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2016-11-20刘洋
刘 洋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刘 洋
薛晓路导演的浪漫爱情轻喜剧《北京遇上西雅图》与《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被认为是国产爱情类型片的典范之作。两部电影在创作中沿用好莱坞相关经典电影的类型化元素,自觉通过互文手法关联前续经典谱系,亦着力通过故事主题、人物形象和影片意境等方面的本土化手法进行创新。由此,影片最终在突破类型片模式的同时实现了创作思路内部的自我突破;在纠正道德倾斜危机的同时,亦呈现出由异域崇拜者转向异乡漂泊客的文化反思。
《北京遇上西雅图》 类型片 创新方式 本土化价值
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以3000万元的成本赢得5.2亿元票房和不错的口碑,2016年《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又以短短六天的时间超越《北京遇上西雅图》曾耗时两个月所取得的票房,打破华语电影史上爱情片的票房纪录。三年之间,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可谓不同的人物故事和不同的现世悲欢,同样的主创团队和同样双赢的票房口碑。从制作来看,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的主创在对爱情类型片基本构型元素和互文手法的熟练运用基础上,皆着力从人物形象和影片意境进行创新突破,并在以现实情境沟通异域和传统审美趣味的同时,经由民族文化意识的灌注赋予影片本土化的价值感染力。本文基于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典型重要构型元素和创作初衷,结合爱情类型片的创作史和创作特征,尝试解析两部作品在类型片基础上的创新方式以及本土化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的类型片构形元素选择与创作初衷
作为电影术语的类型(genre)一词源自文学研究,类型片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指形式、观念上按照固定模式创作出来的影片①。对于电影观众来说,类型片是观赏心理的程式化,意味着观赏偏好和认同;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类型片远不止是商业观念推动下的流水线生产需求,也是存在于大量成功电影作品中的规则系统,是经过摸索之后的特定艺术规律集合②。显然,类型有助于艺术创作中思维方式、操作过程高效且理性化,然而对类型的借鉴和把握又需要一个精准的尺度控制,一旦流于拘泥和套用又会令作品陷入蹈袭境地。作为类型片,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不同程度地在人物设定、情节主线和主体意境上延续了爱情浪漫喜剧、小妞电影的典型构造元素,自觉通过互文的方式向相关经典影片致敬,同时亦有明确的本土化创作初衷。
爱情浪漫喜剧本是好莱坞爱情片、喜剧片二者的融合衍生类型,被托马斯·沙茨称为“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并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创作模式,其中爱情双方处境的悬殊和空间的距离感是人物设定类型的重要特征③。在这一点上,《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经济地位和个性追求一度悬殊的拜金女文佳佳和曾为一流心血管医生的Frank,《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远隔重洋的澳门赌场公关焦娇和洛杉矶房地产商Daniel,其身份和个性设定均被置于几乎不可能产生爱情的情境中。同时,神经喜剧中强势甚至刁钻的女性角色性格特点,也在谈吐举止近乎刁蛮的文佳佳、性格强势的焦娇两个女性角色的身上继续沿用。“小妞电影”是好莱坞女性电影的类型片,“小妞”(chick flick)源自英美俚语对年轻女孩的戏称,“小妞电影”则指代以年轻女性为主角的时尚、浪漫爱情轻喜剧④,《蒂凡尼的早餐》《时尚女魔头》等代表作曾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曾因文佳佳和Frank从初始、阻碍、相知、聚首的爱情线索,及文佳佳个性的喜剧效果设定、时尚道具呈现、找到自我的成长主题等方面皆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小妞电影”的类型元素;2016年《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焦娇率真狡黠的个性同样符合“小妞电影”中女主人公部分个性特征。
