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外合作班学生特点的管理工作探析
——以天津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专业为例
2018-01-28吴晓凤
吴晓凤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350
一、中外合作办学
作为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我国境内教育机构与境外教育机构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在中国境内开展的合法办学活动,其主要招生对象应为中国公民。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
截至2017年8月18日,经教育部审批并复核的天津市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项目共有2项,由地方审批、教育部复核的合作办学项目共有8项。这些教育项目的境外合作机构主要分布在美国及澳大利亚,涉及的合作办学专业主要在计算机和商科领域。
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现状
1.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天津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对象的高考成绩略低于同校其他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差。学习能力既包括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效率,也包括对课业的合理规划水平。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导致其课堂吸收率不高,课余时间利用率较低,因而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与合作办学的目标相差较大。
2.综合素质较低、管理难度增加
通过询问部分合作办学院校的教师得知,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习费用相对于同校其他专业而言普遍偏高,只有少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多数学生来自于收入水平较高的富裕家庭。由于家庭生活无忧,大部分合作办学专业学生拥有更多的零用钱,生活水平更高,但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对物质生活要求更高、抵抗挫折能力较弱、组织纪律性较差,这也就进一步加大了对这些学生的管理难度。
3.缺乏明确指导,学习目的模糊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在进校时就具备出国深造的机会,这也就容易使部分学生将赴境外学习作为目标,对当前的学习缺少应有的思考。同时,大部分院校在入学阶段缺乏对学生的明确指导,使得学生未能及时意识到自身在学习规划方面存在欠缺。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在临近毕业时才决定就业,而不是出国深造,但由于准备不充分,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致使其就业不甚理想。
4.学习模式复杂,学习压力增大
在课程实施方面,天津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专业基本以课程整合方式为主,即由教务工作负责人将中外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细分教学内容、协调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组织的优化处理。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同时阅读双语教材、接受双语授课、参加双语考试。同时,多数学校的境外合作院校要求学生参加英语水平考试并考取一定的分数,才有资格赴境外学习。在学习难度和考试难度均加大的情况下,学生承受了较大的学习压力。
5.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弱
由于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承担了较重的学习压力,当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难达成的学习目标时,难免产生恐惧心理,既畏惧于无法完成目标,又对日常学习生活存在消极心理。这样的心理状况导致其学习积极性较低。由于缺乏积极性,大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之外主动安排自主学习活动,进而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进一步加大了学习负担。
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缺乏
国务院于2003年、2004年先后下发了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条例和规范性文件,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办学机构作出了具体要求。但与国外部分国家相比,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同时,合作办学院校的办学年限较短,教师及学生管理经验不足,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导致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存在较大难度。
2.学生管理制度缺少针对性
天津市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专业大多将学生管理完全纳入现有的院系管理体系中。学生管理制度以及思想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学生出现思想和心理层面问题时,难以及时解决。另外,多数学校将合作办学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纳入同一学习和活动管理平台,部分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由于其自身素质和课业学习的特殊性,难以融入正常校园活动,导致办学效果不够理想。
3.双重教学协调性不足
中外籍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方面沟通不足,授课内容往往会有部分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辅导员作为任课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承担着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和生活情况、与教师沟通学生各方面发展状况的责任。但由于语言障碍,大部分辅导员与外籍教师不能有效地交流,导致学生和外籍教师间沟通的“桥梁”断裂。
4.工作机制匹配度较低
作为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扎实和外语沟通流畅的国际性人才,对学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发展要求。然而,由于天津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项目发展历史较短、实践经验欠丰富,其招生对象大都为高考成绩较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专业要求高、学生素质低,二者的背离,使得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常常有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内容艰涩、教学气氛枯燥,教师则发现学生缺勤率高、课堂参与度低。
5.学生类群特征对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天津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存在学习能力不强、综合素质较低等特征,应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更多关注和辅导,加强基础知识的模块教育,强化生活能力的培养。其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目的的模糊性,努力帮助其明确自身发展规划,并进行分步式探索。最后,面对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欠缺学习积极性等情况,应有相关制度设计,对学生加以引导,保证其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中外合作办学新型学生管理模式探索
通过调查和分析可知,天津市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未能及时做出有效的改良,这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办学项目良性运转都是不利的。因此,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1.加强入学教育和班级干部选拔培养
入学教育在新生入学及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入学教育应重点强调对学生学习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帮助新生树立起夯实文化基础、优化生活习惯的意识,为其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作为班级事务的辅助管理者和学生行动的表率,班级干部在学校生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各院校应提高对班干部个人素质的要求、制定有效的选拔、培养制度,选拔出有责任心、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干部,优化班级风气。
2.邀请相关人员举办讲座或经验分享活动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在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缺少清晰思路,因此,有必要引导新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思考和判断。可邀请专业人士举办专题讲座,例如,请学校或国际交流部门负责人介绍往届学生的发展方向,描述国内就业和赴境外深造所需的技能和素养。此外,可以联系同专业的往届毕业生回校进行经验分享,讲述其学习经验及发展现状,引导在校学生学会主动和独立思考,增强未来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性。
3.加强心理辅导、丰富文化活动
考虑到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存在课业负担较重、学习压力较大的情况,学校应相应地加强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学校应设置专岗专人,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正视自身问题、勇于向同学、老师倾诉或咨询相关心理专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可以针对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班级晚会、风采展示和社团活动等。课余时间投身文化活动,有助于从课业压力中解放出来,疏解学习负担、放松身心;还能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举办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繁重的课业负担给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使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较重的恐惧感,丧失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举办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在班级晚会中安排双语主持人、举办英语辩论赛和英文诗歌诵读大赛、设立英语角或英文合唱团等。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平台和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所学知识对未来发展的有用性,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自信程度,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合作办学专业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在文化素质、专业水平、发展方向、学习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应有别于其他专业。首先,合作办学院校应保证学工队伍的专业化设置。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充分了解合作办学专业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并相应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思路,为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其次,院校应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学科化。由于不同学科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此,必须实施学科化管理。学生管理者应详细了解学科内容,熟悉教学目标,做到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科相匹配,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6.增设合作办学项目协调员
作为传统办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间的纽带,辅导员在校园生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现行辅导员选聘制度未对语言水平做出相应要求,导致合作办学专业学生与外籍教师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增设项目协调员岗位,选拔既有优秀思想道德素质、又有良好语言交流能力的教师担任项目协调员,可以重新架起学生与外籍教师间沟通的“桥梁”。除日常学生管理和组织宣传工作外,项目协调员还可承担起双向沟通交流和教学辅助指导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曹建斌,刘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策略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3(7):57-59.
[2]孙莉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6(18).
[3]黄妹珠.浅析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学生工作模式[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3):87-90.
[4]马裕华,杨瑞洪.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模式初探—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学校管理,2011(6):58-60.
[5]龚爱国,李大珍,王可,刘晓,吴真.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特点及应对策略—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为例 [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42-44.
[6]吴凤彬,胡泊.简析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J].价值工程,2011(16):268.
[7]徐九春.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J].江苏社会科学,2010(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