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叠加模式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
——以“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为例
2018-01-29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10024朱大龙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10024) 朱大龙
以HPM视角来进行数学教材设计和课堂教学,日益受到教育界关注.近期在德国汉堡大学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中第25个研究专题强调,要认识数学史在数学课堂和教学中的作用[1].
根据汪晓勤教授的划分,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学的方式主要可分为四种“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重构式”.“附加式”是指在教学中,介绍数学故事,数学家图片或介绍数学符号、概念的来源的方法. 其可以使教学更加有趣、生动,但过于浅显,不能挖出知识的内涵. “重构式”是指在教学中借鉴或重构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历史,采用发生法进行教学的方法[2]. 其使教学顺乎知识的发展规律,可以使学生再创造式的学习新知识,但重构难度大,缺少直观性,易使课堂枯燥.现今,我国中学教材对于数学史以历史故事或历史题目为主的“附加式”融入居多,而对于从知识的历史源头,“重构式”这种高层次的融入,明显不足[3].如若将它们结合起来,在“附加式”中融入“重构式”,必然会使教学更优化.本文以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教学片断及分析为例,探讨“附加-重构”叠加模式的运用.
1.西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发展史
2.教学片段及分析
2.1教学片断 1 由史引入,数形结合
师:在古巴比伦这个国家,当时很多人认为一块长方形的田的面积只与它的周长有关,于是有一些商人就靠农民认知的错误来占农民的便宜,比如他们把4×6的一块田来当成2×8的价格来买,当时的书记员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5].
师:长方形面积和什么有关?
生(全体):长和宽.
师:正方形的面积呢?
生(全体):一边的长(也有人回答周长).
师:怎么能使面积由周长确定了呢?
生1:把它变成正方形.
教学片断分析:“附加式”的情境设置.情境是知识赖以产生意义的背景,是认知学习的来源,通过数学史设置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数学文化.从相对轻松的历史趣事上开始一节课的内容,在一节课的开始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历史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但学生还不能一下子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发展,设置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将现实的历史故事抽象成几何图形问题,再将几何图形联系到一元二次方程,自然而然的在数与形中发现求解方法.为重构搭建起数学史的桥梁.
2.2 教学片断2 化长为方,由形得解
师:长方形长y米,宽x米,长宽之差为2米,面积为15平方米,(在黑板上画出图形),是否可以写出哪些方程?
生2:y-x=2,xy=15.
生3:可化成一元二次方程(x+2)·x=15.
师:画出图1.根据图形怎么可以化长为方?
图1 图2
生4:可以用割补法(得到图2).
师:割补后的正方形面积怎么表示?
生5:(x+1)2.
师:用等式表示正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的关系?
生(全体):(x+1)2=15+12.
师:仔细观察这个方程,有什么发现?
生6:可以用直接开方法解出x.
生7:得出(x+2)·x=15的解.
教学片断分析:承接“附加式”的情境进行重构.学生学习配方法解方程,最困难的地方是如何设计教学,再现配方法的发现过程.此教学片断通过设疑,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解法.避免了传统教学直接给出方程,让学生探究如何解方程,这种脱离历史和生活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在解决化长为方的历史问题中,偶然地得出了方程的解.从而引发思考是如何得到的解,回头重视整个过程,发现一元二次方程可以表示成长方形,进而通过割补得到一个完全平方公式,得出解.在数学史的发展中,很多理论的发现恰恰是偶然的,而让学生经历这种偶然,从而进行思考总结自己的这个偶然发现,恰恰是当今教学中需要的重构学习的一种方式.
2.3 教学片断 3 类比探究,由形归数
师:观察求解过程,有什么发现?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板书出过程,如下).
x2+2x-15=0⟹(x+2)·x=15⟹(x+1)2=15+12⟹x2+2x+12=15+12.
生8:与原方程相比,等号两边加上了小正方形的面积,凑成了完全平方的形式.
师:是否可以得出一般的求解方法.
生9:首先将常数移到等式右边,然后等式两边各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等式左边可化成完全平方,最后直接开平方求出x.
教学片断分析:反思重构过程,总结升华.最初的偶然的发现往往是不够完美的,在经过最初发现的惊喜过后,要做的便是回顾、验证、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发现.在学生通过化长为方发现求方程的解,经过短暂的兴奋,喜悦之后,教师通过引导,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对比之前求解的思路,让学生最终发现简便,一般的求解方法.
3叠加模式解析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是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发掘出丰富的数学史料,而后将其融入教材,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加工运用到教学中.其中如何发掘更多史料,如何将数学史融入教材需要数学史专家、数学教育专家、教材编写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来获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让教师运用和加工现有的史料和教材,如上案例中,使数学史“附加-重构”叠加式融入教学中,可以找到一个普遍的教学设计步骤.
图3
整理史料:在对某一个知识的讲解,你希望融入数学史时,你需要大量搜索与它有关的历史资料,不能仅仅满足教材上提供的一些历史资料.在材料的选取上需要做到两点:1、思考你需要设置什么样的情境,哪些材料具有代表性适合放入情境中.之后在相关历史材料中,提炼出对你符合要求的历史材料,为情境设置做准备;2、明确知识是如何产生发展的.整理出一条主 “脉络”,为重构做准备.
历史情境:以数学史料创设的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数学历史,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文化,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5].利用已整理好的史料,根据课程需要达到的效果,直接引用或适当改编史料,设置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启发的情境为重构做准备.故事情境是为了文化的显性表现,重构则是为了文化的隐性再创造.
重构再现:根据情境中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整理史料环节所制定知识的历史 “脉络”(引导的方法可多样化,可通过启发、游戏、实践等方式)重构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发现过程.上述教学片断中,以通过对古巴比伦的卖田为情境,让学生探讨化长为方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探究求解过程,实现重构.
反思升华:在让学生重现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后,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的,有什么启发.从而发掘出其中的数学思想,体味数学的文化,巩固新建构的认识.
4.反思总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附加式和重构式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整体上看,从由数到形,化长为方;到由形到数,解出方程;最后归纳总结整个过程,再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历史发展过程,属于重构式.从局部看,利用数学史中的一个历史故事作为情境设置,属于附加式.历史故事作为情境,可以让学生再次回到历史创造环境氛围中去,仿佛身临其境.而后为了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教师通过设疑,提示,引导学生重回历史发展之路,探索重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数学史中包含着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思想养料,包含着不同时空,各个数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6],如果全然抛弃这些历史素材,数学课堂就变成了一个“模仿作坊”,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单调的定理,公式,学到的只是一具数学的躯壳,没有灵魂的数学.自然,学生无法体会到历史中数学家的思维之妙,也不能感受多元文化.“附加-重构”叠加式融入数学史,这一模式,既有“附加”让学生直观体会到数学的历史、文化,又有“重构”让学生再创造式的探索发现知识,体会到数学家们精妙的思想,感受数学的魅力.
[1]徐斌艳.2016年相聚在第十三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J].中学数学月刊,2016,(6):1-3.
[2]汪晓勤.数学史与数学教育[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1):8-14.
[3]刘超.人教版初中、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调查分析[J] .基础教育,2011,(8-2):99-105.
[4]VICTOR J . KATZ.数学史通论(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28-31.
[5]吕传汉,汪秉彝.再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2,(4):73-76.
[6]汪晓勤.20世纪中叶以前的正弦定理历史[J].数学通报,20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