除了对爱情片类型化结构元素的熟练运用之外,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还在一些具体的细节呈现上自觉构建了与前续经典电影、小说的互文关系。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出现在大屏幕上的《西雅图不眠夜》场景,最终在纽约帝国大厦聚首的结局;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片尾伦敦书店的相遇和与电影抑或小说《查令十字街84号》的呼应,比如电影画面上不断出现的小说《查令十字街84号》,伦敦查令十字街书店,以及男女主人公通信过程中海莲和Frank的故事等等。将经典场景以类似文学创作过程中用典的方式化入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在客观上同前续相关影片、小说形成了对话关系,既有助于延续相关已成型的符号化意境从而拓宽电影表现空间,也是影片得以确认自身历时性审美意义的表现手法。
当然,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借鉴美国经典电影、沿用西雅图的电影符号效果皆是创作初衷的组成部分。导演薛晓路曾谈到在《北京遇上西雅图》策划、创作过程中受如1957年莱奥·麦卡雷执导的《金玉盟》、诺拉·艾芙隆1993年编导的《西雅图不眠夜》等导夫先路的类型片影响;《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创作过程中,薛晓路又以《查令十字街84号》小说为创作参照素材。因此无论是对相关类型片构型元素中爱情故事线索的选择,还是互文手法的电影语言,皆在有意识地回味、致敬前续经典电影和小说。正如薛晓路所说,“当下、异域、选择”三个关键词贯穿了《北京遇上西雅图》创作思考的全过程。⑤作为异域的西雅图通过电影走入中国观众视野并非始自《北京遇上西雅图》,然而除却诱人的自然风光之外,最早建有华人城的美国城市之一、李小龙等中国电影人的求学经历等关联都曾在文化上,特别是电影文化上拉近了异域和中国观众的心理距离,并曾因为前续好莱坞西雅图题材影片被解读为地理的隐喻和美国想象的符号⑥,甚或有报道分析在西雅图这一地标背后“片名营销”的策略和有效性⑦。同样,2016年作为异域的洛杉矶、拉斯维加斯、伦敦等城市背后的依据也在于异域对浪漫爱情的渲染效果,发生在异域风光中的爱情故事对观众的视觉吸引力。
正如影评人周黎明所谈,“现在很多学院派对类型片不屑一顾,他们觉得类型片是工匠玩的东西,但其实玩好类型片是不容易的。”⑧进一步来讲,拍好类型片已然不易,在做好类型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同其余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在影视领域求新猎异的成功者固然能够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和拓荒者的姿态被铭记,成为历史叙述中传唱不衰的现象级标签,然而,现象结点对于创造者门槛之高,又使得这类位置永远只是留给少数人,包括领风气之先的创造者本人以及能够正确解读其中韵味,具备前瞻性的观众群体。总而言之,在对类型片的有效应用上,《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创作团队可谓拿捏得当,取之有度。因此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成功,既基于对特定类型片重要构型元素的娴熟把握和艺术技巧的成功应用,同时,更在于对相关类型片的突破创新。
二、《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的类型突破和创新手法
近年来,随着以小成本博大票房的制作理念的流行,国产爱情片制播量逐渐增长的同时,叙事方式的多元化特征也在不断明晰。《归来》等爱情正剧、《匆匆那年》等青春爱情片、《北京遇上西雅图》等浪漫爱情喜剧作为国产爱情电影三大主要类型,被一个个新故事不断演绎的同时,在每个类型内部,对应作品的多元化特征也在观影的对比过程中不断被凸显。落实在具体影片中,多元化特征所对应的细节,便是创新的着力点。如果说类型片的成功在于对成熟艺术模块的组接,那么类型片的生命延续便在于拼接、融汇艺术模块的同时能够不断寻找突破点进行自我创新。
对于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来说,创新的主要面向有二,其一是对类型化剧作的创新,其二是主创的自我超越——2016年《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对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突破创新。具体而言,针对类型化模板的创新方式主要表现在人物设定和情节安排本土化、成长主题的写实性上,而主创在两部作品之间的自我超越,则表现在将叙述重心从女主人公单向成长转向男女主人公的双向成长,故事类型从生活化爱情故事转变至精神契合的爱情故事,电影主题意境从浪漫异域爱情提升至异域生存过程中沟通古今的归乡情结和文化认同。
