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长文短教”的切入与化解

2018-01-27彭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长文短教语文教学

摘 要:近些年来,传统应试的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不断推行教育改革,尤其是在语文教学方面,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当中,“长文短教”的语文教学方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经过这些长时间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长文短教”的切入与化解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 “长文短教” 切入与化解

引言

通常情况下,字数在2000字以上的文章都可以算作是长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效果,对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进行“长文短教”的尝试,就是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将长文化解,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吃透全文,吃透全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文章语言以及文章思想的把握和解读。所以,对“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的探索成为重中之重。[1]

一、通过巧妙设置问题的方式,吃透长文

采取“长文短教”这种方式的作用就是要合理安排语文教学时间,减少在不必要的项目上浪费太多的教学时间,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及包括短期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包括长期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两个目标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每个单元、每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把一个大的教学目标逐一打破,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要科学合理,这需要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判断,最好是几个语文教师共同研究,将彼此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经验共享,共同探讨。在研究教学经验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知识储备,以及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建立在这种教学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巧妙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要与学生实际的思维能力相符合,太难,学生思考不出来,太简单锻炼不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对于问题的设置十分重要,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感,层层递进,循序渐进。[2]

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破解长文

每篇文章都与其自己的文章内涵,以及行文思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行文结构,教师要用独特的视角作为本文的切入点,抓住文章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或者是一个问题,从这一点引发,进而展开全文。要想真正做到有效果,就要从两个基本点入手,首先就要对文章特别熟悉,其次,要准备找到文章的切入点。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并不是意见简单的事,这也是在本文中着重探讨的一部分。首先,不同文章中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对于切入点的选择,要以文章的特点以及文章的行文结构为基础,不同文章的切入点是不同的,不管是文章本身还是文章的写作特点,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来进行设计,这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却有一定的规律去遵循,不论如何,都是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本点,再进一步展开。其次,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也会有不同的切入点,选择其中一个切入点深入剖析整篇文章。文章的切入点是有规律可寻的。大多数都是从标题的题眼,文章的线索,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是重点句入手,进一步了解文章中的人物、文章的背景,文章的切入点越小越具体越好,这样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掌握文章要领,也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语文答题技能。

三、重视语言品味,提高教学效果

“长文短教”的重点还是在语言上,也就是对于文章中语句的理解和把握,这也就说明在使用“长文短教”的教学方式上,还是要将重点放在文中语句上,这也决定了“长文短教”的核心教学内容。语文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这也说明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杂和多,若想抓住其中的重点是十分不易的。为了更好的发挥“长文短教”的教学方式的作用,加强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可以从阅读开始,通读整篇文章,然后从文意、语法、逻辑三个层面着手。所谓的文意。就是指对于文章中重点词句、段落的理解,分析透彻;其次,是语法,就是文章中涉及的语法内容,通过对语法的理解,进一步去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的语句,然后再挖掘这些文字背后的含义。最后可以从文章的逻辑入手,这里的逻辑是指文章中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此来理解文章中的语句,感受中文语言的魅力所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忽略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能力,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模仿练习,在不断的实践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培养出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其中的训练,并不是机械生硬的模仿,而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东西,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要在這种不但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学生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简单来讲,就是要学生通过对于文章中语言的学习,真正掌握其要义,学生在自己使用语言时,要想到学过的文章中的语句,多读,多说,多用。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才算是合格的。而使用“长文短教”的这种教学方式是能够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只要是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都是值得去探索,值得去尝试的。[3]

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课堂效率低,实际的教学效果差,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同时也是响应国家课改的号召,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长文短教”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将长文化解,选取一点作为文章的切入点,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着重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保证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胡晓亮. 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的切入与化解[J].教学研究,2017(10):53-55.

[2]唐福.巧抓切入点妙设主问题———例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性[J].速读旬刊,2015(7).

[3]朱娟.删繁就简三秋树———浅谈经典长文之短教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5(21):137-138.

作者简介

彭容(1972.01— ),女,籍贯:四川阆中人,学历:大专,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现有职称:一级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文短教语文教学
把握编排特点,实施长文短教
长文短教,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对长文短教的一点探索与尝试
长文短教,让阅读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