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探索

2018-01-28陈唤春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1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模式高等教育以人为本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需要及时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以构建创新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基于此,本文结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以人为本理念下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意义,提出具体的构建对策,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等教育 教学管理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224-02

一、前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高校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尤其要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管理思想具有一定滞后性,教学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因此,有必要结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推进现代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内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执政理念。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则主要指的是在教育管理当中,将学生当作主体和中心,依据学生自身實际需求实现教育管理,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实现有效、平等的管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中,需要在推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过程中,同步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通过人文的教学方式进行实际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促进学习和教育的相互促进与相互沟通[1]。

三、目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有待增强

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其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综合质量。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但是目前高等教育当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养都有待提高。一些院校的教师自身教育理念较为落后,教学手段也过于模式化,没有对素质教育实现深层次的理解,导致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够重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旧在教学中占据主动位置,不利于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融入。

2.教育教学管理思想落后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推进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实际获得的成效却不甚理想,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教育教学管理思想较为落后。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自身具有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依然使用灌输式的固化教学模式进行具体教学,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涉及到的知识与内容非常广泛和庞杂,只通过传统课程教学很难达到教育教学目标,要有效提升教学成效,需要及时引导教师树立新型教学理念,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与习惯,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3.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需要通过教学评价对实际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衡量,以及时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效果,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评价对自身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调整与优化,逐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的积极意义,教学评价制度缺乏完善性与科学性,很难在教学管理中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

四、以人为本理念下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意义

以人为本理念下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要求教育教学管理层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的内涵,在各方面教育活动中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完整的构建教学管理内容、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树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1.推动教学管理改革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以学生为本树立新型管理思想,并结合学生特点和教育改革要求,对教育教学管理相关制度实现不断调整与完善,将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明确制定出来,对管理者具体的管理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在教育教学管理当中,通过尊重以人为本原则,管理者会对学生需求更加了解和尊重,并充分结合学生自身心理特征在学校内建立宽松、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此有效推动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加快教学管理改革。

2.传承优良传统文化

民族发展的重要核心和内在动力就是传统文化,而我国传统文化在弘扬与继承过程中,离不开高校教育,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当中,要求高等院校积极发挥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职责,推动现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充分结合。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以人为本属于重要核心内容,结合以人为本理念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能够更加深层次的对以人为本理念精髓加以学习,传承以人为本这一重要的优良传统文化,同时通过以人为本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

3.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以人为本理念下实现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在教学管理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推动教学管理的发展。同时,在教学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还需要结合人本思想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激励,充分调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为基础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

五、以人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对策

1.树立新型教育教学理念

要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教育教学管理者及时转变自身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并以该理念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定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活动的开展,引导教育工作人员积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并反馈到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创新的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同时,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以人为本理念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加强完善和改进,重视员工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积极维护各方面工作人员自身合法权益,有效调动高校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手段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需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結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教学计划,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平姿态,积极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个性需求与差异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与认可,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欲望[2]。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翻转课堂、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改进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机制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需要高校高度重视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人本理念下,管理者需要更加人性化的构建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学评价和相关激励机制建立密切联系,提升教学评价机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在教学评价模式中,需要融入多元化评价标准,实现校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的三方结合,不断改进与优化教学评价模式,获得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使老师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及时加以调整与改进。同时,教学评价的内容也要加强改进,打破传统的单一评价因素,除了评价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外,还要在教学评价中纳入学生学习成果、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因素,提升教学评价科学性与公正性。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还要结合以人为本理念,对教学评价结果较高的教师给予一定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奖励,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结束语

以人为本理念充分符合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对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下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需要管理者深度理解以人为本理念,并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积极意义,及时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有效弥补传统教育教学管理的缺陷与不足,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全面发展,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卫梅. 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6):163.

[2]温红梅,马骏,李国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10):147.

作者简介:

陈唤春(1987年-),男,汉族,江苏省滨海县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学原理。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模式高等教育以人为本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浅谈初中研究性学习的“4×3”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