对类型化电影模板的突破创新是主创团队在创作初期时便达成的共识。导演薛晓路否决对《西雅图未眠夜》的中国版翻拍建议,是基于艺术素养的自觉判断,当然其中既囊括了艺术创作规律的诉求,亦包含对市场传播效果的先见。基于中国本土的人事讲述纯情的美国式浪漫故事,和挪用西方理论外壳装入中国传统文论一样,其最终效果并不会因为对西方业已成功的故事模型沿用而提升影片水准,反之,简单沿袭照搬是创造力贫瘠的表征,在观看效果上造成水土不服的同时,又会因为雷同模型而落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就此,两部《北京遇上西雅图》对已有影片类型模式的超越、影片人物设定和情节安排上的本土化便是创新的起点。就此,《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男女主人公在不同空间内成长的双向轨道表现已经摆脱了“小妞电影”的类型模式,并且,影片并未单纯聚焦在谈论爱情本身,也并未着力渲染朦胧美好的纯爱故事,而是将爱情作为发生在当下一批人生活中切实的异域生存、成长话题的一部分。此外,无论是有拜金女和小三身份的文佳佳,还是作为赌场接待负债累累的焦娇;无论是移民美国不得不担任司机的医生Frank,还是为生计奔波性格圆滑的房地产经纪人Daniel;无论是在美国度过大半生的中国夫妇,还是辞去工作陪儿子去美国读书的中国母亲,他们都是当下社会中真实又普通的小人物,他们的人生轨迹同时回应着包括大款、房价、移民、海外购房等关于生计的热门话题。这些话题的出现足以引发观众共鸣,他们的生命逻辑也使得电影本身拥有了与西方同类电影以及国产爱情正剧、青春爱情剧等爱情类型片不同的情节走向。
基于第一部作品的影响力度和票房开拓出的IP效应固然可以成为《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吸睛卖点,却也为后者的创作带来着更高的瞩目和要求,既要延续同题前作的话题性和意境,又要避免第一部作品烙在创作手法和受众心理中不自觉的雷同阴影。为此,《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在延续电影情节的本土化叙述,秉持对主角人性善恶的立体化呈现之外,在人物个性设定和故事主题、意境都进行了推翻重设。
相比于《北京遇上西雅图》文佳佳由拜金、依赖到自食其力的女性成长主题和相对扁平的Frank形象,《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将成长同时放在男女主人公Daniel和焦娇两个人身上。焦娇走出困窘的生活境遇、感情挫折,克服掉人性中的恶念,找到情感的皈依;Daniel改掉不择手段追逐利益的行事方式,摆脱了作为异乡人精神的空虚感。这样一来也形成二者之间故事主题颇大的区别度:《北京遇上西雅图》是有钱未必幸福,《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则是没钱的小人物如何在既有现实环境中接受来自生存境遇、感情挫折的考验,面对困窘和诱惑时如何把握自我,通过正当途径最终收获各自的幸福。
发生在迥异的生存空间中的双线成长线索需要交汇点,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文佳佳选择在心仪已久的城市西雅图待产,西雅图便成为联系两人生命轨迹的交点,相比于前作,《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生活在澳门赌场和美国洛杉矶这两个远隔重洋的小世界的男女主角焦娇和Daniel通过另外一个重要地标——伦敦的书店建立起关联,而由书信这个颇具文艺气息的结撰纽带建立的沟通方式,既是拓展电影审美效果的符号,亦将精神契合的爱情故事引入电影。通信双方都是身处物欲场,并且以自己的方式不择手段追求物质财富的小人物,这个设定可以说是对常规审美思路的一个挑战,也是对国产浪漫爱情片叙述风格与内涵的创新。两个衣食无忧的高材生或者艺术家通过书信交流诗意化的灵感顿悟并不稀奇,纯美浪漫爱情故事和小清新的格调符合大众对于灵魂交流的一般想象,然而同时也失去了新意和感染力。当身处平凡世界并为生计奔波,不择手段追求物质财富的两个小人物逐渐通过书信交流精神上的困惑,当封面泛黄的爱情小说出现在房产经纪人和赌场女公关桌前,当漂亮的英文手写体信封里面装着焦娇小学生式的笔迹,当Daniel和焦娇将书信中另一个素未谋面的想象中人作为灵魂倾诉者、监督者、安慰者,互相鼓励,启发出内心的尊严、善意、温暖并相伴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时,书信这个交流方式的救赎意义和导向功能才得以彰显,影片故事也才更写实、更厚重、更有质感。
