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伤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

2018-01-26张秀妮蒋凤婷黎瑞仪黎燕丽陈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延续护理护理效果

张秀妮+蒋凤婷+黎瑞仪+黎燕丽+陈雪梅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傷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伤口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延续护理。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出院2个月后伤口愈合情况以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随访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为(82.3±8.5)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6.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01, P<0.05)。结论 延续护理在慢性伤口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能够提高伤口的愈合情况, 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慢性伤口;延续护理;护理效果;院外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2.115

延续护理是近些年来推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主要是通过短信、电话以及网络进行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 从而提高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一种护理模式[1]。因此, 文章主要针对慢性伤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100例患者中男45例, 女55例;年龄21~75岁, 平均年龄(45.6±11.5)岁;其中重度压疮21例、切口感染22例、糖尿病足11例、脂肪液化16例、其他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具体措施如下。①伤口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渗液情况, 若患者的伤口渗血量多, 应及时更换敷料。部分患者由于伤口疼痛而无法入睡, 需要耐心安抚患者的情绪, 可以通过听音乐的方式放松身心, 若仍无效者可以给予镇痛药物[2]。遵医嘱调整护理干预措施。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出血情况, 一旦发现活动性出血, 立即汇报医生, 同时给予止血干预。切口感染也是常见慢性伤口, 发生敷料污染应立即更换敷料, 严格消毒周围皮肤, 保持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每天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及伤口有无感染征象发生。②营养支持:伤口愈合速度与身体营养摄入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3, 4]。因此, 要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钙物质的食物, 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增强营养的吸收, 促进伤口早日愈合。③出院指导:加强院外营养支持, 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诊观察, 若出现不适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延续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①组成延续护理小组:选取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组成延续护理小组, 并在患者住院期间, 指导患者和家属系统学习伤口护理措施, 例如换药的方法、翻身、饮食以及伤口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定期考察患者和家属学习情况, 出院时患者和家属要能够熟练掌握伤口护理措施和方法。②随访调查:患者出院后每个月进行电话随访, 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指导和治疗效果评价, 包括家庭护理方式、并发症的先兆表现及处理措施[5]。询问患者的恢复状况, 对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解说。同时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以及遵医行为, 通过亲切的问候和关心, 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③利用社交工具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建立QQ群或微信群, 在线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 并每周定时组织家属进行家庭护理经验的交流, 分享身体健康的诀窍;同时可以通过视频分享的功能, 让家属观看有关于家庭护理相关知识的视频。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出院2个月后伤口愈合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伤口愈合情况参照相关文献[6]制定:痊愈:患者的创口完全消失, 上皮组织完全覆盖;显效:患者的创面与出院时相比缩小>75%;有效:患

者的创面与出院时相比缩小在25%~75%;无效:患者的创面与出院时相比缩小<25%, 且上皮组织生长较少。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QOL量表评价生活质量, 总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为(82.3±8.5)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6.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01, 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现阶段生活环境的变化、交通的发展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 慢性伤口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长, 其中多发于老年人群。慢性伤口的定义尚未明确, 通常认为是在合理时间段内(3~4个月)难以愈合, 且易复发, 无法正常自愈需要通过外部干预才可愈合的伤口[7], 常见的有压疮、糖尿病足坏疽、血管性溃疡以及伤口感染引发的溃疡等,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并且由于愈合时间较长, 通常在伤口好转之后出院, 在家调养, 专由亲人或社工进行看管。但是由于许多患者和家属没有掌握较好的护理知识, 导致伤口恶化, 从而再次住院, 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延续护理是由专业医护人员在居家环境中, 向需要连续照顾的患者及家庭提供连续性、综合性、专业性的健康照护服务, 主要是通过在住院期间做好出院后的宣教工作,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系统的护理培训与指导, 例如慢慢学习伤口护理措施, 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同时设计全面的护理方案, 包括随访时间、患者自我管理意识评价、健康教育等方面, 同时也要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 更好的承担起监督患者在家中自我管理的作用,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延续护理的认知水平, 从而更好的参与护理知识培训, 从而强化患者与家属的护理能力。同时也要定时考察患者和家属护理知识的行我情况, 为后续培训提供科学依据。出院之后护士要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随访, 观察患者出院之后的伤口愈合情况, 并为患者答题解惑, 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自我管理,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观察中, 随访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为(82.3±8.5)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6.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01, P<0.05)。

综上所述, 延续护理在慢性伤口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能够提高伤口的愈合情况, 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蔡桂程, 施理, 杜姍菱, 等. 慢性伤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应用探析. 重庆医学, 2016, 45(16):2295-2296.

[2] 曾郎平, 袁志敏, 戴利, 等. 慢性伤口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33):5135-5136.

[3] 苏天兰, 张静萍, 时利群, 等. 慢性伤口病人出院后的延续护理. 全科护理, 2011, 9(4):289-290.

[4] 韩妹. 微信群在慢性伤口病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医药, 2016(7):00105.

[5] 张其健, 戴薇薇, 唐琼芳. 我院伤口护理中心的建立与运行管理实践. 护理管理杂志, 2013, 13(11):777-778.

[6] 赵冬梅. 延续性护理对例慢性伤口患者的影响研究.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6):1154-1155.

[7] 杨秀秀, 杨晓存, 郝改琳, 等. 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134-135.

[收稿日期:2017-1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延续护理护理效果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延续护理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