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29玉聚成黄永良莫路珍
玉聚成,唐 雨,黄永良,莫路珍
(南宁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阵地和载体,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是高校及广大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新形势下,继续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必须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这也使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在体育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也使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加强纵横向联系,但在具体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到位的方面,特别是个别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不够到位,制约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1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价值
所谓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从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紧密结合,不仅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使高校体育教育更加符合形势发展需要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更加重视理论教育和校内教育,这就使体育课教学缺乏多元化、系统化及实践性,通过实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高校体育课教学工作步入创新发展的轨道,特别是由于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要求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利于推动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因而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来看,由于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加入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或参与校内外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体育表演、体育文化沙龙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拓宽自己的体育知识面,不仅可以使学生多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而且也能够使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不仅有利于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而且也能够使学生的健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及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2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尽管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很多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应用机制,但按照“健康第一”和“立德树人”目标的要求,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导致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无法发挥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作用。深入分析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为3个方面。
2.1 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对开发和拓展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创新教学理念方面取得突破,但当前一些高校在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存在教学理念缺乏创新的问题。例如,一些高校还没有将“选项教学”作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许多时候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再如一些高校尽管实施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但在教学目标方面还不够明确,还没有将“健康第一”和“立德树人”作为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目标,导致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形式主义,无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质方面取得突破。
2.2 教学内容不够多元
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支撑,而且还要不断创新体育课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拥有良好的基础。但当前有一些高校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仍然比较薄弱,缺乏多元化、系统化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例如,一些高校还没有把课外体育成绩纳入到评价、考核体系中,课外教学、课外实践等只是课内教学、课内实践的必要补充,直接导致课内、课外缺乏平衡,特别是没有纳入到考核体系中,许多学生对课外教学和课外实践也只是“走过场”和“应付差事”。还有一些高校不重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对“网络课程”资源缺乏足够的重视,“互联网+体育”还没有成为重要的教学载体和教学平台。
2.3 教学模式缺乏特色
对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说,不仅要在教学内容方面下功夫,而且也要具有很强的特色,最大限度提升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但当前个别高校在打造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特色教学体系方面仍然比较薄弱,“精品课程”相对较少,体育社团组织发展不够到位,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等,同样会制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还有一些高校还没有摆脱“学科本位”的教学思想,在打造特色体育教学项目方面缺乏有效性,同时也没有将体育游戏、体育文化、民俗体育等纳入到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更是比较薄弱。由于个别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缺乏特色,使其既缺乏吸引力也缺乏影响力,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相对较少,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和娱乐体育运动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必然会影响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效。
3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适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模式,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存在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使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3.1 创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理念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对高校体育课教学来说,在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运用创新性的理念、系统化的思维、目标化的导向进行改革和创新。要将“健康第一”和“立德树人”作为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目标,无论是校内教学还是校外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既要高度重视校内校外、理论实践等诸多方面的紧密融合,而且也要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务实的作风推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高校应建立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和动员体育教研组、广大体育教师开展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
3.2 拓展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内容
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方面狠下功夫,通过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使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更具有丰富性和系统性。这就需要高校在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要将课外教学和课外实践作为体育评价和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应在35%~45%之间,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校外教学和校外实践活动,避免出现走过场和应付差事的现象发生。要积极推动教学载体创新,将“互联网+体育”作为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和策略,加大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络平台、APP平台及其他与“互联网+”相关的“线上”学习平台,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既要加大相关的硬件、软件等诸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体育教师加强学习和研究。
3.3 形成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特色
只有形成特色,才能具有吸引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高校及广大体育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特色化教学,努力使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要将混合教学模式作为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方法,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转变“学科本位”的狭隘教学思想,积极打造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特色教学项目,如应将体育游戏、体育文化、民俗体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内容和环节,强化体育教学的多元化;要积极推动高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强化体育社会和体育俱乐部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及综合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4 结 语
在我国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对高校体育教育来说,应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特别是要从落实“健康第一”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入手,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加多元、更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是落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坚持不懈地创新,特别是要在创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理念、拓展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内容、形成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特色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