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下的高校国际化教育研究

2018-01-29马知遥况哲宇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马知遥,况哲宇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各国时提出的重大倡议。4年来,“一带一路”从筹划到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的同时也推动了教育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给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尝试从高校发展国际化教育的必要条件、决定因素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影响分析高校应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借势并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来加强同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提速自身国际化教育的发展,进而增强高校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推进自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一、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校国际化教育概念辨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给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发展中涉及诸多方面,既包含高校自身经费投入、组织变化、人事调度等,又受到外界政策导向、文化氛围、经济形势各因素的影响。这个包罗万象的过程使教育资源广泛流动并优化配置,使科技文化领域加深合作促进科研水平走向世界前沿,使高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具备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如今,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寂寞”已无法适应时代变革的潮流,在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实践行动中以高校为基点,面向世界酌盈剂虚完善本国教育体系,以加强高校自身国际化建设为方法,以完善我国的教育改革为目标,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学习成功的改革经验来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差距是高等教育改革所必定面临的道路选择和客观发展方向。[1]因此,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国际化教育,希望运用国内外两个教育市场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以此增强自身教育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国家利益。

(二)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决定性因素分析

今天,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高校的办学和科研都必然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国际化从高校任何一项教育活动同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发生联系时便开始了。就高校自身而言,国际化不仅是其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也是其发展的实际过程,是其向目标导向发展的结果。[2]在高校作为主体开展国际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会受到一系列条件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政治条件因素、经济文化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发展国际化教育必须要在当前教育政策的框架下进行,教育政策是我国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因素对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的直接影响方式。教育政策既包含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也包含教育的制度和管理体制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因此,教育政策不仅规定了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的政治方向、培养目标,也决定了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投入力度。

在经济层面上,国际高等教育在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已具备市场化的基本特征。目前有学者分析认为,欧美国家在很大程度上试图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看作一个出于商业动机的盈利性活动,部分发达国家将市场利润作为考虑基础,为瓜分教育国际化形成的商业红利而抢占国际教育市场份额。[3]我国对外开放时间较晚,且相比于经贸领域的开放程度,教育合作进展整体较为滞后,在国际化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上缺乏竞争力。基于市场逻辑,反思现存高校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可以看出,科研水平的高低、人才培养的能力和商业化运作的成功与否这三种因素决定了高校能否成功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拓展。在这三者中,科研水平的高低和人才培养的能力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学术性价值及学术能力,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扩张的基础。能否增强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养、维护高校的声誉和品牌力量是高校在国际化教育发展进程中自身竞争力的展现。商业化的运作属于高校扩展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核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将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等基础视为产品,将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教育成本的高低、社会环境是否稳定及留学政策等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整合宣传,集中打造高校的国际化教育品牌。

社会文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既包括自我认同,也包括社会认同,这两者是双向互动的。高校对其所在地理区域的文化认同是关键一环。地方高校的存在源于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服务范围,因此,地方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应充分挖掘与凸显地方文化,做好地方文化认同建设。教育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动因,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枢纽,它的发展与改革注定无法避免社会文化所带来的影响。[4]这种影响可能对高校的改革产生制约,也可能成为文化特色与优势从而促进其发展。因此,高校可以尝试以地方文化及文化认同挖掘办学特色与优势,构建新的办学理念,这些优势与特色及办学理念是地方高校区别于海外及国内其他高校的重要因素,也是吸引海内学子,构建教育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顶层架构引领拓展方向

教育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文件中提出了打造沿线国家“教育共同体”,为提供“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才、智库支持和文化理解,采取了政策扶持、渠道互助、学历互通互认等措施。沿线国家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是我国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我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以发达国家为主要面向对象,同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较少。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沿线的区域和国家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不仅带来了经济贸易的往来,同时也带动了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对我国高校同沿线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国内高校可以适时切换视角,将沿线国家的大学列入合作对象的新选择,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在具体推进方式上,刘复兴认为,要做好与“一带一路”相适应的教育政策的规划,把握关键点,加强顶层设计,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教育政策与“十三五”教育规划相结合。[5]“一带一路”倡议贯穿亚欧非大陆,打造教育共同体需要多区域、多国家的合作。我国高等教育还需要进行自我改革,从松散型向系统化转变,建立不同层次的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如区域合作平台、多边合作平台、院校合作平台等,多方助力,形成推动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的合力。

