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反思

2018-01-27刘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能力提升教学

刘敏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锻炼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教学 学生 主体地位 能力提升

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转变角色,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校是孩子放飞梦想的天堂,而课堂是孩子们充实自己的庭阁,以往学生们都是被“灌输”式学习,老师告诉一有的学生就记下一,却不会更深层次的探究,有的学生可能课堂上没学会,却一点自学能力都没有,教材就只是一个摆设,甚至有的学生下课时生龙活虎,一上课就头晕,因为一点也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中国古话“活到老,学到老”,这样的教育仅是授之以鱼,在孩子们离开学校的那一刻,他们还会学习吗,还能学习吗,我想可能会很难,因为有些学生终于解放了,便不再想碰书籍了,有的是想学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却不知道怎么学习,这就引起我们的反思了,一味的讲述知识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吗?为什么我们不授之以渔呢?

于是我们思考,我们改变,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更快乐的学习,更主动的学习,爱上学习,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放手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在磨练中使自己的羽翼更加丰满,在飞向社会的那一刻能更好的展翅翱翔。

我们选择了高效课堂,我们把学生主体放在首位,课堂上放开手,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知识,自己学会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让他们通过自学,对学,群学,来掌握知识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活跃了起来,手脑活动了起来,课堂也生动了起来。教师此时仅作为课堂的导演者,组织者,引导者,放手出来,为我们的孩子留下展示自己的舞台。

二、导演要做好剧本

高效课堂中,教师虽然被解放出来了,可是作为课堂的导演者,还是需要有一份好的剧本引导学生,导学案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果导学案设计的合理,学生就可以按照学案中的问题,一步一步完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新知识。相反,导学案过简单或过于困难,都会使得学生失去完成它的樂趣,导致课堂上的师生无法完美配合。

一份好的导学案要难度适中,让学生轻轻垫脚就能摘到苹果,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增强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通过合理的设问让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延伸到新的知识,学生充满了满足感,提升了自信心,进而更爱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分工,群策群力。传统的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而在新课改中,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摒弃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份导学案的完成要通过所有老师的仔细研究思索,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学案中设置的问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比上一节课还多。

像我负责做《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节的导学案时,我先查阅大量的优秀教学学案,结合本学校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内容分几个学时,尽量一张导学案用一课时便可完成,由于本节教学内容的量还是比较多的,按照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对称性,单调性,最值的内容,我将这节课分为三个课时进行学习,并选择了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目标及相应习题,完成初稿交由备课组长检查,根据备课组长提出的意见再一步改进,在教研活动时,我们数学组的教师们在了解了我的教学思路后,分别给予了建议,再对导学案进行最后一次订正,形成定案。所以导学案至少要在学生使用前一周便得开始准备。

三、提高参与度,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引导下主动、快乐、高效地学习

1.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自主合作式的学习

课堂上,学习者才是真正的主人,没有学习者,哪来的课堂,哪来的教师,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主人翁精神,把课堂当成是自己的课堂,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主动学习的态度,养成独自思考的习惯。对于内容和知识的重难点,孩子们的理解和学习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看实物的方式,在讨论中,尽情发挥孩子们的优点和弥补不足之处,做到相互启发和学习,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思维,效仿别人的思路,为自己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小组学习时,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形成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这个过程是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体验,一种快乐,享受的是一种成长的快乐,有着这样的开放的心态,在课堂上感受着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课堂的时间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2.积极展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高涨的情绪是思维最好的催化剂,没有情绪,就没有高质量的思维,而通过学生的自主展示,对抗质疑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同时,有些学生很擅长解题,却不擅长表达,甚至人多时说话发抖,头脑空白,关键时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适时地引导,点拨,对于孩子们的无论怎样的结果都给予鼓励和表扬,叫不爱说话的孩子学会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客服心理障碍,实现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养成。我们造就的是学习的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学生,是知道其然又知道其所以然的学生,为了能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观点,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3.及时评价,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用欣赏的眼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的真谛。教师不岐视差生,让后进生本已自卑的心灵得到安慰。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倾向于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加分的形式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讨论,导学案的问题中,总会有一些是后进生能过完成的,教师再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在展示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有了同学朋友作为小老师来帮助他,学习的积极性就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这远比由教师单一讲解,思维慢的学生反应不过来,一节课什么都没弄明白,导致自卑,厌学要好的多。

4.及时检测,老师学生了解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每节课应该少留五到十分钟用来给学生进行自测,当堂的内容经过同学之间的讲解到底有没有弄明白,及时的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当天的内容当天检测,有问题课后继续探究,不留问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课前及时进行知识点复习及知识链接,反复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教学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实的,有效地去开展高效课堂教学。为此,我们需要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为新课改而努力,为高效课堂而努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能力提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