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教育理论下的自然语文教学初探

2018-01-29郑爱霞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

郑爱霞

【摘要】生态教学是指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强调顺应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人”。自然语文教学主要研究语文教学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旨在探究适合语文教学的情境,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生态教学;自然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者和语文教师都致力于教学模式的探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和教学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例如课堂“满堂灌”、重教轻学、语文与生活实践脱离等现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不断地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审视和思考,意识到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成长的生命、发展的主体,唯有和谐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开发心智,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平台。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教育能否像栽培植物那样遵循生长规律。生态教育正是顺应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人”,同时注重教学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包括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教学,使教学向外界开放,联系生活,融入生活实践。

自然语文教学主要研究语文教学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旨在探究适合语文教学的情境,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自然中进行语文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只是语文教改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的一项内容,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更不主张将学校搬到大自然中去。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在自然中进行,只是强调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生态意识,在生态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适当将课堂延伸到大自然,在整体把握语文教学的前提下对此进行探索,为学生构建有序、有效、有情趣的生态课堂。本文围绕生态教育理论的核心,构建在自然中进行语文教学的环节,探讨相应的策略。

一、“感”“言”“情”“思”构成自然语文教学的四环节

自然语文教学意味着语文课堂要向自然界开放,突破语文学习场所的束缚,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以天地为课堂,把大自然作为思想和语言的源头”,以物喻理;在语文学习中感悟自然,学文明道。自然语文教学流程主要包括“感”“言”“情”“思”四个环节。

首先是“感”,“感”即感触自然物象,获得与语文相关的认知和体验。自然语文的特色就在于针对小学生喜欢接触具体形象的事物,不喜欢枯燥的文字叙述以及不能长时间专注学习知识的特点,以及他们思维方式的规律,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物象,在认知具体物象的基础上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提取收获抽象的语文知识。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教材与自然事物,学会观察。

“言”,顾名思义就是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开放的自然环境,充满生命活力的新鲜事物让学生更有表达的欲望。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由所见所闻之物所引发的感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加深对所见所闻之物的认识,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关于自然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对自然及周围的事物形成基本的认知体系。

所谓“情”,是指在基本认知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细心体会、认真思考、反复琢磨所生成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语文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接触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中神奇的景物和事物,发现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进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感悟自然界所蕴含的大道理。

“思”即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激发。没有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体验,没有注入情感的语言表达,思维训练是很难取得效果的。自然语文教学就是在感触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在表达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在情感或者认知体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通过自由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維。同时,学生通过运用语文学习的知识,思考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培育生态伦理道德观。

二、探讨在大自然中进行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读”——在大自然的熏陶中培养有感情地朗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义务教育的四个学段中都提到一个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足以说明“读”是语文学习的根基,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标准不难,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以读促悟、以读促思,从而提高语言感知能力的目的。朗读重在“情”,而感情的产生需要外界的刺激、情境的渲染。在自然中进行语文教学首先要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然而,由于实体情境的限制,在大自然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针对所有文本而言的,有关自然题材的课文或抒情类文体效果最佳。因此,要通过自然环境渲染奠定情感基调,我们首先要对教材进行筛选,选择与自然相关的课文,走进大自然进行课堂教学。其次,要注重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教师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情基调的引导,且形成一种情感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音乐增强渲染力,用浓厚的气氛带动学生的情感投入。环境的熏陶、教师的带动、音乐的感染形成有机统一,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说”——鼓励学生表达见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口发表看法。有些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争分夺秒地给学生灌输,很少会拿出宝贵的课堂时间给学生交流讨论。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欲望便在受压制的课堂中消磨殆尽。其次,面对枯燥的文字学生往往提不起交流的兴趣,尤其是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在自然中进行语文的特色教学就在于针对小学生喜欢接触具体形象的事物,不喜欢枯燥的文字叙述以及不能长时间专注学习知识的特点,将课文中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物象,在认知具体物象的基础上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提取收获抽象的语文知识。开放的自然环境、充满生命活力的新鲜事物会让学生更有表达的欲望。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创造轻松开放的交流环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例如让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利用所见之物进行造句或者编故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还可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此一来,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组织语言的过程就是进行思考的过程,“语言即思想”。在自然中进行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想,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即可。endprint

(三)“写”——引导学生捕捉写作材料,表达真实感悟

《新课标》提出写作是学生根据需要,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这里强调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己的真实想法。而现实的写作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按照教师给定的写作材料、规范的语言、标准的模式进行程式化的写作训练。这样流水线式的流程不但不适合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会扼杀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个性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是以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写作材料的根源。脱离了学生自身的经验,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写作教学应该立足学生自身的经验。胡根林先生认为:“经验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指经历;其二,指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和技能;其三,感觉经验即感性认识。”以往认为比较注重后两层含义,但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经历”这一含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通过自身直接进行体验。在自然中进行语文教学无疑就为学生创造了亲身经历、直接体验的机会。它弥补了仅从固定文本上认知世界的不足,让学生通过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得到对世界的认知,而不仅仅是透过别人的窗口了解世界。有了接触自然、体验生活的契机就犹如找到了写作的矿山,那么接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开采原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出精美的产品。最后成品出来时,我们不必急于淘汰“次品”,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教育也应该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的教育不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成为他们可以成为的样子”。

教师传授知识的途径有千万种,如何才能使沉睡的知识“活起来”,让语文学习课堂充满活力,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讨。向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自然界的窗口,让他们自由地接触自然事物,认识周围的世界,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体验,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这样的课堂才是开启知识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李娜.卢梭的自然审美理念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2]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4]李晖.浅谈小学语文“有感情的朗读” [J].佳木斯教育學院学报,2013(07):287.

[5]胡根林.学生经验:写作教学的起点[J].语文教学通讯,2016(07):4-7.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
写作教学不应被“边缘化”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生活化的几点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开展综合性活动
探究农村中学语文素养的提升方法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