(二)沿线国际化人才缺口拉动教育需求

“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定会引起政府、企业在沿线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高潮,进而带动化工、电力、交通、房地产、民生工程等领域对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投资与建设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多。亚洲开发银行的评估报告称,在2010年至2020年这10年中,累计会有7.97万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在这个巨大的机会面前,我国地缘、技术、产能优势明显,但缺乏相应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的配套支持,这无疑从需求侧对各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应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与反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看到教育需求增多便不顾自身办学情况盲目增设专业、扩大招生而忽视了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专业的需求集中体现于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国际政治经济等专业,导致部分高校不考虑自身实际条件而竞相申报相关语种的新专业。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国际化人才的狭隘理解,假如不进行理性思考,不从企业需求入手,不着眼于自身办学特点,可能会导致新的人才培养过剩,造成人才浪费。诚然,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会大幅增长,然而,国际化人才的标准不只反映在语言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体现于全面、综合的特征上。因为在国外多数工作没有前迹可循,所以快速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能力在海外派遣人员的素质中是一项核心要求。

(三)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彼此促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逐渐向纵深发展,沿线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也越来越多,这为高校针对沿线各国发展国际化教育厚植了基础。《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是教育部为积极对接沿线各国需求而制定的,它从三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加快语言互通,通过公派留学生学习非通用语种、增设外语专业课程和发展孔子学院来为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二是大力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通过对沿线国家提供“丝绸之路”奖学金名额吸引来华留学和鼓励中国学生去沿线国家高校留学来为民心相通培育使者。三是全面拓展与深化教育人文交流,借力人文交流机制和平台的牵引作用,建立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大学校长论坛等活动平台,通过打造教育交流合作的品牌来为民心相通系牢纽带。在民心相通促进高校进行国际化教育的同时,高校的自身属性也为文化交流和培养同沿线国家人民的深厚友谊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能量。

高校是青年人的聚集地,汇聚了新的思想和理念,青年人的沟通与交往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良性发展作出铺垫,形成了未来合作的放大器效应。高校作为学术科研的中心和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

三、当前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解决之道

(一)缺乏同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与沿线国家在学生交流和合作办学上有很大的进展,从过去的单边合作方式过渡到双边交流、多边交流共同发展。然而,由于没有历史经验且缺乏相应数据,一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高校教师国际性交流较少、课程的制定不够科学以及缺少学术上的合作研究。当前国内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的实际表明,虽然我们意识到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但离培养理念更新和落实培养效果还有不小的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内高校除了相关语言专业的学生外,普遍接受外语课程的课时较少,不能使学生具备满足日常生活或是工作需要的语言能力,而只是提供了入门的阶梯,能否获得较高的外语水平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如投入时间和语言天赋的影响。二是外语类专业在培养学生时,重点放在了理论与技能的训练上,而缺乏了对文化氛围、社科环境的掌握,这导致学生对社会现象、国际事务的分析、思辨能力上有所欠缺。三是高校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上多数无法使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国际规则、世界政治经济等国际生态的趋势和走向有所掌握,特别是缺乏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现阶段我国国情和政策出发作出不同于其他文化背景人的理解与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乏正是目前我们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在处理涉外事务上存在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于以上问题,在完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体系上,要重视下面两点:一方面要重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将其放在和语言教育同样关键的地位。现阶段,不论是政府沟通、企业协作还是高校的交流,单纯从技术层面的语言相通已不能满足需求,思想文化层面的相互理解与认同是达成共识、减少风险的关键因素。因此,跨文化能力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另一方面要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增加经济贸易类课程和中国文化类课程。只有掌握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才能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遇到的挑战,才能对世界政治经济的了解有一个体系,这是国际化人才增强自身岗位适应性的必要文化素质之一。并且国际化人才在处理涉外事务时,所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对于双方国家文化的基础了解是正确看待自我和他者的前提条件,以中国文化类课程为基础形成的对事务的独特理解也是国际化人才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

(二)部分优秀人才的流失

人才流失是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6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计458.66万人,其中265.11万人在毕业后选择了回国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的“逆差”不容忽视,随着近年来留学规模的日益扩大,采取相应举措来避免这种人才流失已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对于海外高学历人才的统计工作还有待完善,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流动数据和动态统计对于完善人才引进计划将有着积极的影响。当然从根本上,增强对年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的“人才聚集效应”,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建立良好宜居的生活条件才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核心。

