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理想人格理论比较研究

2018-01-28刘祎程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中庸德性

刘祎程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理想人格理论比较研究

刘祎程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孔子用以仁为核心的内在要求和由礼、义构成的外在制约构成了君子人格理论。亚里士多德从最高的善出发走到了有德性的人,发展出西方理想人格理论。从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制约两方面对这两个理论进行比较,两种理想人格的外在制约都形成于当时的社会形态,它们的外在制约与内在要求也都构成了相互贯通的关系。研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论对重建符合新时代的理想人格理论具有指导作用。

孔子; 亚里士多德; 德性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论都对东西方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都处在一个变革动荡的时代背景中,也都肩负起塑造伦理道德观念的责任。现代社会纷繁复杂,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研究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论对构建新时代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培养新时代理想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一、孔子的理想人格理论

孔子认为理想人格可以分为圣人、君子两个层次,其中圣人是最高理想,是君子的最高形态。孔子认为,只有像尧舜这样的上古君王才配得上这样的称号;而在孔子所在的时代,已经没有圣人了。虽然孔子把圣人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目标,但他也意识到如果树立一个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只会让大多数人将其束之高阁,望而却步。于是孔子引入君子这一概念作为理想人格的另一种形态并大力推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相较于圣人,君子是一种普通人也可以树立为目标并为之努力的理想人格,君子不是完美的、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是也会像普通人一样会犯错的现实人。“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而且,君子对自身过错的克服是普通人应该去学习的。那么,君子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词语背后的道德内涵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君子是具有以仁为核心的内在要求加上礼、义构成的外在制约所规定的理想人格的人。

孔子把仁作为君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内涵,把仁当作君子毕生之追求,甚至可以牺牲生命去求索。“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还是君子一生奉行的修身法则,不可有一点逾矩“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孔子看来,仁是具有最高普遍性的道德,掌握了仁甚至可以“当仁,不让于师。”

仁最核心的内涵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就是指我们普通人最质朴的感情,例如血缘亲情、伙伴友情。“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从这种质朴的感情出发,仁要走向爱他人、爱大众、爱国家。君子只有从爱人出发来治理国家才能保证老百姓的幸福安康,“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孔子所说的爱人并不是毫无条件的无差别地爱人,孔子的爱还包括了直,直是从人的本性出发,认为人必然会更爱亲近之人,也会憎恶害人之人。直与基督教“以德报怨”的态度相反,孔子认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道德之举。

从爱人的内涵延展出了忠恕的道德。“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分为忠和恕两个方面。恕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君子用自己的喜好来推断他人的喜好,不把自己所讨厌的事物强加于他人,这正是爱人的一种体现。忠是对恕的正面利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要求君子在修身求道的路上不要有零和博弈的思维,提升自己的同时也成人之美。

在孔子看来单单追求仁是不够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走向通往仁的道路必须好学,“子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应该通过学习开拓自己的眼界,掌握良好的言谈举止,使自己更加豁达并且树立远大的抱负,最终达到不逾矩且从心所欲的境界。

《中庸》里说“好学近乎知”,意味着学的更高境界不只是文献典籍等文化知识,而是知。仁与知的关系是相互贯通的,“择不处仁,焉得知”。掌握了一定的仁,才能更好的学习知,这个“知”不同于现代社会狭义上的“知识”。现代社会是以工具理性主导的分工社会,人们学习通常是为了掌握一项技能以求安身而非立命。孔子所说的“知”不是如此,这个“知”更多的意义是知人知礼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只有知命、知礼、知人才能触及君子之道,才能不为外在世界所迷惑,才能随心所欲的实行仁。

通过爱人、学习、求知,实践了仁的君子还必须要掌握中庸之道。中庸是孔子对君子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虽然《论语》中直接提及中庸只有一次,“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但可以看出中庸之德在孔子心中的地位。中庸的思想贯穿在《论语》之中,最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是“过犹不及”,凡事都有一个度。例如孔子的学生在评价孔子时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可以适当把握与人相处的度,既不让他人过于受辱,也能让自己被他人喜爱。“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就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中庸之道就在其中。要达到中庸的境界,势必要以仁为核心,通过求知、学礼来认识世界,才能把握万物之度。

“仁者必有勇。”君子要成就一番事业,怯弱是行不通的。孔子认为君子要对国家、社会有所担当,那么在符合大义之时,君子必须要站出来,以勇敢之姿担负起责任、有所作为。不过勇也必须依附在仁的统御下,符合中庸之度。过度的勇敢没有用处,只会带来麻烦,“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要做一名君子,还要艰苦朴素,身体力行。春秋时期,是一个天子衰微,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礼乐崩坏的时代;孔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认为社会在走向衰败,只有复兴周礼才能拯救这一切。周礼对一个人的行为做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仪,大到国家、朝廷和祭祀的礼仪。狭义上的礼就是周礼,礼还有另一重含义,即君子道德的外化体现,君子之道是爱人、忠恕、中庸之道,君子应该不张扬、内敛且脚踏实地,这些内在要求外化到君子的行为举止上就形成了礼的深层内涵。在孔子看来,要做一个君子,必须用礼来约束自己,才不至于离经叛道;否则“不知礼,无以立也”,唯有“克己复礼”才能成仁。腹有诗书的君子普遍比百姓有更强的能力,正因如此君子需要礼来制约自己的行为举止,用礼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在正道之上。

