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实习生医院感染认知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8-01-25李凤莲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医院感染护生

李凤莲

摘 要:本文主要对护理实习教学中医院感染认知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为开展实践教学创新提供依据。根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特点,设计临床教学专科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运用自编调查问卷及临床操作考核指标进行医院感染认知培养的教学评估。通过本轮教学实践,护生医院感染防控认知调查的四个维度得分均较实习前明显提高(均P<0.05),临床操作中的定性评价显示,实习前后6个感染防控实践项目的规范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见,在实习教学环节中,加强护生医院感染认知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促进护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态度、行为变化的有效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护生;医院感染;认知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10B-0036-02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虽然目前国内整体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有所提高,预防控制条件亦日趋完善,但医院感染现患率仍不容乐观。临床护理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刚进入临床期的护理学生往往对于医院感染认知不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自主性欠缺,发现和处理感染问题的能力暂时无法适应岗位要求,所以,加强护生对医院感染的防控认知迫在眉睫。本研究将探讨护理实习教学中开展医院感染认知教育的实施方法,旨在促进护生临床综合素质的成长,并提升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2015~2016级接触临床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共120人,男11人,女109人,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岁。其中,中专生30人,大专生60人,本科生30人,全部知悉本研究。

(二)实验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特点,以导师责任制设计医院感染临床教学专科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并将其融入日常临床带教中,运用标准化效应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1.研究工具。

医院感染认知调查问卷。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设计问卷。本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感染认知测评两部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教育层次、生源地等项目,认知测评表含四个维度,即医院感染基本知识(6个条目)、无菌操作技术(10个条目)、消毒隔离、手卫生规范(8个条目)和对病人进行感染教育的能力(5个条目)。评分标准采用 Likert 5分法,1分=非常不符合,2分=不符合,3分=模糊,4分=比较符合,5分=非常符合,分值越高,表明护生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越高。本问卷的效度与信度调查经专家修改,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较高。

感染防控规范率评价。向带教老师、实习科室负责人及护士长发放问卷调查表,对护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进行定性评价,具体指标包括:环境和设备消毒、无菌安全操作、手卫生制度落实、感染监测报告、医疗废物处理、职业防护等6项。分别用良好、一般、差,对感染防控规范执行情况进行描述,统计规范率。

2.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问卷经核实无误后,全部数据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描述根据需要采用t检验及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护生医院感染认知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强化感染防控意识塑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专业素养、习惯的形成首先需要一个清晰、正确的意识培养过程,明确的意识动机和充分的态度准备是学习成功的必备条件。带教团队要从医院感染防控水平的大局出发,从第一步灌输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无菌观念、感染预防的原始理念构建。要通过大量的课前导引、宣传等手段,强化护生对医院感染的知识体系、宗旨、法规标准的重视和理解,使其从进入临床开始就强烈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在护理岗位中的重要性,尽快建立清晰的感染防控意识,从而,增强主观参与感染防控认知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为今后形成正确的感染防控职业共识打下基础。

(二)做好基础教程设计

根據医院感染发生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并结合护理岗位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基本理论学习包括:《医院感染概述》 《医院感染管理要务》《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疗废物管理标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诊疗活动中的双向暴露》等。具体实训内容包括:手卫生处理规则、无菌操作要领、诊疗器械等无菌用物的使用及管理、常用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方法、职业防护事项等。大到无菌观念的确立,小到细节操作的培养,都要做到详细讲解,不厌其烦、完整示范。重点知识点的讲授尽量制作成课件向同学们展示,同时结合多次的临床示范以加深理解和记忆。要充分创新教学决策,理论指导中要尽量多提供询证化思路的过程启迪,如增加对易感人群分析、感染风险分析等基础理论探讨,切忌泛泛讲解,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对于基本技能操作要严格把关,通过操作演示次数的增加来给予正确引导。

(三)创设丰富的感染学习实践内容

要紧紧围绕临床,通过建立模拟病案或以实际临床病例为脚本,来创设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在进行伤口处理流程中的无菌操作学习时,要求学生根据模拟病例,对伤口评估、清创、杀菌、基底控制等进行文献复习,对伤口处理中的感染风险因素、风险管理目标及处置要点等进行模拟分析,对操作流程进行现场推演,老师公正客观地提出质疑并通过交流使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感性认识。又如,选择在一位年龄较大的外科手术患者床边展开学习,通过实验室血液检查,诊断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表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那么术后切口感染风险是否增加?如何对该类患者加以重视?术前、术后应通过何种护理干预以有效降低SSI的风险?通过组织以上临床问题的观察讨论,使学生主动将感染理论渗透于临床,从而辅助外科感染认知强化,养成临床感染控制习惯思维。

三、结果

(一)本轮教学任务实施前后,护生医院感染认知调查结果,见表1。

(二)本轮教学任务实施前后,护生临床操作中的感染防控规范率统计,见表2。

四、讨论

在国内文献中,有关对护生进行医院感染认知的教育培养研究相对较少,有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护理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表现为对基本的感染预防与监测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对感染传播途径、医疗防护中的护理风险知晓率不高,不熟悉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操作等相关技术流程。这与医院感染学暂未纳入护理教育必修课、相关专业基础教育程度不高以及临床实习中忽略感染认知教育等有关。

随着医疗管理及医学教育理念的不断改进,医学教育者逐渐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的认知学习是护理实习生临床培养的关键一环,关系着其职业成长的效果。对护理实习生采取系统全面的医院感染方面的认知教育,正成为当前临床教育中的一个新热点。

本文对当前护生医院感染认知培养的策略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文中阐述了临床带教中针对医院感染专科教育的培养模型(或思路),并主要从系统发展的角度提供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學改进的相关路径方案,为实现院校教育与临床对接提供了实践工具。

具体来讲,一是通过严格的感染防控理念教育,从信念意识层面夯实学生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启动打好基础;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全面系统地规定相关教育内容,对理论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进行严格把关,提高了学生对医院感染的基础认知;三是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如通过病案教学、面对面实境训练等方式,使教学不再枯燥,时效性和准确性得到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临床业务评估可以看出,教育培训实施后,护生医院感染防控认知程度普遍提升,防控认知四个维度得分均较未培训前提高明显(P<0.05),这直接对感染预防处置的实际能力产生了影响,护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态度、行为变化明显,从而更有效地保证了临床实践中感染防控规范率的有效提高(P<0.05)。

加强护理实习生对医院感染认知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医院应将感染认知教育上升到医院文化的高度,加大系统培训研究的投入,从而形成持续性和长效性的教学机制。

参考文献:

[1]苏日娜,张凯,海云婷.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2).

[2]侯小妮,刘华平,刘绍金.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2).

[3]林静,陈燕.中医院校实习护生医院感染预防能力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6,(3).

[4]陈焕芬,尚少梅.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教育,2012,(11).

[5]陈燕,朱正刚,蒋新军.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认知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3,(21).

[6]高文.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霍玉萌,王莹.实习护生防控外源性感染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8,(2).

[8]周爱萍.临床实习生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紧迫性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6).

猜你喜欢

医院感染护生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护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