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实训课程开发研究

2018-01-28李力厚刘亚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1期
关键词:实训课程开发中职学校

李力厚 刘亚红

【摘要】“技术”教育是中职学校重要的一环,而技术的形成要通过大量的、合适的、科学的实训教学来完成,所以衡量一所职业学校的优劣主要在于其实训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也开始重视实训课程的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职学校实训课程开发在开发的步骤、开发的方法、校内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值得仔细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 实训课程 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001-02

一、中等职业学校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实训课程内容、考核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不一致,岗位针对性不强;实训课程单元序列组织上,较少根据生产实际安排逻辑顺序;在实训内容广度和深度上不能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合理平衡,不完全切合中职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实训课程效率普遍偏低;缺乏清晰的实训课程开发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缺少可操作性强的实训开发模式和案例指导。[1]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训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系统方法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双师”教师为骨干,以职业标准为参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岗位分析为基础,贯彻以服务为宗旨的职教方针,构建实训课程内容,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带动实训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全方位的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

三、中等职业学校实训课程開发的步骤

(1)明确目标:明确开发这个专业的整个课程培养目标;(2)课程门类:要达到整个课程目标需要开设哪些主要课程;(3)课程结构:形成课程计划(课程排列顺序及课时分配);(4)课程内容:开发出每门具体课程应包含的工作任务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形成“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预期的学习结果,陈述角度要以学生为出发点;(5)课程组织:开发出教材与教学辅导用书,形成课程内容组织模式;(6)教学模式:选择、确定以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教这些内容;(7)实施环境: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实训室教学环境的设计;(8)评价方法:确定如何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9)反馈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训课程前与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二度开发,优化改造已有课程方案。

四、中等职业学校实训综合课程的开发

能力本位模式的DACUM课程开发方法,主要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适合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便培养中职学生能够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课程开发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发的基本程序:(1)成立课程开发组;(2)分析工作项目和任务;(3)研究制定课程结构和计划;(4)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综合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开发内容的选取应有利于学生建构综合职业能力体系,而且这个体系应是开放的,随时可以添加新的知识和技能。下面以维修电工专业为例,介绍采用“集群模块式”开发的综合课。[3]

五、中等职业学校校内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

1.文字资源的开发

文字资源包括教科书、期刊文献等一切文字资料。要上好一门课,只看一本教科书是不行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托教科书和学校图书馆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常各类职业学校均设有图书馆,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充分利用图书馆,也是检验学生学的好与坏的重要标准。笔者曾经作过专门的调研,凡是喜欢独立查询资料的学生,通常电子技术学的较好,也都有较大的实训收获。

2.实物资源的开发

实物资源包括实验室、仪器仪表、模型教具、挂图工具等。教师可充分挖掘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实训的热情和进行小开发的兴趣。例如,在讲完电阻的测量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用各自的万用表分别测量自己两手之间、木桌、书本、水的电阻,趁机解说触电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讲完二极管特性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电池点亮发光二极管,接着解说点亮的窍门;学生对开发的实验和教具很感兴趣,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掌握了测量和判别方法。

3.信息资源的开发

信息资源包括网络、视听、图片、动画、课件等。电子电工实训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使用器件、仪器较多,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网上下载了“色环电阻识别”小软件、“安全用电”卡通画、“电子元器件”实物图等教学资料,并用数码相机将教学内容拍摄成照片,然后插入到自制相关课件中,在实训时适时播放,使学生对所教内容有直观的印象,加深对所授内容的理解。

4.人本资源的开发

实训教师和学生也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实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实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自主开发与选择相关的课程资源,通过演示实验、自制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有效地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地调整授课进度,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产、生活以及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对学生的开发,主要是调动其积极性。例如,在实训前进行分组,每组选一人为组长;在实训时要求二人结合,自检与互检间隔进行;在排除故障练习时,由于实训指导教师较少,可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先进帮后进排故障,这样教师可抽出时间和精力对较难排除的故障加以指导,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5.课程开发新思路

(1)企业家进校园,开展讲座活动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为今后走上实习岗位和创业道路打下基础,学校可组织、聘请企业成功人士,开展讲座”活动。可外聘企业高级技术人才,这为以后的各个讲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家们的讲座将使各专业教师和学生受益匪浅,各个讲座使师生得到了更多信息,拓宽了知识面,更为学生平稳地进入社会,更好地服务、贡献于社会奠定了基础,从而实现学生从学校向实习岗位的顺利接轨。

(2)企业冠名班级,高管骨干担任副班主任

为了利于企业选拔和培养优秀员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大力实行专业班级企业冠名。可在学校举行隆重的冠名仪式。这些班级的副班主任全部由企业委派,他们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副班主任每周来学校1-2次,可以随时进课堂听课,给学生上课,检查教学情况,查看学生的成长档案。直接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企业需要的技能等引进课堂。学生一入学,教师就帮助他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与相关企业合作,定期地组织学生参观车间,为学生今后进入企业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础。

六、实训课程开发需注意的问题

1.重视特色专业和专业素质开发

铁道信号、铁道供电等铁路工程专业是笔者所在学校的特色专业,由于专业定位准、专业特色鲜明,近几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由此给我们以下启示:特色专业建设已成为职业学校赢得市场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特色专业素质是一个学校特色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后显示出的在专业素质方面的整体性特征,是综合素质的有机构成,是知识、能力、创新的和谐统一。

2.建立实训课程动态教材体系

综合实训教材开发要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双更新,从指导思想、内容体系、表现形式等都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前瞻性。最好建立一个实训课程动态教材体系架构,所谓“动态教材”,是指教材内容跟随最新的岗位需求实行动态更新,以便对课程的动态发展留有必要扩展接口,随时用最新的技术和内容丰富课程。

3.注重调动实训教师积极性

实训教师是实训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教师在长期教学中掌握了学生的特点,对于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的合理构建最有发言权,作为课程的最终执行者,教师必须深入参与课程开发和改革当中。同时,课程改革也会触及教师的利益。有些课程被合并或取消,课时有削减,而且要求在较少的时间内达到同等或更高的质量要求,课程改革也迫使教师改变原來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当前,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不但是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同样也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等职业学校实训课程开发研究,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考虑的问题。此课题社会需求强烈,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有待在理论上有更大的突破。通过对实训课程开发开展研究,找出确实能推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张彪.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中的课程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2]汤百智,蒋满英.高职“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6,(11).

[3]缪化武.《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项目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http://www.63zsw.com/info-4342.html.

作者简介:

李力厚(1975-) ,男,汉族,河南罗山县人,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硕士生,主要从事电子与通信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刘亚红(1989-),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通信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实训课程开发中职学校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