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短跑运动能力的构成及影响探讨
2018-01-29黄玮,朱霞
黄 玮,朱 霞
(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2.上海市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上海 200000)
短跑运动是运动员在较短时间用尽可能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它是典型的无氧运动。短跑看似十分简单,但其实对运动能力的要求还是非常多的。为了让短跑运动员在对身体损伤较小的情况下,更高效地提高自己的成绩,那么对短跑运动能力的构成和影响进行探讨就十分有必要了。
1 短跑运动能力的构成
运动能力大致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一般运动能力,也叫做基础运动能力,它是人体在日常生活、劳动中所必需的走、跑、跳等基本的活动能力;另外一种是特殊运动能力,可称之为竞技运动能力,是指为了完成某项技术所需要的专门运动能力。本文探讨的短跑运动能力属于第二种,是指为了完成短跑所需要的专门运动能力。
1.1 力量与爆发力能力
力量是一切运动的源泉,没有了力量,一切运动都显得软绵绵,对于短跑更是如此,可以这么说,力量是短跑的基础,要想提高短跑成绩,必须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深蹲、半蹲、仰卧起坐、杠铃平推、卧推、跨步跳、蛙跳等这些锻炼都可以提高肌肉的紧张力,提高神经肌肉系统的活跃度,从而使肌肉不断克服极限负荷,不断提高最大力量。
爆发力也可算作力量的一种,它是指在最短时间内使器械或人体本身移动到尽量远距离的力。爆发力可以让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里让更多的运动单位同步工作,当身体肌肉克服了一定的负荷从而产生最快速度的收缩时,肌肉就产生了最大力量。可以对短跑运动员进行60m冲刺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的训练来逐渐提高他们的爆发力。60m冲刺跑时,注意对2个运动员同时训练,这样可以跑得更快,不断突破他们的极限;高抬腿跑要注意节奏,节奏最好从慢到快,并要注意膝盖用力向上顶;变速跑可以让短跑运动员在前200m以比较慢的速度跑,接下来的100m则用最快的速度冲刺,剩余的100m可适当减慢速度。
1.2 速度能力
短跑运动是一个追求速度的运动,因此速度能力是运动员必需的能力。这种速度能力具体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绝对速度与速度耐力。
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的专业水平、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的高低。短跑运动员所需要训练的反应速度主要体现在发令枪响的瞬间,听枪声起跑属于“听——动”反射运动,在日常的训练中可以采用听信号的短距离起跑追逐游戏的方法。动作速度是指人体部分或一部分完成单个运动或成套运动的快慢以及单位时间内重复动作次数多少的能力,最适宜地提高短跑运动员动作速度的训练是高抬腿锻炼。
在短跑运动中,绝对速度可以看作是短跑运动员在无氧状态下瞬间动员大量快肌纤维,从而使自己发挥出最大速度的能力。进行顺风跑练习、上下坡跑练习及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都可以提高短跑运动员的绝对运动能力。速度耐力能力可以看作短跑运动员既有快速跑的能力,又有尽可能长的时间保持较快速度跑的能力。为了提升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可以采用60~100m的间歇跑或重复跑。注意要以组进行,并注意训练强度。
1.3 柔韧能力
柔韧能力对短跑运动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柔韧能力高的运动员,其关节活动的灵活性、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协调性及韧带的伸展性与弹性都很高。短跑运动员可以通过压腿、反复踢腿及压肩等训练来提升柔韧性。这些锻炼看似简单,但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实施起来就需要教练及短跑运动员自己多注意安全,以防出现因不合理运动而造成的韧带拉伤等情况。
1.4 放松能力
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在进行练习或比赛时,运动员生理及心理都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因而可能会出现动作僵硬、肩关节紧锁等动作。这些多余的动作会消耗运动员能量,从而也影响练习或比赛效果。拥有放松能力,学会在短跑中运用放松技术对提升运动员成绩具有积极影响。
惯性跑训练是在放松能力培养过程中见效十分显著的训练方式。在惯性跑中,短跑运动员要做到肌肉放松,尽量体会放松动作。比如,在80~100m的惯性跑训练中,短跑运动员可以先加速跑20~30m,然后停止使用肌肉的用力,让自己被动地惯性跑15~20m,再加速跑一定距离,然后再放松。在放松跑完一定距离后,可以采用走回的方式走到起点再进行大腿与小腿的拉伸。采用惯性放松跑这种方式,对调解运动员体力及神经肌肉的紧张程度都是十分有利的。另外,牵引跑与放松大步跑也是培养放松能力很好的方法。牵引跑是指按个体不同情况确定牵引速度,在短跑运动员身上施加一个向前的牵引力的方法。若条件允许,可以采用电动车或摩托车来牵引短跑运动员。更为简便的是,找体力好的男运动员牵引女运动员或者找短跑成绩较好的运动员来牵引成绩较差的运动员。放松大步跑是指可以用70~160m的距离,运动员采取最舒展最协调的动作充分的抬腿,把跑步速度控制到65%~80%之间,进行放松的大步跑。
我国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在参加大型比赛时,很大一部分都表现出在后期因为过度紧张而引起速度下降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成绩。可见,培养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能力迫在眉睫。随着短跑运动员锻炼水平的提高,放松越来越成为当代短跑技术发展的精华,不能忽视。
2 影响短跑运动能力的因素
2.1 自身因素
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因此对运动员的要求很高。这既体现在生理因素上,又体现在心理因素上。所以,在挑选短跑运动员时,教练及相关人员必须挑选身体条件过硬、心理素质强的。自身素质过硬的运动员,在培养其运动能力过程中是事半功倍的。体形匀称、肌肉丰满有力、可塑性强的短跑运动员更受青睐。除此之外,心理素质在培养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过程中也是影响十分大的。短跑运动员要有比别人更强大的吃苦耐劳的心理素质。运动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期间必然伴着流汗甚至身体的痛苦,若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更强大的承受压力的心理能力,必然无法长期坚持,这就会影响其运动能力的培养。
2.2 外界因素
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培养,教练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教练会在运动员能力培养过程中因材施教,分析判断每一位短跑运动员的情况,给出专业的训练建议与安排。在运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教练的启发与鼓励,逐步增强短跑运动员的自信心、斗志及自制能力。可见,教练是培养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另外,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朋友、队友、同学及老师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培养,这种影响更侧重于心理上的影响。
3 结 语
短跑的激烈竞争性与偶然性,使其成为田径所有项目中备受关注的项目。因此,培养与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迫在眉睫。可运动能力的培养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专业的培养方案与短跑运动员的不懈努力,才会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从而促进短跑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