铜锌矿化体位于该蚀变带的北段;CuZn2号铜锌金矿化体位于该蚀变带的南段。CuZn1号铜锌矿化体,透镜状,走向350°,北西倾,倾角60°,宽4.50m,长100m。铜含量0.700%,锌含量0.933%。CuZn2号铜锌金矿体,透镜状,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60°,宽1.65m~10.15m,长220m。CuZn2号铜锌金矿体可分为3个 分 枝。CuZn2-1长220m,宽1.65m~4.20m,铜含量0.060%,锌含量0.625%,金含量最高0.48×10-6。CuZn2-2长120m,宽1.40m,铜含量0.272%,锌含量1.050%。CuZn2-3长120m,宽4.55m,铜含量0.129%,锌含量0.924%,金含量最高0.32×10-6。

(3)矿石特征。矿石的结构主要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构造以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为主。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石榴石、石英、绢云母、方解石等。

(4)围岩蚀变。矿体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矽卡岩化及碳酸盐化等。

(5)成因类型及工业类型。铜锌金矿(化)体赋存于矽卡岩化带内,其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型,工业类型属矽卡岩型。

(6)找矿标志。①接触带标志,矿化主要发育在早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与新太古界柳树沟岩组大理岩的接触带上。②接触交代作用强烈,形成矽卡岩化带,主要由符山石榴矽卡岩、透辉石榴矽卡岩构成。③土壤地球化学测 量 有Ag、As、Sb、Hg、Cu、Pb、Zn、Mo、Bi、Co、Ni等元素异常发育。④激电中梯测量有明显异常,视极化率2.2%~4.18%之间,视电阻率在600Ω·m~1000Ω·m,具低阻高极化的特点。

4 成矿规律与找矿远景

测区新太古界柳树沟岩组是本区金属矿产的重要矿源层。二叠纪岩浆的侵入及期后热液活动,为Cu、Zn、Au、等金属的活化、迁移及富集提供了热源或物质来源。测区断裂构造发育,北东、北西向断裂带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富积和岩浆热液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空间。今后工作区的找矿方向应着眼于在新太古界柳树沟岩组变质岩与早二叠世中—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带及其外围注意寻找矽卡岩型Cu、Zn、Au矿床。

猜你喜欢

太古界化带北西
基于局部化带全局追踪的露天煤矿边坡临界滑面确定方法研究
坦桑尼亚太古界卡维隆多群杂砾岩型金矿化特征及其发现意义
岩-煤组合体试样变形场与能量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裂纹角度对红砂岩试样局部化带演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等幅循环加载岩石变形局部化带位移演化规律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
《北西2》瞄准华语爱情片新纪录
东部凹陷茨榆坨潜山油气成藏条件
论黑龙江右岸北西向构造带的确立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