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研究
2018-01-28侯松霞
侯松霞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300110
众创空间是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总称,是以创客空间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功能强大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众创空间面向社会大众,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甚至中小学图书馆和社区中心,都可以参与众创空间的建设。创新创业,应从培养创新思维做起,逐步将知识转化为创造力,将想法付诸行动,将虚化的奇思妙想转变为实物。高校图书馆应紧抓“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性机遇,重塑图书馆价值取向和角色定位,创新智慧服务模式,促进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众创空间与图书馆相通的价值取向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以专业研发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模式在思想、空间、技术等诸方面遭遇发展瓶颈。因此,传统的科技创新模式应积极转型,探索开放式创新路径。创客空间不仅是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和交流的平台,也是创意产生、实现以及交易的平台,是创业的集散地,为传统科技创新模式转型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机遇。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主要职能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进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已经从以纸本图书为主的物理图书馆,发展到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关键技术的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乃至以智能化为手段的智慧图书馆。作为集大众创新为一体的众创空间,为图书馆提升新型服务能力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新鲜血液。图书馆可以引入“创造”理念,提供众创空间服务,营造大众、开放、协同创新的氛围,使读者对新技能和新知识的学习更富激情,从而实现图书馆创客空间知识创新与实践体验的有机融合。可以预见,基于众创的图书馆不仅能够高效提供信息传递服务,而且能够有效助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推动“众创”建设,通过从中心向外延伸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跨专业、跨领域链接各行业,整合信息技术资源,使其服务向信息化、知识化、智慧型发展,是未来图书馆建设的必然趋势。
二、图书馆众创空间发展基础
1.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
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创新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作为文化传播的重镇,高校是推动创客教育和创客文化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学校图书馆创建创客空间,培育学生的创客精神,助力其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创造力,是新时代赋予学校及图书馆的使命。
2.知识传播的最佳场地
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主要阵地,是传播知识文化和理念的重要场所。借此平台,学习创新创业文化,积累创新实践经验,将创新理念根植于心,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创新意识缺乏的问题。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应承担起国家和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扛起推动创客文化、助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担,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将所学知识转变为创造力,为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进入“中国创造”的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丰富的文献资料与教师资源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纸质图书文献、电子文献、中外文数据库、音视频资料等,可供创客们参考、学习。作为提供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场所,图书馆应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扩展,鼓励知识共享与创意交流,支持创新创业,从而发展成为链接一切学科和产业的公共知识空间、创新空间。此外,应高效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使之成为创业创新培育指导和助推众创作品诞生的重要力量。
4.创建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的意义
创客运动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创客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工程机械、电子技术、通信及数字科学等领域,他们善于学习新技术、乐于创新,他们不仅有想法,还有成型的作品。在众创空间,创客只需付很少的费用便能使用各种高精机器,如激光切割机、铣床、3D打印机以及各种应用软件等,需要他们投入的只是创造力和正能量。
创客文化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并加以创造性应用,符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得益于创客运动,成品从创意创新到投入市场的路径变得越来越短。以前,发明创造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们的专利,现在,创客运动为个人创业、大众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人都可以充分挖掘创造潜能,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