义是君子的另一个外在制约,相较于礼是在规则层面约束君子,义则更多在价值层面约束君子,也就是要求君子必须正义和符合道义。“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把义称作君子的本质,可见其重视程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在每当做价值判断和选择时,首要考虑是否符合义,而非像小人那样只考虑利益,如果诱惑摆在眼前,君子也要见利思义。义还是君子行事的重要准则,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准则,“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认为,君子只要把握了义,那么一切行为都不会出格,自然不再需要用教条去规定他了。

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论

亚里士多德所在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传统的雅典公民精神已经逐渐瓦解,人们抛弃了理想,将生活完全浸入到物质财富的追求中。面对这样的社会风气,亚里士多德希望能重塑理想精神,用理性指导人们过上符合德性的生活,成为有德性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活着不能只追求外在的物质,因为那样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人之为人,是因为有更高的善要去追求。这里的善不同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善良,而是一种符合德性的心灵,一种发挥人的潜能的状态。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这样也就达到了人生追求的目的——幸福。亚里士多德从人生目的出发,其理想人格的理论也就渐渐形成。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开宗明义第一句话这样说道:“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2]1-2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社会中的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研究时,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应该是为了更崇高的目标去这样做;理想的人不应该只注重所从事工作或研究带来的结果,而应该发现在生命活动的背后有一个更高的目的,也就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说:“就其名称来说,大多数人有一致意见。无论是一般大众,还是那些出众的人,都会说这是幸福。”[2]7现如今的幸福是一个主观的概念,每个人都对自己是否幸福感受得真真切切;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幸福的含义是客观的。一个人是否幸福,其他人能够观察得出来,这个幸福的客观标准在当时的人看来,多半是由外在的事物或者说外在善所决定的,例如是否温饱、是否有地位、是否有亲人。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外在的善固然重要,但是要把人的理性与欲望、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幸福。通过理性来追求善、不深陷物质的泥潭又追求高尚的灵魂就是亚里士多德理想中的人格。

与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类似,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也是众多优秀品质的结合体,这些品质可以用德性一词来概括。[3]92德性首先来自于善,善是人们社会实践追求的目的,那么具有德性的人就是他在他所在的领域把潜力发挥出来,做到极致的人,把作为人的功能全部实现或展现的人。但是这个人所在领域必须是道德的领域,例如小偷即使偷窃的技巧再怎么高明,也不是有德性的人。理想人格的德性不是凭空出现,是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下形成的道德与价值观所规定的,所以一个人的德性必然是将这些道德与价值观内在化的德性。德性的这个条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只有那些具有理性能力的人通过理性思维对社会进行思辨,真正理解了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并真心相信它们才能获得德性。汉语中有个词语叫“伪君子”,指那些表面上遵循社会道德规范,背地里却卑鄙无耻、自私自利的人,所以亚里士多德强调,有德性的人是在做有德性的活动时能感受到快乐的人,其实他也就获得了一定意义上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通过习惯化的过程训练出来的。一个人必须学会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激情,进而变得有德性,学会在做高尚的事情时感受到快乐。“正像在城邦生活中法律与习惯具有约束作用一样,在家庭中父亲的话与习惯也有约束作用。”[2]345亚里士多德也很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他认为父亲在子女孩童时期的引导与规范十分重要,父亲要将理性的能力从子女身上激发出来,这种引导甚至比社会规范与法律更加有效果。当一个人经过这些教育与训练获得了德性时,亚里士多德强调德性必须贯彻一生,它是一种固定的品性,一经养成是不应该失去的。

