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UI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8-01-27吴海棠
吴海棠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设计行业迅速发展,而在艺术设计内涵不断外延的过程中,设计行业也对设计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UI设计专业教学时,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通过培養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保障,为当代设计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产学结合;UI设计专业;校企合作
优秀的UI设计师是信息产品设计发展的核心,但是由于我国的UI设计专业教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导致所培养的UI人才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是缺乏真正的设计能力,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因此,在今后的UI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高校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一、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尤其是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培养UI设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专业水平提升的保障,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首先,UI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体现,既是一门艺术专业教学,也是一门技术专业教学,为此,UI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要有丰富的艺术知识。高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应该从青年教师的培养入手,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社会生产设计项目,促使其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从而为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输出。其次,高校可以聘用一些设计单位的优秀人才来校进行兼职任教,弥补师资队伍的设计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从而为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条件。最后,高校要完善教师管理和奖励机制,提升UI设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高校可以在校园内部开展一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课堂观摩教学、教学评奖活动等,鼓励青年教师加强教学改革实践,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二、建立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以就业为导向的UI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社会严峻的就业背景下,高校只有积极探索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才能真正地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强化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如利用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拓宽办学空间,开展不同类型的设计培训课程以及设计岗位资格证培训课程,促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或者可以利用用人单位的资源,如广告公司的广告设计设备、影视制作公司的后期制作设备等,拓宽院校UI设计专业教学条件,让学生在更加专业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这也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第二,创新订单式培养模式和定岗实习模式的课程体系,如在订单培养模式中,采用专业学习和上岗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单位中实践学习,从而将自身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而在定岗实习方面,可以采用嵌入式的定岗实习模式,即从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出发,针对性地将学生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之中,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结合企业用人需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以就业为导向的UI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是结合企业用人需求采取的一种培养模式,而结合笔者的社会实践调查,笔者认为在今后的UI设计专业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技能培养,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第一,草图绘制和原型开放能力。UI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视觉定位及创作,因此图形设计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精细化地完成图稿,同时要有自身明确的设计思路。第二,平面、三维、动态图形设计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使用设计软件,通过软件操作进行UI视觉元素设计制作,以此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第三,表现层开发技能。UI设计师应该了解主流的表现层开发技术,对具体的技术路线和开源框架有一定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开展简单的脚本代码编写学习,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与网站开发人员进行更好的配合沟通,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第四,人类学理论技能。这其实是未来学生事业稳固后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由于设计是“人”的设计,因此,学生只有了解行业及人的需求,将UI设计与设计心理结合,才能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设计,而这无疑也是学生就业的保障。第五,文档撰写能力。UI设计师应该具有很强的沟通理解能力,撰写出产品市场和用户研究报告,从而更好地进行产品设计开发。
四、总结
以就业为导向的UI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教学体现,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同时可以为现代设计行业注入不尽的动力,因此,在今后的UI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高校能够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十分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