《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西雅图是女主人公仰慕已久的城市、纽约是最终见证美好爱情的所在,通过镜头表现的异域景致及其背后的象征性文化意蕴与浪漫爱情故事的主题相得益彰,而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异域的意义已经远远不止于此。如果说对于《北京遇上西雅图》来说,异域主要功能在于烘托爱情的浪漫氛围,那么《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异域空间除却景观的视觉消费和审美效果之外,又具备了一层文化意蕴——对于漂泊异乡的游子来说,源自文化的生命归属感和文化认同的意味,正如网络已有的影评中所言,“只有留学生或移民,才能真正看懂《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⑨。影片中出现在Daniel的成长经历的两条线索都在不断呼应着他离乡的精神寂寞和保留在内心的文化认同。与侨民林氏夫妇相伴始终的归乡情结、不愿接受母亲来美国读书安排的中学生浩浩都成为感染Daniel故土情怀的触发点,也将围绕Daniel展开的故事主题诠释了异乡人真实的心境。总的来说,《北京遇上西雅图》两部作品,故事主体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塑造都有经过了回应当下热点和本土化的转换,其中人物命运、个性和价值走向皆生发自我们脚下的土地和我们现实的文化情境,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在小人物的浪漫爱情之外,意境更提升至延续至今的文化认同和归乡情结,后者通过影片人物在异域和故土之间演绎着更加深刻切实的文化意蕴,而这种文化意蕴又进一步为电影本土化的创作手法提供了价值和意义。
三、《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的道德倾斜和本土化手法的价值实现
如果说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本土化手法停留在人物境遇和个性的刻画,然而于精神的根源性呈现却经由成长空间的隐喻,存在着西方对中国的历史想象局限性。正如已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在文佳佳眼中,北京对应的是围绕着老钟奢华空虚的生活,西雅图则是成长之后最终找到温馨和爱情的主要场所,男女主人公最终在纽约帝国大厦观光台上的相遇对《西雅图未眠夜》的场景再现,是致敬好莱坞经典,也在潜意识中致敬美式浪漫爱情中的意蕴⑩。可当所为素材进入电影表达时,国产电影的民族文化产业性质注定其具有昭示文化心理的客观功能,这又与影片中表现出的美国文化仰慕倾向之间形成了难以化解的尴尬。若就此话题延伸开来,便容易产生导向抛弃故土奔向美国梦的价值解读。针对《北京遇上西雅图》影片中价值导向的困境,2016年《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采用了力度更大的本土化手法修正着之前倾斜的价值导向,除了人物和情节的设定之外,影片亦通过一系列具备象征意义的符号,在主体意境和意蕴的提升上回归具备普世价值的中国文化心态,并据此演绎出对应的审美效果。
虽然《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大部分故事情节依旧发生在中国澳门和美国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和伦敦这些临海或海外城市,然而,屈原故里秭归、汨罗江这些极具故土隐喻意味的地理名词也被作为人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合纳入电影地标中。同时,人物设定如身在美国心念故土的林氏夫妇,不愿离开家乡来美国读书的少年浩浩等角色的出现,Daniel放弃赚钱的机会劝浩浩的母亲王太太带孩子回国过春节,以及十四岁起漂泊在外的Daniel最终选择回故土看望父母,焦娇对情感的美好想象破灭后,向邓先生借钱回澳门赢回自己的尊严等情节都在向“他乡信美非吾土”的主题上回归。此外,贯穿电影的重要符号——书信是男女主人公的生命轨迹得以交汇的纽带,书信背后蕴藉的文化内涵,被通过传统诗歌意境这些本土化的文化血脉融入《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情节里,缘起西方小说的书信和一封封书信中的汉字营造出融汇中西的诗意化电影美学效果,成为诠释电影意境,提升电影意蕴的重要载体。
鱼雁往还,书信寄情是中国古人的重要交流方式,并常与乡愁离情相伴,从《饮马长城窟行》的尺素书中“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的问候,到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离愁,尺牍文化与数千年来的文学历史相承相系,浸透着传统文学中动人心魄的离合悲欢,亦富有完整而独特的美学意味。《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久居美国的爷爷拿出写满文言的汉字书信,Daniel译信时去国怀乡的共鸣;焦娇和Daniel通信的过程中,在异乡遭遇孤立无援的生活困境时引用李密《陈情表》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八字,倍增孤单落寞;在感情波折时引用刘禹锡《竹枝词》中的“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来诠释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叹息;林爷爷起初因受骗不愿见前来探病的Daniel,在便签上写出“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栖恶木阴”(陆机《猛虎行》),留给曾经为达目的苦心筹谋的Daniel,以警示立身之道;林爷爷去世后,Daniel带唐奶奶回秭归,将林爷爷骨灰散入故乡江水,唐奶奶引苏东坡《少年游》“此心安处是吾乡”语句,亦是海外游子漂泊一生的异乡人心态写照。