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语文教学忧思谈
2018-01-28贺芬芳
贺芬芳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广东 肇庆 526040)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承载着使人叹服的优秀文化,涌现无数让人动容的感人事迹和令人景仰的榜样人物。每一段历史中都富含多彩的文化传统,每一个故事都饱含丰富的思想情感,每一个经典都融入深刻的人文内涵。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外来的文化上而忽略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充斥着国人的思想,大量的网络新词盛行,或“曲解”、或“恶搞”中国传统文化。当前,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淡漠、人文精神缺失、道德滑坡等现状令人堪忧。看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渐行渐远,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回归之路令人忧思难断。
一、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良现状
(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走向末路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利益的驱使,许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操业者因经济压力不得不弃此业而从彼业,有极大部分传统手工艺被忽略甚至是无人问津,即使是家族中后代年轻人也不愿意继承传统的手工技术,从而导致部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频临失传,甚至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传统节日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而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传统节日氛围日趋淡化,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丰富文化意义有些已经被人们淡忘,节日的深层文化内涵严重缺失。年轻人似乎只知道国外的情人节、万圣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清明节是哪一天,究竟有什么文化内涵。
(二)优良道德品质走向滑坡
克己奉公、仁爱兼利、修身自律、恪守诚信等是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国人的人格精神。然而经济发达、物质繁荣的背后潜伏着道德伦理的危机,加上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流入,还有国人本身的素质原因,犯罪、腐败、拜金主义、人欲横流等社会丑恶现象漫延,在蝇营狗苟中追求利益,在尔虞我诈中体验成功,在追求物欲的满足时无视思想道德缩水、精神的退化,优良道德品质走向滑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尊师重道”等的优良道德品质似乎早已被丢弃到九霄云外。道德信任危机日益严重,纷繁复杂的社会给了学生相对多元的导向,也让学生受到了很多不良思想的影响、冲击,使学生不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马加爵”“药家鑫”及各类校园暴力等事件骇人听闻,学生残忍杀害同学、师长的现象时有出现,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
(三)民族文化自信走向低迷
民族文化自信,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表现为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国际化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民族文化被外来的文化冲击得猝不及防。近年来,学生崇洋媚外的现象非常普遍。“哈韩族”“日本cosplay迷”在学生中随手一抓一大把,对欧美文化的崇尚趋之若鹜,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如各经典文学作品、戏曲等却敬而远之、避之若浼。另外,西方的享乐主义思想对中国的青年一代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人追求性解放、同性恋,认为一些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愚蠢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自信走向低迷。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
(一)国家文化政策大力支持
在文化也“全球化”的今天,保护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文化政策。党的十七大上,文化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一再被重点提出。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支持发展民族文化。尤其是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十分必要,这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文化认同是民族自信的需要
习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此,必须增强对民族文化认同,大胆探索、积极传承、努力创新,在尊重差异、包容的基础上,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实践中,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青年一代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的伟大复兴梦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新一代接班人。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下,深刻认识到民族的伟大,提高民族自信感,以便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语文教学开展文化教育面临困境
(一)社会环境及应试教育的功利性
在经济飞速发展只重名利政绩的背景下,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大部分学校工作围绕着中高考的指挥棒转,管理目标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过分强调分数成绩,忽略品德教育和价值观的塑造,筛选功能绑架了培育功能。受功利性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学科的“文以载道”被忽视,被学习的功利性绑架的学生无法安下心来去欣赏传统文化的内涵,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无法很好地开展。
(二)语文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守旧
纵观近年来语文教学实际,受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守旧,方式方法过时,师生都成了升学率的追逐者。语文教师为迎合考试,忙于钻研答题技巧、考试真题,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语文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肢解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且教学方法陈旧,如“填鸭式”、“满堂灌”、死记硬背等,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乏乏。
(三)学习主体传统文化认知和兴趣缺乏
当前学生中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缺乏、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他们对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文学名著、诗歌词赋、成语、毛笔字等不感兴趣,而对洋节日、洋快餐、日韩明星、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却倍加推崇。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过时的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不自信、不认同。
四、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语文教学开展文化教育策略分析
(一)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增强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要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促使学生增加文化积累,丰富文化底蕴。语文教师本身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源泉,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主动提升个人素养,在实践中不断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认可、关注、热爱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情感熏陶和疏导,使学生正确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准则和信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教育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健康的思想、优良的品质。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学习主体文化内驱力
作为承担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语文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根据时代的要求,在实践中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进而内化成学生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首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以课堂为载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方式,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可引用诗文、历史、典故或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采取合作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领学生在心中播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除了课堂教学,还可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带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如开展朗诵、辩论比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调查寻访家乡优秀传统的风俗文化、历史古迹等。引导学生在课外实践过程中发现、辨别、评价我国传统文化,从而加深体会和认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三,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电视节目等,如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各类关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纪录片等让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多元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只让学生停留在对文本的表层理解上,师生和文本之间要进行深入的思想对话,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常识、传统美德、文化背景、哲理境界、文化意趣等文化内涵。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中蕴含着的文化精髓,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品味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蕴,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意趣情感熏陶,在传统节日的教化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中国书法教学中感悟文化艺术审美。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开阔视野,在不知不觉中积淀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作为语文教育教学者,应多角度、多方面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融诗词经典于基础教育,融礼仪礼教于职业教育,融民族风俗于国际教育;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的学习者,应该勇于承担继承传统文化的千秋伟任,在强国的道路上复兴传统文化。从而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枝散叶,更要让传统文化在各个学段大放异彩,从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黄秋生.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王晓红.论高中语文课对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培养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
[3]潘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D].贵州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