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之序摭谈
2018-01-29薛永宽
薛永宽
教育有道,教育应循道而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之本在明德树人,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学生精神生命的唤醒,在扩展学生的生命气象,在培养君子人格,在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教育之道应循序而行,《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教育之道有本有末,有先有后,笔者从当下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人格教育之序,那就是:身体教育——让心理听身体的,道德教育——让身体听心灵的,责任教育——让心灵听使命的,生命美育——让使命听天命的。
一、身体教育——让心理听身体的
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魄,还可以有效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促进人格健康成长。根据相关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健康效应归纳如下:
改善情绪状态。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状态具有显著的短期效应,活动后的受试者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则显著提高。[1]
增强自信心,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呈正相关,也与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通过力量训练可使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程度显著提高。[2]
改善认知,提高学习效率。国内外的一些学者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认知过程,如反应时间、注意不集中、思维混乱等。另据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自感学习效率有较大提高。[3]
陶冶性情,锻炼意志,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可以在锻炼的过程中体验到愉快的心情,使心境变得积极,振奋向上。特别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勇气、自制力去克服困难。
蔡元培有言:“完善人格,首在体育。”体育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创造,其本身就是人追求全面发展的表现,体育能使人成为完整的人。完整的人,首先意味着身体各项生命机能稳定良好,同时也意味着感情充沛、智力活跃以及精神饱满的自由人。因此,完整的人首先必须是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人,而体育运动则可以激发身体潜在的巨大活力,实现人的身心发展。“自我保存的冲动,作为生命力的一种形式,在体育运动中为自己找到了发挥的场所;作为直接生命需要的一种遗迹,在训练中,在能力的全面性以及运动的灵巧中得到了满足。通过受意志控制的肉体活动,力量和勇气得到了保存,而且追求同自然接触的人体更接近于宇宙的基本力量”。[4]
唐君毅先生把中国体育文化的纯粹体育意识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最低的体育意识阶段,即为自觉的寻求健康,这是自然生命的自然补充过程,也是所谓“感”,“感”当然从一开始就会被意识到。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延续其常态到未来,即寻求保持健康。其次,较高的体育意识阶段,即寻求未来身体的强壮。人们追求健康,只是为了将来的健康状态可以保存常态。再次是更高的体育意识阶段,即长寿意识。长寿意识与强壮意识不同,强壮意识是求其身体强壮,长寿意识则为求得生命自身的延续,并以生命长寿作为自己的生命意识。体育意识发展到最高的形式,就是人的心灵与天道相“通”。既然感而能通,感通之德便是中国体育文化中物我关系的本真状态、理想状态。[5]
人的身体有健康的需要,教育要尊重并满足人身体健康的需要。
人的身体有强壮的需要,教育要尊重并满足人身体强壮的需要。
人的身体通心灵,通过身体教育要使学生的心智健康地发展。
人的身心通天道,通过身体教育要让学生尊重并体会到天道。
身体教育之道应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
二、道德教育——让身体听心灵的
从个体成长的视角来看,人性是不断发展的。人性中包含维持自我中心成分、克服自我中心成分和超越自我中心成分。个体发展是人性不断跃迁的过程,是人类代代相传的发展过程。人性跃迁的动力是对人类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对自我局限的超越,即人类对超越性的本能需求。
维持自我中心的价值包括:个体基本权利、个体自由、尊重生命、自我实现等,克服自我中心的价值包括:虔敬、节制、救赎、怅悔、涅槃(觉悟)、谦逊、智慧、(博)爱。克服自我中心后,人类文明价值又分为指向社会他者、指向国家、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层次的价值范畴,其中指向社会他者的价值包括:感恩、诚实、友善、平等、公平、正义、君子人格、和而不同(尊重)、博爱、奉献等;指向国家价值包括:民主、法制;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包括:至善、博爱、和平、慈悲等。其一,在每一条目下的价值类别没有顺序之分;其二,每一条目之下的价值类别处于开放状态;其三,爱、智慧、慈悲等价值类别在人性的克服自我中心和超越自我中心两个层次都存在,具有普遍性。
教育活动必须直面人性中动物性的层面,汤因比认为,自我中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具有的内在限制和缺陷。自我中心,首先是必需的,否则个体无法生存;又是错误的,既是理智的错误,又是道德的错误,因为个体不是中心,也不应该成为中心。[6]