(三)“一带一路”发展中综合型小语种人才奇缺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有大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言人才来开展广泛的政府外交、企业合作、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这些活动和交流是实现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并且高级外语人才可以利用资源有理有据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媒、论坛等平台用本土语言发出中国声音,避免出现这些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与误读。因此,综合型小语种人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教育对英语为主的世界主流语言投入较多,对沿线国家特别是非通用语言的重视度并不高。2010年至2013年间“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40种官方语言,内地高校可开设的课程不足一半,由于语言培养的周期较长,导致2014年至2017年的高校毕业生能够应用的“一带一路”官方语言仅有20种。师资力量不足,对考生的吸引度不高等诸多因素对于高校小语种专业的增设也是艰巨的挑战。因此,通过完善小语种学科的各环节体系,为小语种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来加强综合型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是当前高校的重点任务之一。

四、“一带一路”下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着眼战略思维,加强政策协调

胡海岩认为,高校作为国际化教育发展的主体,要用战略思维来进行顶层设计并积极实施改革。[6]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高校在开展国际化教育的过程中难免需要做一些开拓性的尝试,这就要求高校加强战略性思维,从顶层把握国际化进程的走向,注重现象反馈并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在统筹兼顾的同时勇于进行改革创新。要利用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形成较新、同传统部门相比改革牵动较少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外向型特征来激发高校的内部活力,起到引领国际交流合作的作用。高校的国际化建设落实到行动上是跨国别、跨文化、跨种族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应秉持“一带一路”开放、包容和共赢的理念,这是平等、和谐和持久交流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来优势互补,谋求共赢,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进而形成沿线国家的高校联盟,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

(二)发挥孔子学院纽带作用,广泛深入交流

孔子学院作为我国政府主导成立的非营利性质的教育机构,自成立以来便承担着将中国文化播撒到世界各地的重任。孔子学院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深入交流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为“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沟通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作出了铺垫,奠定了基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了孔子学院的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汉语文化教育课程方面进行适当的革新,比如增设一些“一带一路”相关主题的讲座、科目或者校园活动,使当地民众对“一带一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避免误解。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对现有办学状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在注意汉语言文化推崇的同时,也要结合高等院校自身的特点、优势以及高等院校所在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把孔子学院的发展方向调整到符合高校自身状况的位置,以避免外国媒体对孔子学院有文化侵略嫌疑的误会报道。对于那些正在开办,或者正在考虑要开办孔子学院的高校,可以把创办的核心理念放在“一带一路”相关主题及其发展要求上。

(三)谋求教育主动权,加强跨学科协作

过去,我国高校在发展自身国际化的路径中通常把注重点放在对西方教育经验与成果的吸收学习上,但伴随着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维护全球经济体系与自由贸易秩序的重要力量,各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均日益提高,中国教育也逐渐走上了国际舞台。因此在中国高校发展国际化教育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理应展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开放和自信。高校在注意教育引进的同时,也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教育输出,谋求教育主动权,主动出击发挥自身影响力从而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这不仅仅是对国外高校汉语文化教育的推进,而且是帮助我国高等院校提高国际知名度、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政府应该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教育合作平台的构建与对接。各个省市要积极推进国家教育合作计划,为当地高等院校走出去作出积极贡献。不但要注意高等院校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要注意对于国际合作计划及组织的建设。

(四)协调促进企业与高校良性互动

“一带一路”的建设重点放在了建筑、交通运输、能源资源、信息通信、金融五个方面,这就意味着这些领域的人才与企业发展和高校培养密切相关。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多是研究型、理论型人才,而企业需要的更多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导致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达不到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一些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又在具体工作中得不到发挥。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要注重企业与高校的良性互动。利用企业的产业背景,项目开发经验来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能力测评,利用高校的理论深度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加强学科建设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力、智力资源支撑。

[1]曾天山.中国教育改革进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26.

[2]刘长敏,马方方.国际化:大学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助推器——以香港地区为例[Z].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2010.

[3][印度]詹德赫亚拉·B·G·提拉克,刘丽芳,邓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3(1).

[4]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2-23.

[5]刘复兴.做好与“一带一路”战略相适应的教育政策规划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5(6):8-9.

[6]胡海岩.基于战略思维推进高校综合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5(3-4):52-54.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