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
2018-01-26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潘国强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潘国强
活动单导学是一种以学定教、以导为学的教学模式,其旨在以学生为主体,焕发他们的生命力,使其在学习中具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教师的主导讲解,而忽略学生的主动学习,这样不会让学生陷入消极、被动的状态,而且还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创设形象化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
活动单导学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重要原则,旨在通过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只专注利用教辅资料灌输文化知识,学生只需要记住和配合即可,这样不仅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同时也在变相培养死读书的机器人,其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活动单导学的基本形式是“活动”,教师可以创设直观化和具体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深入感受和体验理论知识,并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模式产生自己的认知结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读死书、书读死的现象。
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一般性质时,笔者先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引入一组图象,让他们认真观察这组图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可以采取代入法,可以通过观察法,也可以采用分析法等,无论什么样的方法,只要得出有效结论即可。其次,笔者鼓励学生踊跃举手发言,针对上述图象性质进行回答,有的学生认为是对称图形,有的认为有一个最低点,有的则认为可以无限变大等,笔者都一一进行了夸奖,紧接着向他们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论证你们的观点吗?学生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一定的说明,笔者在讲台前耐心地倾听,最后,当所有人都回答完之后,笔者再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讲解和补充,并利用图文形式将二次函数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引入课堂中,从而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通过上述活动手段,不仅可以架构学生的整体知识层面,同时还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二、建立学习合作小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活动单导学中的关键策略,其中“活动单”是此模式的主要构成途径,一来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二来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探究某一具体任务,可以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置之不理学生的学习,相反,教师要采取逐步启发的形式来指导他们展开学习活动,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以便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奠定扎实基础。
如在学习数列的概念时,笔者利用PPT的形式为学生导入了一组数字排列内容,然后将他们划分成3~5人的学习小组,并布置相应的任务,即让各组就此排列数字寻找规律,通过探究找到一个共同的公式进行表示;其次,笔者随时在各组的座位旁边走动,并加入他们的争论过程,但是不要随意地干扰其想法,而是在每组争持不下时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从而使其顺利地解决任务;最后,各组就探寻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最终的观点等事项上讲台前进行阐释,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笔者则仔细地聆听每个学生的观点,当时间差不多之后,笔者再结合他们的论点进行讲授,从而顺利导入数列的概念。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小组方式对一组排列数字的规律进行探寻时,自然而然地就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数列概念知识的学习,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理解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自评机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之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建立在教师—学生的单向关系上,教师只凭借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考量他们的学习情况,这样不仅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缺失了一定的客观立场。虽然有的学生基础较薄弱,但是却喜欢团结同学、热心助人,有的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却对集体活动缺乏一定的热情,这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行为。活动单导学构建了教与学的流动过程,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创建了发展和联系的动态关系,学生不仅可以向教师提出意见,而且还能监督其他学生的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
如在学习向量的加法时,笔者没有将作业局限在纸面、书面上,而是为他们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即让学生自行组成三人小组,然后针对身边的生活案例设置一道具体的向量题目,并计算出最终的结果,各个学生还要就彼此的学习状态进行反馈,比如各自的职责划分、哪位学生比较聪明、哪位学生的想法比较有创意等。同时,笔者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学生就这次实践作业进行互动,询问他们在学习向量的加法时仍然存在疑惑,并与他们探讨课堂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帮助笔者改善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漏洞,从而为高质量的课堂做好铺垫。
活动单导学改变了沉闷、机械的课堂,教师将更多学习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交到了学生手上,使他们变得爱学、乐学和善学,并在一系列的活动导向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魅力和乐趣,从而不再逃避枯燥的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