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初探

2018-01-27李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学

李艳

摘 要:学科素养是学好一门学科的根本。核心素养的框架制定后,历史学科结合要求也形成了学科核心素养。要从历史学科素养的最初培养开始,结合教学实践,在学生学习课程的同时,培养出历史核心素养。结合课堂教学,把核心素养落实。让学生更好的发展。这个过程中,如何让课程改革与历史核心素养巧妙的结合,成为现如今历史教学实践的重大难题。本文通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 课堂教学环节重要部分 施教策略

一、历史核心素养结构,教学理念

1.历史核心素养定义

目前,落实核心素质培养目标成为课堂教学重要内容。就核心素质而言,是与历史学科的学科体质相关联,是教学的目标,核心及灵魂。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新方向,也是新的探究内容,成为历史教学新的实践要求。[1]

2.教学理念

历史课堂教学是以三维教学为指导,很大程度改变了以往的历史知识传授的本位数学弊端。拥有以能力立意,以情感价值观为主题的教学新特征。尽管如此,在课程教学中,三维目标依然存在着巨大的问题。[2]

一是没有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教学要求上没有特别的知识,能力,要求,方法,过程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三维目标更多是属于其他学科的相同基本要求。二是能力要求的方面。初高中的历史能力都在一个要求层面上,没有清晰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梯层,三是历史教材编写运用的是专题史的编辑思路,导致教师以为历史发展的线索脉络不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历史空间观念素质的培养,因此教育部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历史核心素养”

3.历史核心素质结构

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形成的拥有历史特征的关键能力。是历史技能,过程,知识,方法和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现。历史学是解释和记载一系列人类发展活动事件的一门学科,不会有国界和时空的差异,是本质知识。他涉及世界通史,中国通史,包括各地的科技创新,思想文化,经济发展等等。他的历史特征让中国高中历史课堂变成了学科核心教育理念的载体。现如今,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确定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和歷史解释五方面。

第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能力。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是学习历史的基础理论指导,是记载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历史课程用唯物主义观点进行阐述思维历史的发展规律。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人类的发展。文学教学,注重审美;数学教学,注重逻辑:历史教学,注重时空性。时空性是学科中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

第三,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的核心方法之一,是历史素养的最初表现。运用思辨方法来判断史料作为证据的适当性。根据主题,进行史料搜集工作。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辨识感知,把材料作为依据,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历史客观认识。

第四,历史解释:历史解释素养的核心能力表现,偏重于对史实和历史的理解,包含自己坚持的史观。因此,历史解释素养就要求学生客观表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能够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发展作出预测,赋予历史现实意义。

二、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贯彻历史核心素养

1.课堂教学环节是构成动态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的前提,教学的全程设计有着极强的综合性:目标和过程的转化与统一;活动与活动间的合理畅通;师生交互的节点和预设;可能空间的存留;以及教师意图的认真和清醒是否是高质量的。包括时间生成的教学预设的特征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安排,纪要遵循认知规律,又要符合学科特点。课堂教学的每一节课都有教学目标,有一定的预设和生成。

2.引导教学发展核心素养

导学设疑是素养教学展开的一个环节,是引导问题的主要部分,导学能够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一国两制”的问题。要将“一国两制”内容含义灌输给学生,提出为什么怎么办,找出发展史实。在进行导学,利用不同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理清因果。

三、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训教学方案

1.明确历史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是核心素养的载体。优秀的历史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形成有历史学科体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个过程,教师的教导和学生的学习一样的重要。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从以下角度出发。想提升教学水平,就必须重视教学目标,回到源头。优秀的教师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教学方法,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是对课堂思想的引导,对学生的负责。

2.注重历史思维培养

应试教育中,对历史基本内容的考察变少了,看重得是学生怎样运用历史思维来解答问题。需要老师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出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实践中,老师要发挥引导性作用,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形成客观学习意识。让学生生成对问题的认识,主动思考。

3.要贴近社会生活

历史的大多数知识比较生硬,为了学生能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贴近生活。社会生活就是鲜活的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历史的发展,从身边的经历中去感悟教科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社会思考,正确树立价值观。

4.多角度去关注学生

不仅是在课堂,教师在课外也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是知识的直接接受者,课外是成长中的人,一个人在学习中身心也在发展,这个阶段对其一生至关重要。教师要对生活方面进行指导,不能歧视学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有意义的去思考,完善自身。

结语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视角去审视历史教学,站在学科的角度来看历史带来了什么。在培育角度看历史教学如何把握,我们要采取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做到以历史情怀,唯物史观去看历史问题。实现三维目标,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同时以此为契机,推动高中课堂改革。

参考文献

[1]杨星.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 考试周刊,2017,42:154.

[2]马少伟.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 科教导刊(下旬),2017,02:122-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学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