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018-01-27龚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就业创新

龚科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残酷竞争,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甚至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为了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帮助他们提高就业效率、拓宽就业范畴,职业院校必须对于现有教学体系进行反思与完善。本文以中职会计教学为切入点,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教学的改革思路与创新途径。

关键词:就业 中职会计教学 改革 创新

本文以就业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渠道和教学评价标准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推动中职会计教学改革,促进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与发展。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突出教学重点

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假、大、空的现象,一味的追求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难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吃不透,技术练不好,难以切中企业的人才需求“要害”。事实上,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初级会计理论知识和熟练会计实践经验的一线、基层人才。在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之后,中职院校就应该将会计教学的重点放在基本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上,使学生能够做到“学精练熟”,从而胜任企业工作,为自己的择业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中职会计教学的出纳员模块中,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票据的规范填写,钞票的清点、识别、收纳,日记账的登记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工作流程上,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出纳工作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胜任企业的出纳员工作,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1]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热情,也难以锻炼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学生的岗位竞争力难以得到提升。针对这一情况,中职院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促进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

1.实行启发教学 夯实理论基础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不能再以灌输的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应该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情境、列举案例、小组讨论、连环提问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实现理论知识的自主构建与学习。例如,在讲“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出几张负债表,让学生通过观察表格和小组讨论,来总结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帮助他们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学习效率。[2]

2.开展课堂活动 锻炼实践技能

会计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学生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堂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职场演练、实操练习、技能比赛等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训练当中,从而帮助他们积累实践经验、锻炼实践技能。例如,在学习“成本核算模块”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职场模拟演练活动,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下进行计算单位成本、制定成本计划等工作,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

3.组织课外实训 实现协调发展

会计教学的特性决定了教师不能将眼光局限在课堂内,而是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实训活动,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为他们的岗位就业铺平道路。

三、拓宽教育教学渠道 实现工学结合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就需要建立学校与企业、课堂与岗位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提前感知职业氛围、锻炼职业技能,实现工学结合。

1.利用技能大赛拓宽教学渠道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大赛的模式,将教学分成理论教学、实践演练、职场实操等几个模块,使学生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提前感知职场环境和岗位需求。

2.利用资格证书拓宽教学渠道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既可以是他们求职的“敲门砖”,也可以是他们专业课学习的“引路石”。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模式,使学生在“备战”资格证书的同时,对于工作岗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预演”和训练。

3.利用校企合作拓宽教学渠道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中职院校应该建立会计专业与对口企业的合作机制,本着“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原则,一方面,鼓励自己的学生投入到企业的会计岗位当中去,使他们在真实的岗位当中磨练自己的岗位技能;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到校园中来,用真实的职场案例和严格的职場标准来教育和要求学生,使学生提前进入到职场状态,从心理上、知识上和技能上全面满足职场需求。

四、创新教学评价标准 实现以评促学

要想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教学体系,就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岗位能力体现在教学评价当中,从而实现以评促学:

1.创新教学评价内容

在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评价中,往往仍然以卷面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依据,导致学生中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中职会计教师应该尝试创新教学评价内容,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卷面成绩与课后实训、岗位实践等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实训表现和实践能力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3]

2.创新教学评价方法

随着教学评价内容的转变,教学评价方法也应该发生改变。教师应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阶段测试、实习报告、岗位实训导师评语、实习单位鉴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就业为导向,探讨了中职会计教学的改革思路与创新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推动中职会计教学改革,促进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兴东; 丁增稳; 曹方林; 赵春宇.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探索和实践——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2).

[2]邓玉芳.浅谈中职会计中课堂与企业对接模式的教学探索——以湖南省双峰县职业中专学校为例中国培训,2017(06).

[3]谢晓妮.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欧亚学院会计学院为例[J].中国商论,2016(07).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会计教学就业创新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