“德性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2]50亚里士多德通过逻辑缜密的推理论述了中庸这一德性。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对善的追求,通过理性将某种道德的实践活动做到极致就成为了有德性的人,这种极致的状态就是中庸。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理论可以用一个射箭的模型来比喻:一位弓箭手的职责就是射箭,射箭的最高水准便是射中靶心。唯有使用适当的力气,有节奏的呼吸才能达成,如果用力过猛或者心情急躁都不能射中靶心,也就是中点,所以达到中庸也就是达到技艺的最高水准。一个将自己潜力发挥到极致的具有德性的人,同时也是在理性的指导下实践的人,其必然可以把握事物最好的状态,既不过分也不会不及。中庸是亚里士多德理想人格具体品质的源头,勇敢、节制、慷慨、大方、大气、耐心、诚实、机智和友善这些优秀品质都有人的各种心理状态最适当的度。如果一个人没有中庸的德性,勇敢可能会变为鲁莽或者懦弱,慷慨可能会变为浪费或者小气,机智可能会变为粗鄙或者圆滑。掌握中庸之道的人就掌握了万事万物的尺度,这样的人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形中分辨出真理,找出行事为人的正确道路,“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存在于相对于我们的适度之中。这种适度是由逻各斯规定的,就是说,是像一个明智的人会做的那样地确定的。”[2]50亚里士多德推崇精神追求但他并不反对享受物质。他认为人都有对外在善的欲望,并且自我的实现离不开外在物质,不过对外在善的追求必须通过理性指导,达到一个适当地中庸的状态。

三、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理想人格理论比较

(一) 两种理想人格内在要求的比较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以仁为核心,要求追求仁道、保持仁心;仁即爱人,首先爱家人再到爱他人、爱国家。但这种爱不是兼爱而是有差别的爱,是谓直,从爱人进入到忠恕的阶段,为他人着想并为他人尽心尽力以求共同进步;为仁的同时加以学习来内省自身,从而迈向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庸境界;把握万物之度,最终成为理想的君子人格。这是一条从爱人起始加以学和知而获得中庸以达到仁的境界,并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做奉献的君子之路。

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首先从伦理概念“善”出发,要求不能仅仅着眼于物质还要追求更高的善,而这种善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幸福。幸福的获得需要外在善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依靠人的理性压制欲望和激情来获得德性;这种有德性的人会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把自己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做到极致。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把一项技艺做到极致就达到了中庸境界,因为这样的人认识到了事物最好的状态,所以做事不会过度也不会不及。这种人格理论以万事万物之目的的善为出发点,通过逻辑论证人的理性功能和理性活动,推导出德性这一品质,中庸是德性的核心内容。

两种理想人格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要求达到中庸的境界,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理念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孔子的中庸更注重为人做事时不能极端,与他人共处时礼仪恰当,内外兼修,从而达到不会被外界迷惑,行事得当的境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来自于德性,德性好的人是技艺精湛的人,这种人已经把某件事做到了最好,从而完全认识了事物,也就能够把握事物的最佳状态,不偏不倚,这种中庸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理想人格最重要的品质,[4]95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

(二) 两种理想人格外在制约的比较

从属于上层建筑的伦理道德绝不会仅停留在个体身上,它也会被外部世界所决定。春秋时期礼乐崩坏、道德沦丧,孔子希望复兴周礼,因此孔子提出的礼是与君子内在要求相呼应的。君子要爱人,那么礼也要求君子行孝悌之道;君子必须忠恕,那么礼也要求君子言语着装要因地制宜。君子做价值判断时必须符合义。孔子的礼与义是君子内在要求的外化,外在制约与内在要求相互贯通。

亚里士多德理想人格的外在制约更加明确了与内在要求互为表里的关系。他非常重视家庭、城邦对人格的培养作用,他认为父亲的作用就是以社会价值引导和规范子女的欲望和情感;而城邦在德性教育方面的角色更为重要,它要求每个人符合社会价值,通过公民教育宣扬社会价值。[5]92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的成长是将现有的社会价值内化,并且更进一步去理解这种社会价值的优点所在,最终信奉这种社会价值,在遵守这种社会价值的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从而完成有德性的人的培养。

四、小结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生活在不同的文明类型、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因而他们的理论也蕴含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特殊魅力。他们的理想人格理论影响了东西方伦理道德几千年来的发展,并且至今依旧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每个人。孔子的仁爱、忠恕之道,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中庸理论等都是当今时代人们需要的东西,我们学习研究并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这些理想人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更多的比较研究,还要结合当下的社会道德状况,形成既保留了古典伦理精华,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的理想人格理论。

[1]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余纪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nfucius and Aristotle's Ideal Personality Theory

LIU Yicheng

(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Anhui, China )

Confucius's inner requirements with benevolence as the core and the external restrictions consisting of etiquette and righteousness constitute the theory of gentleman's personality. Aristotle embarks from the highest goodness to the virtuous man and develops the Western ideal personality theory. Compared with the two theories from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and external constraints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the external constraints were developed in the social form at that time, and their external constraints and internal requirements also bear a coherent relationship. The study on Confucius and Aristotle's theory of ideal personality has a guiding role in rebuilding the theory of ideal personality in line with the new era.

Confucius, Aristotle, virtue

2018-07-05

刘祎程(1995-),男,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B1

A

1673-9639 (2018) 11-0124-05

(责任编辑 赖 全)(责任校对 张凤祥)(英文编辑 何历蓉)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中庸德性
人的伟大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中庸自明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