这些精炼动人的诗句历经千年吟唱不衰,有超越时空引发华夏游子共鸣的魅力,同时也是镌刻在民族历史记忆中的本土文化血脉,使电影中漂泊异乡的林氏夫妇和焦娇、Daniel在生命困顿、精神空虚的时刻找到来自文化积淀中的安慰和回应,疏导困窘境遇的同时,也实现了文化心灵的安顿,达成诗意化的审美效果。同时,在命定的出生和生命起点上,一边是小人物们各自的坚强竭力维护着人格底线,维持着生命的尊严,另一边是寄托在书信另一端,对一个素未谋面、存在于想象中的灵魂交流者的期许,这种期许背后的价值依据,皆附加在仁心刚正的传统文化人格之上。
然而,虽然在文化取向上做了本土化的修正和意境回归,但与《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文佳佳小三身份所留下的道德把柄一样,《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焦娇和Daniel的成长方式、自我实现方式亦容易被引申为某种程度上的道德不安。Daniel的圆滑和世故在和林氏夫妇的相处过程中逐渐被温情和善意所消融,但焦娇无法改变的生长环境和赌场公关的身份,以至于她最终赢回尊严的资本依旧是通过赌博这样一个并不具有道德积极意义的概率事件,这个设定固然符合焦娇的生长环境,与真实的生命逻辑并不相悖,但与多数不留下道德把柄的好莱坞浪漫爱情喜剧相比,焦娇赌博成功之后对这一成功方式缺乏反思性的交代,处理方式有欠稳妥。当然,任何一部电影都有着力表现的对象和特定且有限度的表现空间,当镜头集中在异域漂泊客,表现内容基于赌场公关和美国房地产经纪人的时候,违拗表现对象自带属性而要求所有影视作品都有整齐划一的人格实现途径也并不现实,这是《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尴尬所在,换个角度,也是类型电影创新历程中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西雅图这个具备电影符号意义的名词及其相伴的影视美学意蕴已然在东西方不同时空、不同诠释者的笔下有了多样化的呈现,《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是兼容古今的本土化价值意识和异域现实幻想的审美熔铸,亦为类型化爱情电影的创新方式提供了一个成功探索的样本。当然,置于历史的发展脉络上反观时,每个艰难的创新举措在为后续创作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同时,亦难免转身化作“影响的焦虑”笼罩在后续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转而言之,即便太阳之下无新鲜事,电影艺术本身也依旧会在未来的时空情境下不断根据新的现实需求、审美风格做出进一步开拓和提升,这也是艺术内部发展规律的必然。固然,票房不是检验电影艺术水准的绝对唯一标杆,却也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校验电影作为商业片在技术运用和表现手法上对大众文化的感染力度、回应当下青年观众审美诉求和精神空间的精准程度。对于影视创作者们来说,审视两部作品的创作初衷、类型化突破及创新手法,其中意义也正在于此。
【注释】
①江腊生主编.影视艺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3.
②郝建.类型电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11.
③[美]波德维尔、[美]汤普森.世界电影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97-299.
④黄英侠.电影类型——本土实践与城外经验[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85-86.
⑤薛晓路.<北京遇上西雅图>导演阐述[J],艺术评论2013(6),66.
⑥张勇.“北京遇上西雅图”:当代电影的想象地理,当代电影[J]:145.
⑦肖帝雷.<北京遇上西雅图>:片名营销出奇效[N],中国文化报2003.1.12.
⑧刘琨整理.<北京遇上西雅图>四人谈[J],当代电影2013(4):38.
⑨转引自移民何处是吾乡<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EB/OL],网易教育移民频道,2016.5.24.http:// edu.163.com/16/0524/04/BNQ8OST900294III.html.
⑩贾磊磊.倾斜的天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文化取向[J],艺术评论2013(3),63.
刘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