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文教学微视频的设计方案
2018-01-27董闽红刘单会
董闽红+刘单会
摘 要:本文内容主要在分析初中语文古文学习特点和微视频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依据贝罗的SMCR传播理论,制定了初中语文古文教学微视频的设计方案。继而结合初一语文(人教版)上册《杞人忧天》一文,制作出《杞人忧天》重点字词教学微视频。并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初二的学生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实施微视频教学的实践。通过对师生进行访谈、分析课堂观摩和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文学习 微视频 设计
一、古文学习特点
1.初中古文内容特点
古文是古代書面语言的表达形式,是记载与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是现代语文学习的源头。对当代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初中语文(人教版)三个年级的六本课本中,所选古文篇目,数量上占比分别为:20.83%、16.66%、25%、29.16%、12.5%及25%。题材多样,多为叙事、说明、夹叙夹议、散文写景类文章。由初一年级叙事、寓言类古文逐渐过渡到高年级的写景咏史、先秦诸子散文等,学习难度逐渐加大,蕴含教育和文化价值。传统的古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比较侧重于“言”和“道”,着眼于语言的积累。
2.初中学生的学习特征
初中生处于皮亚杰划分的认知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但是初中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决定着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注意力时间相对高中生来说更加短暂。如果老师一直滔滔不绝地讲,会事倍功半。我们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正是如此,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出教学要走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前面。教师创设或提供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恰到好处的,这种情境既能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又不过分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初中生对视听媒介有天然的接受力,追求自主化和个性化。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运用技术手段将复杂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有意义学习。
二、教学微视频设计的原则
通过分析古文的内容特征和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形象化思维仍然占据很大比例,注意力时间相对较短。而微视频具有长度短、知识点明确、视听结合的特点,更加适合初中生的学习。结合其他研究者在微视频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微视频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原则
微视频不是原有长时间教学视频的切片,也不是原有教学内容的简单打散讲解。微视频是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对某一知识点的讲解,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因此要遵守“系统原则”。微视频要有一个确定的目标,教学过程也一定要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微视频的制作必须有脚本是。拍摄完毕,后期的编辑和优化也至关重要。综上,可将微视频的制作大致分为以下环节:1确定微视频的教学主题;2分解微视頻的知识点;3微视频的教学设计;4制作微视频的教学课件;5撰写微视频的制作/拍摄脚本;6微视频的录制或拍摄;7微视频后期编辑与优化。
2.“微”原则
“微”是微视频的最显著的特征。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胡铁生老师说:“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的,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所以在设计微视频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微”原则。首先,微视频的资源容量小,一般不超过几十兆。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人们可以在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地学习和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微视频的时间短。微视频对时间要求一般要在10分钟以内,太长不足以体现其“微”的特点,太短可能把问题讲不清楚。最后,微视频选题要小。选取的内容是针对教学中某个知识点进行充分讲解论述,再充分利用图片、音乐、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微视频的教学效果。
3.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微视频是为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服务的,所以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是衡量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微视频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和资源的组织形式;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特征,学习态度和已有知识储备等;在学习资源的组织上,选择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资源,便于学习者根据需求和学习情境,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4.学科特殊性原则
语文因其特殊的母语学科属性,对微视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诉求。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对文学的体悟感受,强调整体感知,反对片面肢解;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以及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的理解、感悟与表达。因此,语文微视频学习资源也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思考和体悟的空间与时间。
三、初中语文古文教学微视频的设计方案
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等内容进行分析。在进行微视频教学设计时,同样不能忽略这些因素。贝罗SMCR传播模式是从来源、符号、通道和受播者四个方面来组成的,可以分别对应到教育传播领域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本节根据贝罗SMCR传播模式,结合初中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古文内容,确立了语文古文教学微视频设计的维度。
1.教学内容分析
初一语文上册共有六单元,7篇古文,题材多样,多为叙事、寓言类,夹叙夹议的写法居多。一共占教材课文比例20.83%。本研究选择了第六单元中《杞人忧天》一文进行了微视频设计。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贝罗SMCR模式认为传播通道可以多种多样,包括视、听、触、嗅、味,这些传播方式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内容的传播。通过对学生学习特征、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需求、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微视频中采用动画、音乐、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微视频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分组合作,集体评议,最后得出课堂的结论,并升华主题。endprint
3.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决定着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注意力时间相对高中生来说更加短暂。通过之前对学生的访谈,笔者发现学生虽然觉得学习古文十分必要,但他们对古文的兴趣都不是很高,普遍认为学习古文难度较大;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很枯燥,缺乏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方法也不得当。很多学生在学习古文的时候,只关注课文注释,对古文的理解单纯停留在字词、句法及词句的积累上,却难以理清文章整体脉络,感悟、运用能力欠缺。
4.制定古文教学微视频设计方案
通过对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分析,本研究制定了微视频设计方案,如表1
四、教学微视频在初中语文古文教学中的实施
上文依据贝罗SMCR传播模式与教学设计的原则,结合初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材,制定了微视频的设计方案。本章内容是将古文教学微视频应用到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初一年级2班和3班的课堂教学中;这两个班是同一位语文教师L任教,语文基础相对较好,能积极配合研究,为微视频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课后笔者对两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微视频的喜爱程度、对微视频辅助古文教学的感受等进行评价。
1.微视频教学设计案例——以《杞人忧天》为例
(1)教学内容分析
初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主要文章题材是寓言,如《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寓言四则》等。《杞人忧天》是第24课《寓言四则》中的一篇寓言,节选自《列子·天瑞》。主要讲述了杞国有人担忧天地崩坠,一个“忧彼之所忧”的人前去劝告的事情。对学生来说,该篇课文有很多重点字词需要掌握。
(2)教学目标分析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寓言的寓意;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朗读法和演示法,了解寓言的基本内容,通过观看微视频掌握重点字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会分析《杞人忧天》的寓意,思考“杞人到底该不该忧?”
