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优良班风建设的创新方式探索

2018-01-28易英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室班风辅导员

易英璐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和网络媒体的普及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冲击,改变了人们之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同时也给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给高校班级班风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班风建设的重要性

班风是指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依托班级这个载体所呈现的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总和。班风建设实际上是班级良好学习风气和氛围建设,良好的班风使得班集体具有强大的集体荣誉感和认同感。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班风和学风建设,首先有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其次有助于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工作,实施教师的教学想法,实现教师的育人目标,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最后有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体现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可以影响到学校更多的同学,提升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由此可以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的班风建设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的提升以及高校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优良班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建设制度不健全

目前,多数高校班级没有设立明确的班级建设制度,同时多数班级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班规班矩,即使有班级设立了班规班矩,一般也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先进班级或者特色班级的评比,没有真正地去实施,指导意义不强。同时,多数同学或者辅导员、班主任等认为班级管理依靠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都已足够,没有必要去另外制定班规,而且新的班规一般是在原有的规章制度上补充新的规定,这样对于多数同学来说限制更多,实施起来更加困难,多数班级都处在一种不作为的状态,班级建设制度基本不存在,这是非常不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

(二)学生态度散漫

目前,高校学生态度散漫,纪律观念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或者旷课现象已成为一种常态。同时,受新媒体的影响,沉迷于手机媒体,不管课堂内外,整天埋头俯首玩手机,成为“低头族”。在学习态度方面也不够端正,对待学习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认为学习及格不“挂科”就行,60分万岁,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三)学习风气不浓

许多高校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缺少了高考的强大压力,缺少了别人的督促,一心想要好好享受大学生活,不爱学习,对学习三分热度,只满足于学,不求深入消化理解,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课堂知识传授。再加上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阶段存有一定的差距,学习方法没有调整过来,导致自己逐渐跟不上学习的进度,久而久之产生惰学、厌学甚至放弃学习的心理,进而导致班级学习氛围不浓。

(四)班级凝聚力不强

所谓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同学为实现班级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其外在表现在班级个人行为对班级整体目标所具有的信赖性、依从性和服从性上。目前,多数班级凝聚力不强,表现为集体观念淡薄,班级活动参与度不强,如当有篮球赛、校运会等班级活动时,到场一起参与、加油助威的只是少部分,许多同学还是情愿待在宿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当课室卫生需要打扫时,必须得有教师或者班干部指定人员去打扫,其他同学一般视而不见。这样对班级事务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很难会出现很好的班级凝聚力。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优良班风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个人方面的不足

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班级的班风好坏与学生个体有很大联系。首先是学生自我认知不足。多数学生在高考后选择学校专业没有很好地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清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规划。在选择专业时,盲从父母或亲戚朋友的意见,入学之后发现所学专业枯燥无味,不感兴趣,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对学习消极对待。其次是学生娇生惯养。由于学生生活和成长条件越来越优越,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都尽全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如衣、食、住、行等,同时还有的家长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当自己的孩子出现问题时过度包容和纵容,导致部分学生过度依赖父母,难以抵抗困难挫折,只想享受不愿意吃苦,没有想过努力拼搏,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或者是抱负,没有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对学习毫不在乎。最后是学生自我调节不当。进入大学后忙于投身到各种文体活动、社团活动或勤工俭学活动中,或者沉迷于网游手游、影视等,没有处理好学习和工作、娱乐、锻炼的关系,学习变成了副业,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态度。

(二)班级方面的原因

班级方面的原因与课室的环境,班级情况反馈以及班干部能力有很大联系。首先是班级环境方面。现在高校多数班级课室环境基本一致,普普通通,没有进行特别的装饰来营造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而且多数班级还存有流动课室上课的情况,这样的课室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其次是班级情况反馈不及时。当班级有同学出现迟到、旷课等现象时,不能及时地反馈到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手上,往往等到个别同学迟到、旷课现象特别严重,班主任、辅导员通过抽查或询问班级情况才会知晓这一情况,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不能对该类同学及时地进行引导、教育,这样也会影响到班级良好班风形成。最后是班干部能力方面的原因。多数班干部在竞聘班级职务时也曾雄心壮志,但在实际的班级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或者方法不正确,也没有得到相关的培训,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未能积极地调动班里同学参与进来,班级建设只能任其自然发展。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导致部分高校生源的整体素质下降,一部分学习基础差或者根本不喜欢甚至很厌恶读书的学生也进入了高校。同时,高校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面依然依据学生管理条例进行管理,没有形成具体的班级建设管理制度,认为班级建设仅仅是学生管理人员或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任务,班级班风建设缺乏指导依据。另外,班主任或辅导员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存在带领的班级过多或者学生人数过多的现象,事务繁杂,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进行班级班风建设,存有班级不出现什么大事就行的心态,“指导”作用有限,从而影响了班级优良班风的形成。

