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生辰宴会礼仪浅析*

2018-01-26袁浩峰陈思帆

山西青年 2018年9期
关键词:贺礼寿宴生辰

袁浩峰 陈思帆 王 禹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00)

一、引言

《红楼梦》位列四大名著之首,无数专家学者对其推崇备至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发展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选择了一个较小的切入点,以点看面,从《红楼梦》中生辰宴会这一类型的宴会(包括寿宴等多种生辰宴会)入手,意图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生辰宴会礼仪文化,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红楼梦》、了解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帮助当代人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生辰宴会礼仪文化,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二、贺礼

贺礼,指祝贺时赠送的礼物,是宴会中常见的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但凡有喜事宴席,赴宴者一般都会送上一份贺礼,以表达祝贺之情。久而久之,贺礼也就慢慢变成了维持人际关系的一种媒介。[1]

在《红楼梦》中,生辰宴会作为庆生的一种方式,赴宴者自然也大多会送上贺礼。贺礼的规格则视宴会主人的身份地位而定,同时送礼者的目的也各不一样。在书中有大量关于贺礼的描写,其中着墨最多的就是作为年长一辈的贾母的寿宴。“自七月上旬,送寿礼者便络绎不绝。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柄,彩缎四端,金玉环四个,帑银五百两。元春又命太监送出金寿星一尊,沉香拐一只,伽南珠一串,福寿香一盒,金锭一对,银锭四对,彩缎十二匹,玉杯四只。余者自亲王驸马以及大小文武官员之家凡所来往者,莫不有礼,不能胜记。”[5]

当时的贾府作为开国功臣之后,宁国公和荣国公均位列朝廷八公,同时贾元春为当时皇妃,所以贾府又有了皇亲国戚这一身份。而贾母是贾府地位最高、年纪最长者,是贾府的象征。因此,贾母寿宴的赴宴者上至皇家亲王,下至文武百官,涉及面极广,并且各自送上的贺礼也都比较重。同时,送礼者的目的也不尽相同,皇家为了拉近君臣关系,各王侯大臣为了维持人际关系,而下级文武百官的贺礼其中意味更不在话下。而作为寿宴,贺礼则以如意、寿桃、福寿香等象征着福寿安康的物件为主。

与贾母的寿宴不同,贾府中其余女性和贾宝玉等的生辰宴会的贺礼规格则没那么高。薛姨妈的生日宴会上“自贾母起,诸人皆有祝贺之礼。黛玉亦早备了两色针线送去。”[5]在宝钗十五岁生日时“将自己旧日作的两色针线活计取来,为宝钗生辰之仪。贾母更是喜欢,次日便先送过衣服玩物去,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不一,不须细说”[5]由于当时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重男轻女等局限性,大多数女性的关系网较为单一,与外界的联系较少,因此女性的生辰宴会一般为家宴,而贺礼也大多为普通的用品玩物,以表庆生之意;而在贾宝玉的生日上“张道士送了四样礼,换的寄名符儿,还有几处僧尼庙的和尚姑子送了供尖儿并寿星、纸马、疏头……王子腾那边,仍是一套衣服,一双鞋袜,一百寿桃……尤氏是一双鞋袜,凤姐儿是一个宫制四面和合荷包,里面装一个金寿星,一件波斯国所制玩器。各庙中遣人去放堂舍钱。又另有宝琴之礼,不能备述。姐妹中皆随便,或有一扇的,或有一字的,或有一画的,或有一诗的,聊复应景而已。”[5]由于贾宝玉为世家大族的公子,除去贾府中各人物的贺礼之外,外界各种关系的人也会冲着贾府的面子送上一定贺礼,但也为一些普通玩物和用品,并不贵重。

总之,在生辰宴会中,赴宴者送上的贺礼会根据宴会主人的身份地位而采取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礼物,但贺礼一般会含有寓意福寿安康的物件为宴会主人庆生。在当今举办生日宴会的人也不在少数,赴宴者也大多会送上自己的贺礼。但有时候也许功利心太重导致出现了一些直接送现金红包的现象,从几百到几千上万不等。贺礼的直接作用就是承载祝贺之意,在生日宴会上就是为宴会主人庆生之意,选择恰当的礼物作为贺礼才更能表达出赴宴者为其庆生之意,仅仅以现金红包作为贺礼不仅助长了物欲浮华之风,更有失于传统文化。我们不必全部照搬古时的贺礼习俗,而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的现状批判继承,选择恰当的礼物,同时在符合礼仪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少受身份地位的功利影响,情谊为先,不仅显得贺礼更有诚意,也彰显了文化意蕴。