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劝诫个体超越自我中心状态进入人性的神性或圣性中去。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体的灵魂的转向,由恶转向善,由黑暗转向光明”;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即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性的解蔽与提升。教育必须唤醒学生个体对人类共同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塑造儿童正确的心灵。但什么是正确的心灵?人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价值是心灵的本质内容,不同人之间的区别本质上就是价值的区别。舍勒借助现象学的方法提出人的心灵秩序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秩序。他把人的价值按照从高到低的序列分为四种:宗教价值、精神价值、生命价值和感官价值,价值问题的产生根本上是源于对这一价值秩序的颠覆,即以低级的价值超越高级的价值。舍勒认为这种价值的颠覆是由与爱对立的怨恨造成的,他说:在人是思之在者或意愿之在者之前,他就已经是爱之在者了。人的爱之多寡、层级、差异和力量限定了他的可能的精神和他与宇宙的可能的交织的程度、作用方式和力量。所以要建立一个人正确的价值秩序,根本上就是建立他的爱的秩序。不能单纯地进行价值的灌输与说教,而是要深入儿童的心灵,建立他正确的价值之爱。
人的心灵的本质是爱,而人的爱是有序列的。中国儒家在这方面有非常系统的研究。儒家所讲的爱,是从血缘、亲族关系出发不断向外放大、拓展的爱。
1.爱父母
按照儒家学派设定的爱的序列,最合乎人的自然本性之爱是对父母的爱。所以“百善孝为先”。
2.爱兄弟姐妹
只爱父母是不够的,要把爱扩展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即从“孝”走向“悌”。
3.爱邻里
孔子讲“里仁为美”,所谓“里仁”就是邻里之间互亲互爱。
4.爱社群
从父母、兄弟扩展到邻里之爱,再进一步扩展到“社群之爱”,就是孟子所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爱国家天下
儒家认为,爱扩展到社群还不够,进一步放大为国家天下之爱,即“四海之内皆兄弟”。
6.爱自然万物
在孟子之后,儒家进一步认为,爱扩展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仍然不够,应该从人扩及到自然。如汉儒董仲舒讲:“仁者爱人,至于草木鸟兽无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在这里,董仲舒显然将人类之爱的问题进一步扩及到了自然之爱。爱最终冲出了人的限制,成为一种存在物的普遍问题。
结合儒家爱的序列,我们认为:人的心灵的发展要经过三个基础阶段:爱亲(爱父母)、自爱、爱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它源于人的天性的善端。爱亲(爱父母)是孩子的天性,由爱亲(爱父母)会发展出两种宝贵的道德品质:感恩和尊重;由感恩和尊重会发展出人的自爱的品质。自爱也是人的天性,但过分的自爱会导致人的任性,健康的自爱会发展出三种宝贵的道德品质:自律、自省和自强。爱人品质的发展是建筑在自爱的基础上,爱人也是人的天性,但过分的爱人会导致自我的丧失,而健康的爱人会发展出三种宝贵的道德品质:关注、关心和关怀。
道德教育之道应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
三、责任教育——让心灵听使命的
责任教育在当代世界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识。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学会生存》 的报告中所确定的教育方向之一,就是使每一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 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圆桌会议,报告题目是《学会关心:21 世纪的教育》,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1998 年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学会生存》 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趋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不同的责任。”[7]
爱会使人的心灵健康成长,而责任和使命感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在一味追求好成绩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有一部分会患上所谓的“空心病”。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说“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他称之为“空心病”。后来徐凯文又进一步解释,说真正有问题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发现,确实有些学生有强烈的无意义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很多人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而一旦获得之后,内心还是空荡荡的……
“自己真正的生活,却仿佛与我们(自己)毫无关系,做什么都不会有情绪上的期盼与波澜,不论怎么行动,最后都是死亡的结局……”“我开始自闭,开始怀疑人生,开始想要消失,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掉头发。那时,站在六楼阳台向下望去,浮现在我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是,如果我走了,那么一切无意义的痛苦都会结束……”[8]这是一个北大学生的真实心声,她的话虽然有些极端,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事实上,这些年轻人的无意义感,其痛苦远比生活常识或经验不足而带来的迷茫要深刻、要严肃得多,在他们那里,意义感跟生死一样重要。
一个心灵健康成长的人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它具备“忠”和“信”的品质,既会对自己负责,也会对他人负责。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摆脱了所谓的“空心病”,人生因而获得了意义。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一个人首先会对自己负责,其次会对家庭负责,再往上发展会对社会负责,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承担责任的最高境界是对历史文化负责,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为一大事来,又为一大事去”,找到自己的使命感,才会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乐趣,才会从“小我”走向“大我”。