(四)网络和社会风气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已经覆盖了整个校园,现在高校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使用网络,而且网络信息丰富多彩,对高校学生有致命的吸引力,使得高校学生沉迷于其中,课堂内外,“低头族”随处可见,班级活动比不上网络的诱惑力。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思想已经慢慢渗透到高校中来,导致一些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扭曲,功利色彩浓厚,计较个人得失,缺乏集体荣誉感,如此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班风建设。

四、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班风建设的创新方式

(一)以制度强化班级班风建设

高校应意识到班级建设不仅仅是学生管理人员或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应出台加强班级建设的具体制度,以制度引导学生班级建设,使得班级班风建设有章可循。班级班风建设的具体制度应包括班委会的具体职责,学习、卫生、纪律类的具体制度,班级应开展什么活动,班级的奖惩制度等等,通过制度明确规定学生应遵守什么,应杜绝什么,使得班级班风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进程。同时,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诸如特色班级、文明班级、先进班级等班级评选活动,以比赛推进班级的班风建设。

(二)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增强班级学习氛围

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关键在于建设和培养一个合作小组,合作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在小组成员构成上要求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合理的差异。通过推选适合的组长,制定小组目标,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互助、合作,以团队的形式带领小组成员的成长,这样利于在班级里营造出积极进取的浓厚学习氛围。

(三)以队伍引领凝练班级凝聚力

针对高校班级凝聚力不足,缺乏引领人的情况,可以设立一支专门的队伍来引领,这支队伍可以由班主任或辅导员、辅导员学生助理、学生党员和班级干部组成。其中,辅导员学生助理可以从社团联合会、团委或者学生会中择优产生,学生党员可以依托学生党支部分配,驻扎到班级中。这样以班主任或辅导员为主导,学生党员和学生助理作为榜样力量,班级干部负责实施,协助班级制定适合班级发展的班规班纪,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并督促其开展实施;同时组织、策划开展一系列班级活动来凝练班级,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提高学生元认知,增强其自律性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识,它是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佛拉维尔研究提出的。具体地说,每当个体经由认知活动从事求知时,个体自己能准确了解他所学知识的性质与内容,而且也能了解如何进一步支配知识,以解决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积极改进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元认知的发展。通过提高学生对元认知的认识,教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开展元认知训练,并积极督促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此提高高校学生元认知能力,使他们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后果,并积极进行反思和自我检讨,培养他们形成自律的意识。

(五)改善课室环境,营造班级氛围

课室环境的好坏代表了班级形象的好坏,好的班级环境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能陶冶和熏陶人,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情感,能为学生增添学习的乐趣,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反之,不良的课室环境会影响和破坏班级的纪律性、学风和凝聚力,所以高校应积极加强班级环境的建设。高校可以通过设计班级环境设计大赛、最美班级等评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对班级环境进行积极改造,使得各个班级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班级环境,促进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

(六)利用APP软件辅助班级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迅速发展,目前很多高校都在探索利用APP即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来管理班级,实现“互联网+班级管理”的结合。利用APP管理班级,一方面可以为师生提供便捷、平等的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师生共同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也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APP来统计班级情况,如利用APP的“签到”功能来统计学生的考勤,利用APP的“定位”功能来精准定位学生,利用APP的“通知”功能来发布班级通知等,这样能为班级信息及时传递提供媒介,使得班级管理更加有效率,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教育指导工作介入更及时,学生更加自觉遵守班级制度,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班级班风建设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努力改造班级内外环境,借助外部资源和力量,共同制定良好的班级制度,营造班级良好的氛围,展现班级良好的精神面貌,创造一个绝佳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2]安玉红,徐芳,贾博.大学新生班风建设研究[J].职业时空,2009,5(10):179-180.

[3]李瑶,宿晓晗,刘解放,等.基于Android的班级管理APP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6,32(12):25.

[4]梁玉珍.网络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4):81-82.

[5]郑镇锋.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2):237-238.

[6]李波.浅谈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32(2):221-222.

[7]张旭,温有奎.基于认知的知识内化和外化研究[J].情报杂志,2008,27(3):61-62.

[8]史策.浅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群体凝聚力[J].搏击,2013,5(5):30-32.

猜你喜欢

课室班风辅导员
新老师 新课室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怎样在课室上好科学实验课
广东理工学院校园课室共享APP 的设计研究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高校多媒体课室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