利用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优势,利用其新的技术和丰富的资源,为各类创新创业群体提供全流程的知识服务,可以充分提高和扩展图书馆精准化知识服务的能力;同时,图书馆创客空间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在时间、空间及知识传播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为创客提供创业服务支持,有效提高了图书馆和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高效地满足了创业人员的创业需求。
四、基于众创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构建
众创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创客文化的传播、创新理念的植入,因此,要对社会群体进行观念启发,利用自身资源为创客提供学习创造的空间,促进创客将思维转变为创新行为,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并利用线上平台传播共享创客成果。
1.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的策略规划
当代图书馆应该是一个灵感空间、学习空间、表演空间和聚会空间,并强调通过用户参与构建面向全社会的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创建众创空间,首先应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开放式、全方位、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
作为创意聚集地,创客空间不仅能提供基础的软硬件设施,还能整合跨学科资源,将各创作环节所需要的力量聚集起来,使创意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各取所需、自行匹配,更好地发挥创客空间的价值。
除基础的大型线下创意实体外,创客空间还应该有对应的线上平台,即通过网络化的渠道将分散的好想法汇聚起来,供大家讨论,创意团队自身也能吸收采纳多方建议,使创意落地更加方便和快捷。北京创客、深圳柴火、上海新车间等,属于线下活动驱动型创客空间;麦客加众创平台则是比较完善的线上平台,为创客们提供一站式达成创意设计和提交、调研、众筹、代理、发售等线上操作服务。
在图书馆众创空间,学生创客既可以充分利用馆内实验室、文献资源以及设施设备,还可以获得前沿创业咨询和专家指导,并与其他创客进行互动交流,获取创业灵感。
综上,众创空间应符合以下条件:有资源共享的物理空间;有线上资源整合信息交流平台,即互联网+虚拟众创空间;应以协作分享为要旨,开展跨学科学习,开发创新创造思维,制作创意产品;有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团队,以及较为成熟的资本化运营机制。
2.图书馆众创空间创立的主要要素
(1)布局与功能。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布局要由点及面。以市级为单位对所属范围内的高校进行综合评估,首先建立一个示范性众创空间作为范本,并以此为中心向外延伸,逐渐将众创空间覆盖所有的高校图书馆,甚至是省级、市级公共图书馆,乃至有条件的中小学图书馆。各个空间要通过互联网开放平台保持密切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快速形成全新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
基于众创的图书馆,其核心功能就是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学校可通过众创空间加大推广创新创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开放校内创新空间,激发学生创造力,并在实践中积累创新经验,提升团队协作与创新创造能力;通过引进创科教育引导项目,强化效果反馈和评估机制,规范对创新成果的评估引导流程。
(2)资源与服务。应与校内部门、校外企业合作,将创客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企业合作资源、天使基金以及众筹等校外、校内资源有效整合,构建连接式、互动式创新创业信息资源平台,提供完整的创业服务供应链,包括:空间设备、人力与思维整合交流空间(协调工作)、人力资源、知识传递、法律咨询、技术指导、产品试验调研、成果产品化、投资驱动、公司注册、融资服务、市场推广、财务服务、创业大赛、创业培训、媒体推广等等。
(3)团队与管理。构建图书馆众创空间,必须组建专业的协调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凭借强大的众创空间运营体系,为创客提供高效管理和专业服务,帮助创客解决各种问题,如在整合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如何联系外部企业和校内部门,如何开展创客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如何宣传推广众创空间,如何整合人力资源,如何推广创意产品、打造优质品牌等等。
3.基于众创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的建议
(1)充分研究国家及地区对众创空间工作的指导政策和意见,综合考虑各地现有条件,利用政策和资金支持,助推众创空间加速发展。
(2)要提供完善到位的服务。众创空间从选址、设计、经费预算与管理、政策法规与协调、馆员与用户培训、安全防范与教育、活动策划与组织、外联活动与伙伴关系、宣传推广与营销、效果反馈与评估等各个方面,都要保证服务的完整性、时效性和专业性,进而保障众创空间长久持续发展。
(3)图书馆要革新服务理念,体现核心价值取向。目前高校图书馆已从传统的物理图书馆发展到现今的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提供智慧服务。因此,基于众创的图书馆智慧服务要时时处处提体现“众创”的思想,将知识发现、知识创新作为图书馆对“众创”服务的最终目的,进而体现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核心价值。
(4)基于“众创”理念,再造图书馆空间资源。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的是开放共享、且有助于培养其自学、创新、协作、动手等能力的智慧空间。图书馆应该突破传统的空间服务局限,积极创建适合个性化学习和团队研讨的多样化、多重性的学习空间,不断拓展其服务领域,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继而为创新活动提供思想塑造和信息自由交换所必须的资源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志迎,陈青祥,徐毅.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理,2015(2).
[2]王康宁.从众创空间展望图书馆的转型发展[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5).
[3]国华.基于“众创”理念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6(4).
[4]陈良.基于众创空间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2).
[5]杨莹.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4).
[6]陈振标.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6(12).
[7]邱进友.众创空间:图书馆未来空间设置的方向[J].图书与情报,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