三、规模

宴会有大有小,大至国宴,小至家宴,均有着不同的礼仪规范。同样,生辰宴会的规模自然也是有着不同的规格。生辰宴会的规模常常与宴会主人的身份地位有着紧密的联系,除此之外,主人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起到很大作用。

在《红楼梦》中,贾母寿宴是办得最为隆重的:“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荣宁两处齐开筵宴,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二十八日请皇亲附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等,二十九日便是阁下都府督镇及诰命等,三十日便是诸官长及诰命并远近亲友及堂客。初一日是贾赦的家宴,初二日是贾政,初三日是贾珍贾琏,初四日是贾府中合族长幼大小共凑的家宴。初五日是赖大林之孝等家下管事人等共凑一日。”[5]寿宴持续八天,从宴请皇亲国戚诸王侯开始,每天宴请不同规格的客人,规模极大,规格极高。那么为什么贾母寿宴的规模如此之大呢?首先就是贾府在当时的显赫地位,而贾母是贾府的象征,贾母的寿宴自然要宴请当朝的皇家权贵及各往来文武百官,但这并不足以将寿宴办得如此之大,更重要的是,此次贾母寿宴是八十大寿,贾府上下对此极为重视。在传统文化中,六十岁及以上,逢十为大寿。同时,在我国很早就有着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早在周代就有规定:“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5](《礼记·王制》)即年龄越大的老人越应该受到更多的人的尊敬。[2]因此,贾母的八十大寿受到了贾府上下极大的重视。从而贾母的寿宴规模被办得极大。

相比贾母的寿宴,贾敬贾政贾赦三人的生辰宴会则要小很多。贾敬不理红尘,身无官职,一心炼丹,第十一回中提到:“贾珍先将上等可吃的东西,稀奇些的果品,装了十六大捧盒,着贾蓉带领家下人等与贾敬送去。”[5]贾敬的庆生宴甚至连他自己都不在,而赴宴者也大多是贾府中的人,仅仅只是一个家宴,规模并不大;而在第十六回中提到:“一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闹热非常。”[5]作为在朝为官的贾政庆生宴自然不会只是家宴,宁荣二处人丁齐集,除去贾府的人自然还有往来文武官员及各种往来家族等。与贾政同为朝官的贾赦庆生宴在第五十二回提到但并未细说,其规模与贾政应当相差不大。他们的庆生宴除去庆生之意,还有以宴会为介维持各种关系往来之意。

而贾府中的大部分女性人物及贾宝玉等世家公子庆生宴的规模则小得多,大多以家宴为主,即便有贾府之外的关系送上贺礼也仅仅只是礼到而已,赴宴者大部分还是贾府众人。贾宝玉的生日时,酒席办了两次,一次是白日厅堂上,因为王夫人等长辈不在家中,参加的人主要为林黛玉、薛宝钗等年轻的女性人物,即便薛姨妈去了也说:“我老天拔地,又不合你们的群儿,我倒觉拘的慌,不如我到厅上随便躺躺去倒好。”[5]留下贾宝玉等年轻一辈自己庆生,另一次是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由丫鬟们出钱给贾宝玉办得酒席,赴宴者也均为贾府年轻一辈的女性人物。因此,这更像是年轻人自己庆生玩乐,甚至连家宴都算不上。而在王熙凤的生日时,贾母提出:“往年不拘谁作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礼,这个也俗了,也觉生分的似的……咱们也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多少尽着这钱去办,你道好顽不好顽?”[5]由于贾母的提议,此次庆生宴办得比较大诸多贾府人物、丫鬟、嬷嬷都参与了,但也仅仅只是局限于贾府,只能算是家宴。之后薛姨妈、林黛玉、薛宝钗等女性的生日也仅仅是在府中贾府众人庆贺,规模也只局限于家宴。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旧时封建社会下的等级分明、重男轻女,女性不露面等观念的影响。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庆生宴的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主人的身份地位、对其的重视程度以及旧时封建制度下的男女分别等诸多因素。在现在的庆生宴中虽然没有了封建男女观念的局限,但却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趋势,比如有的人借庆生宴摆阔气,炫耀自己的财富;有的人借其大肆收取红包礼金等等。笔者认为宴会维系人际关系的作用不可忽视,应当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规格,但同时,庆生宴的重点是庆生,无论是为谁庆生,只要用心诚意,无关规模大小,这样庆生宴才会办得更有意义。

