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变理论对田径教学的启发

2018-01-29刘庆卓

运动 2018年9期
关键词:田径理论思维

刘庆卓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处,吉林 长春 130000)

田径运动,被誉为“体育之母”,是奥林匹克运动中最具含金量的体育运动。田径之所以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是因为它不仅有着深厚文化内涵,增强体制,强健体魄,而且有很强的哲学思想内涵。竞争与协同论、超循环、混沌理论、突变与渐变的理论对田径运动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比赛结果和教学训练理论原则进行指导,改进教学。现阶段,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把全民健身纳入国家战略。当下学校体育更是受到极大的关注,学校田径教育教学更是成为当下关注的一大热点和重要任务。学生在学校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激发对学校田径运动相关知识的学习,达到自觉养成终身体育兴趣。突变理论深刻反映了在庞大的系统演进中渐变与突变相互联系的演进,为探讨田径运动教育教学学习者的系统推进规律提供指导依据。

1 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

突变理论以突变为研究对象。我们所说的突变是由持续突变引起的现象。这种渐进变化的渐进过程蕴含着丰硕的内容和庞大的吸引维度,使其更加不可思议。不同一般意义上认为的突然变化,而是专指由持续原因导致的突然变化行为。这种突变学说是由法国数学家托姆发现并提出,突破牛顿以来的常规思维模式,阐释客观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与物质复杂性,他的突变学说有着大量哲学思维方式,想要更好理解其突变理论,就要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去解释和探讨突变学说。突变学说不仅解决了当代数学方面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其他学科领域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

2 突变理论在田径教学中的启发

2.1 突变理论视野下田径教学的外因与内因

在当前的校园田径课程中,田径教师一直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所教授的不管是技能方面还是理论和相关知识方面,都是由学校或教育部门统一规划的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知道本节的学习内容或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规划,使得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调节和应对,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填鸭式”教学,通过外在强力的控制下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性学习,长时间以来学生对教师的课堂兴趣降低,有甚者彻底失去兴趣,也就出现了一种学生只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虽然在这种被动学习的模式下出现过积极的作用,但总体来说对今后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消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要求在课堂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充当指导者的角色。然而在实际田径教学实践中,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的做法和思维还是根深蒂固,教师依然在课堂占据着主体地位。对合理的课堂而言,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引导,教导更多的是方法,更多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哲学思想。在课堂中应更多的是引导,教师应作为指路人的角色,而不是采取“注入式”的教育方式。例如,一节铅球课中教师让该分组同学进行探讨和不断尝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此时表现出一种依靠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自由建构行为,教师并不能随意控制这一过程。在合作探寻中学到知识,这样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得到大为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技术,而且也学到了理论知识和体育精神,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达到了“授之以渔”的效果,完成了教学设想目标,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思想,给学生带来快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体育精神文化,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对影响学生的内外条件进行分析,更好地指导我们服务于田径教学课堂。

2.2 突变理论下田径运动教学的渐变与突变

突变理论是以突变的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这里所说的突变特征是指由持续的突然变化引起的行为。渐变是突变的前提,突变是渐变的结果,持续的渐变为突变学说提供了十分丰富、增加悬念、不能预料和把握的突变条件。这类突然变化很长一段时间表现渐变的诸多特性,在某些关键点由控制参量变化及涨落的突然出现区别渐变的突变。在田径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动作技术系统的“顿悟”和学习过程情感结构起伏统统可以归于此类。只是学生系统符合连续变化的规律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田径理论知识与动作技能学习学生深入这种状态会渐渐打破出现和连续变化相反消极状态,学生个体思绪和个人情绪会相比持续改变出现断裂与裂口,事先比较稳定持续状况会被冲破。正如托姆提出系统发生突变的原因在于内部状态参量的不断累积与外部控制参量不断加强的双重推动,并不单单是我们认为的由量变达到质变过程的这么简单。所以,使得学生的田径动作技能能够得到提高和进步,就要在连续不显著与进步变化之中才会实现突变,内部和外部同时参与协同推动。在田径教学中保持教学的延续性,只有达到量的足够积累,才能达到突然间改变。因而田径教师在教学训练时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用突变学说的思维指导教学,这样才不会出现拔苗助长和半途而废的功利性思想。因而渐变是前提,突变是结果,渐变可以导致突变。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3 突变理论下田径运动教学的创新与接受

创新是指对现有思维方式的指导,它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理想化的需要或满足社会的需要,以现有的知识和材料为指导,而改善或缔造新的对象、方式、因素、途径、环境,并能取得必定有利结果的行为。其是一个人在事业和人生中创造力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是一个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追求和不懈的动力。当代社会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知识时代的竞争时代,是创造和创新的温床。自古以来创新思维和能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火车头的带动作用,有的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牛顿的时代到爱因斯坦的时代再到量子力学和霍金时代的,创新的动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为核心的力量。作为未来社会和祖国的接班人,创新能力应从孩子、从学校的教育抓起,这正符合邓小平所说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成绩的大环境的前提下,教师更多的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在注重成绩的条件下创新思维不受重视,甚至被扼杀。我们看到许多在田径领域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很大程度都是国外著名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提出的。比如在跳高运动技术的发展中就出现了几次动作上的伟大创新,分别是跨越式(1864年)、剪式(1895年)、滚式(1912年)、俯卧式(1923年),发展到现在就成为被大多数人所采用的背越式动作(1965年)。这在很多运动项目都是普遍存在的,每次推动运动和成绩的发展离不开运动员和教练员对于独特的理解和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并且敢于突破前人的束缚,不断尝试。中国的田径教学课堂是教师按照自己预定的目标对学生“输入式”的教学,期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自己思维创造的空间。教师喜欢听话的学生,容易控制和成绩好的学生,而对期间乐于提出异议和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学生和不被其重视,甚至进行打压。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被动式地接受而对田径课堂缺少自己的见解和对其不同于其他人的见解和看法,学生长此以往的创新和创造思维不仅没有受到教师和社会的重视,导致了学生积极性受到挫败,失去了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完全受到教师的控制,被动的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沦为教师教学的机器和教学过程的工具。对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一种新型的、能够取代接受教学的教学方式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中心。

学生在田径课堂教学中缺少创新和创造能力,缺少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多是由于这种被动式的教育大环境的制约所致。这也是目前我国在国家田径队与世界各国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差距所在。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体格是一方面,但是达到了一定程度后更多靠的是脑子和思维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推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取代接受式的别被学习教学方式,应成为我们目前所关注的主要焦点。

3 结 语

新时期的田径教师应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以突变理论为田径教学指导思想,推动田径教育教学的蓬勃发展。 随着新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田径教育教学,应转变以往的被动式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育教师要更多地成为教学的指导者和主持者。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对成绩和技术的提高应做到有所突跳,改变自身构造,做到在渐变的基础上达到突变。不应只过分追求成绩,注意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其提供一个良性的环境,使其得到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田径理论思维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计数:田径小能手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