(3)学情分析
通过对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初一年级师生的访谈调查,笔者发现学生们对《杞人忧天》的故事很熟悉,但古文版《杞人忧天》还是第一次读。通过对学生的采访可知,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和查阅工具书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而且L老师讲授古文的方法,主要是读,释,品三步骤,没有播放过视频。为此,语文课程应针对学情,设计教学微视频,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4)选择微视频教学内容
在古文的课堂教学上,方法单一、讲练为主似乎成了讲解古文惯用的“伎俩”,其中古文中隐晦难懂的词义,更是増加了学生理解古文的难度,让学生产生的陌生、畏惧的心理。笔者根据学生情况及课文内容安排,选取《杞人忧天》中的重点字词进行了分析,如忧、晓、舍然、亡、崩坠、奈何、若、躇步跐蹈等,并对重点字词加以拓展延伸。
(5)制定微视频教学设计如表2
在制作该教学微视频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Camtasia Studio CS8录屏软件和flash动画制作软件。之所以采用錄屏软件式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教师平时的教学都是采用PPT进行教学,对录屏软件式微视频比较容易接受;其次,方便教师学习。教师们只要在掌握录屏软件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就可以自己进行录制,简单方便;最后,PPT本身具有强大的作图和动画功能,加上与其他媒体资源(如flash)的结合,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更加丰富生动的形式呈现,以动态的展示来代替枯燥的讲解。
五、初中语文古文《杞人忧天》教学观摩记录
本研究选择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七年级2班和3班作为被研究对象,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下表是《杞人忧天》一文的微视频教学的课堂观摩记录之1:如表3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化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从初一年级两个班的教学观摩记录中,我们可以得知,教师在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时,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部分学生对课后的注释不加关注,将重点字词以微视频的方式加入课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和读音的记忆,进而拓展学生的文言知识面;在课堂表现方面,观看微视频时,学生们的注意力较为集中,学习主动性较强,随着视频寻找书上的重点字词,原本混乱的课堂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六、初中语文古文《杞人忧天》微视频教学的效果评价
课后,笔者发放了《<杞人忧天>教学微视频应用情况调查表》,该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作答的方式,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评价和总体评价。问卷发出65份,回收61份,其中有效问卷59份,有效率为90.1%。随后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的统计分析如下:
1.学生对《杞人忧天》教学微视频的喜欢程度
2.学生喜欢《杞人忧天》微视频中的部分
3.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掌握的重点字词
4.对《杞人忧天》中通假字的理解
5.微视频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帮助
6.学生观看微视频学习课文的感受
班主任老师认为该次微视频教学十分成功,学生们很感兴趣,注意力比较集中,学生翻译古文的情况比之前要好很多,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微视频中不仅强化了关键字词,还对课本中的词词进行了拓展,比较符合中考的趋势,有助于学生掌握字词,举一反三,强化对字词的理解。L老师还表示如果以后有资源,她肯定还会再用,她自己也会尝试制作一些比较简单的微视频。
本文将《杞人忧天》重点字词教学微视频应用到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初一年级2班和3班的实际教学中,课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分析了微视频在初中语文古文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从学生对微视频的喜爱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观看的感受、对微视频教学的兴趣与期待等方面对微视频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将微视频应用于初中古文教学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又快又好地学习;第二,教师在设计教学微视频时,必须根据学情和相关理论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第三,在制作微视频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四,在使用微视频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必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第五,实践后要积极进行反思,不断完善微视频设计方案,为初中语文古文教学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微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丰富的图画效果和真实的情景展现力。把微视频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学校和教师们应该提升对教学微视频的关注度,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等设计微视频方案,将微视频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师角色由传统课堂的主导者转化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升课堂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