责任教育之道应为:“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四、生命美育——让使命听天命的
所谓生命美育,就是活着就会感受到快乐,并且这种快乐是由内而发,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心灵之乐,即宋儒所强调并追求的“孔颜之乐”,就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九》)的生命境界。
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孔子这段话反映出人格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首先要明确“孔子之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之学,而是“感应之学”“觉悟之学”“生命美学”。
“孔子之学”中的“学”首先是“感应之学”。[9]“感应”和“感通”,是最富有中国哲学和文化特质的字眼。把世界理解为一大感应体,乃中华哲学之古老传统。正如朱熹所说:“凡天地之间,无非感应之理,造化与人事皆是。……凡一生一死,一出一入,一往一来,一语一默,皆是感应。”(《朱子语类》卷七十二)作为群经之王的《易经》,所揭示和运用的根本原理就是感应、感通之道。感应之道,即阴阳对生迭运之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词上》)。
近儒刘咸炘认为孔子之“学”之要义在于“学做人”,其学之原理、机制在于“感应”:“世界者,人与万物相感应而成者也。万物感应人,而学之的乃在人之感应万物。然不明万物之感应人,则不能明人之感应万物。……万物之感应人,知之学也。人之感应万物,行之学也。知之的在于行,知主虚理而必以实事明之,故不行不得知;行主实事,而必以虚理御之,故不知不能行。凡究人情事物之理,皆求知彼之感应我而备我之感应彼者。”(《推十书·中书·一事论》)
其次,“孔子之学”中的“学”是“觉悟之学”。“觉”就是觉解、觉悟。觉解,就是去获得一种理解,原来没有,现在获得了。在内心里辨明先前不明的事情,就叫觉解。觉悟,就是内心去体会所辨明者对于我们生命的意义,有了这个体会之后再去体会如何在当下去做。我们的觉解和觉悟,从一方面来说,是朝向对于人的生活的真实与善和对于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真实与善的更好的把握。
最后,“孔子之学”中的“学”是“生命美学”。正是站在生命美学的高度,我们才能理解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的真正含义。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孔子所谓“命”或“天命”,首先是使命,所谓使命,是在承担命运的基础上,确定能为且当为之事,并自觉履行之。其次,在此基础上人的生命还要向天道开放,还要达到“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进入到生命的自由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
只有当教师的教育进入到生命美育阶段,才能使学生继承人类智慧传统。 当代永恒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Smith在《人的宗教》中,关于人类“智慧传统”写道:“人类智慧传统乃是人类最持久最认真的企图,通过人类生命的细节去推断整个宇宙的整体意义。”
人类智慧传统之一:“在伦理学的领域里,十诫所说的几乎是跨文化……在道德层面上的智慧传统,基本上包括三种:谦逊、仁爱和诚实。……亚洲宗教同样赞美这三种品德,但强调要得到它们必须克服一些障碍。佛教认为这些障碍是贪、嗔、痴‘三毒’。一旦它们被除去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无我(谦逊)、同情(仁爱)和如实地看待万物(诚实)。”
人类传统智慧之二:万物一体,自我融于世界……智慧具有本体光辉……自我与世界分享宇宙的崇高地位。
人类智慧传统之三:真实被无可避免的奥秘所浸润;我们生活在奥秘之中……知识的岛屿越大,让我们惊奇的海岸线越长。即探索未知,并对未知保持敬畏的态度。
人类智慧传统之四:有一种特别的喜悦,这种快乐结局的前景,是从必要的痛苦中开花结果的,带着人类的困难终将被衷心接受而克服的允诺。……人类的机会在于把偶尔瞥见的洞见转化成长存的光明。这种光明,让我们对虽必经历痛苦的人生,持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最后,Smith认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尊重达至理解,而“爱”是唯一能消灭恐惧、疑心和偏见的力量,它能够提供人类使彼此成为“一”的方法。[10]
人生的意义与使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经·说卦传》)
生命美育之道应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生命美育是传道、修道的教育,她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她是很实在的,她就在简简单单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朴朴实实的教育教学中,但她不是简单的技艺教育,她的落实需要教师的高境界,教育的高境界,教学的高境界,课程的高境界,正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
[1]刘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1).
[2]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3).
[3]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4][德]雅斯贝尔斯,王德峰.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1.
[5]张景.唐君毅体育文化思想的伦理价值[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6][英]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94,295,4,12,13,102-166.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90后北大生自白:不想活在优秀的固定标准里[N].中国青年报,2016-11-29.
[9]于述胜,向辉.“意义—感通”的教化哲学——儒家教育思想要义新释[J].教育学报,2016(6).
[10][美]休斯顿·斯密斯.人的宗教[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4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