四、座次

座次在宴会中有着十分严格的礼仪规范,规格越高的宴会对座次的安排要求越严格,较小的家宴有时则比较随意,但基本的座次要求还是会严格遵守。

由于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宴会中的座次常常是由等级辈分决定的;[3]在规格较高,赴宴者较广时常以等级为第一原则,辈分为第二原则。而在家宴中常以辈分为第一原则。

同时,在区分人物尊卑的次序时,区分坐席尊卑的次序也是十分重要的。即在宴会中哪些坐席是首席,哪些是次席,哪些是末席。而这常常会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远为上,面门为上,以左(右)为上,以中为上。”即在室内以面向门,离门远为尊位,同时,主席若为一席则居中为尊,若为两席,则以左为尊(在传统文化中宴会坐席常以左为尊,而国际礼仪相反,以右为尊。)[4]但并不完全由此决定,还需要考虑场地的不同、宴会主角的不同等各种因素,应视情况灵活决定。

贾母的寿宴作为书中规格最高的庆生宴,其对座次的安排要求也是最高的,“上面两席是南,北王妃,下面依叙,便是众公侯诰命。左边下手一席,陪客是锦乡侯诰命与临昌伯诰命,右边下手一席,方是贾母主位。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雁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5]南北王妃二人居于上席,而作为贾府最高权利人物的贾母也只能坐于右边下手一席,即使按照辈分贾母当处于首席,但在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宴会中,必须遵循以等级为第一原则;贾府虽是当朝的名门望族,但地位等级自然不可能高于皇家,因此南北王妃居于首席,而邢夫人与王夫人等家中媳妇按尊卑等级均只能侍立于贾母身后。

在贾宝玉、平儿等四人生日宴时:“众人都笑:寿星全了。上面四座定要让他四个人坐,四人皆不肯。”[5]当时贾府长辈大部分都不在家中,宴会上几乎都是贾府的年轻一辈,生日宴四人应当位于首席,而四人不愿是因为当时薛姨妈也在,按照辈分自然是薛姨妈位于首席,当薛姨妈不愿扫孩子们的兴找借口离开之后四人才入了首席。

在贾敬的生日宴会上,因为贾敬一心炼丹,不回贾府,所以宴会的参与者也只是贾府家中人,在安座时提到:“尤氏让邢夫人,王夫人并他母亲都上了坐,他与凤姐儿,宝玉侧席坐了。”[5]当时贾母不在,故而首席当为邢夫人与王夫人,贾赦为长子,邢夫人自然坐主席,王夫人次之。而尤氏坐上席的原因不仅是贾府亲戚更是长辈,长辈当入上席,尤氏、贾宝玉和凤姐辈分低,故而位于侧席。

由贾府中的生日宴我们可以窥探出许多传统文化中的座次礼仪规范,而这些礼仪规范对当今也有很大意义;在宴会中根据赴宴者的社会地位进行合理的坐席安排是对赴宴者的尊重,同时无论是在各种各样的宴会中还是在家中普通的团圆饭,很多人仍坚持让长辈坐上席,以示对长辈的尊敬,传统的坐席礼仪对当今的借鉴意义仍然不可忽视。但也出现一些以座次为由进行等级划分的现象,这一类现象也值得我们警惕,对于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应当仔细研究,剔除糟粕,批判继承,使优秀的文化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五、结语

《红楼梦》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多不胜数,即使本文仅探讨其中的生辰宴会礼仪也只是冰山一角,而这些礼仪规范也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丰厚宝藏。我们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借此去了解《红楼梦》,更应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内在意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批判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邹戈奔.《红楼梦》里话馈赠礼仪[J].文史博览(理论),2010(5).

[2]许圣义,许昌浩,牟兆兰.寿宴的前世今生(二)[J].烹调知识,2013(11).

[3]陈芬.《红楼梦》中权力的饮食建构[J].语文学刊,2005(11):85-88.

[4]金正昆.座次礼仪[J].新湘评论,2010(02):49-50.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4.

猜你喜欢

贺礼寿宴生辰
山东智造的冬奥“贺礼”
特殊的“寿宴”
“《智取生辰纲》:于‘智’的角逐中观情节之妙”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智在何处?
贺礼
贺礼
鼓励生育,首尔提供月子上门服务
生辰有感
“凑数式”反腐也是一种腐败
寿宴上的离奇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