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学校变革

2018-01-25毛亚庆郭晓平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家校集体情感

毛亚庆 郭晓平

21世纪以来,基于科技与资本的经济全球化,虽然带来了效率与物质但人们的精神层面却陷入了失衡。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将不仅要关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人格品质、情感质量和责任意识等决定社会和谐、幸福感、获得感等精神层面的提升。

社会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具有良性品质的人参与,这就要求教育要促进个人完美与社会和谐。教育培养的人,是未来社会的构建者,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决定着未来社会的模样。因此,基础教育用“更好的教育”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充分协调发展,关注学生人格品質、情感质量的发展。

自2011年开始,中国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合作开展“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项目,以中国的广西、云南、贵州、新疆、重庆五个省市的250多所小学作为试验学校并在此基础上辐射全国东中西11个省份。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促进学生对自我、他人与集体的认知与管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目标的三位六维体系。

具体而言,一位是构建与自我的关系,由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两个维度构成。自我认知是指觉知自己的情感、兴趣、价值观和优势,认同自我发展的积极品质,保持充分自信,分为自知、自信和自尊三个层面。自我管理是指要形成调节情绪,调适压力,积极反省,具有坚韧的自我意志品质和进取心的能力。二位是构建与他人的关系,由他人认知和他人管理两个维度构成。他人认知强调对他人的同理心,即能够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态度、情感、兴趣和行为,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理解差异。他人管理则是形成人际交往技能,包括能够尊重差异性,有效化解冲突,建立并维持友善人际关系的能力。三位是构建与集体的关系,由集体认知和集体管理两个维度构成。集体认知是指认同集体价值观与集体行为规范,具有集体归属感、荣誉感,正确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集体管理是指形成遵守集体规范,调适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明确个人在集体中的权利与责任,表现出团结、合作、承担责任等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项目围绕校长和教师能力提升、教学改进与校本课程实施、学校氛围创设和家校合作六个方面在学校实施全面综合变革,分别为:关心型校长领导力的发展,即校长提升个人社会情感能力,转变思维方式,学会关心,积极关注他人,营造相互信任、合作的参与机制,创设积极组织;教师基于社会情感的教学能力提升,旨在提升教师自身的社会情感能力、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满意度,有效规划个人专业发展,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开设,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学校实施由“喜欢我自己”“新开始”“向目标迈进”等七个专题组成的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提供全面系统的课程教学材料和资源,组织专业培训和集体教学研讨活动;社会情感学习的学科教学融合,是指在课堂中营造积极参与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体验,感受积极情感的魅力,并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与自己、与他人及与集体的情感关系问题;积极、开放、包容的学校氛围建设,这包括安全有归属感的物质环境、激励参与的学习环境、信任和谐的人际环境、自信尊重的情感环境、合作交流的校外环境等。此外,接纳与尊重的家校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也十分重要。学校为家校合作创造平台,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组织家长专题讲座、邀请家长到校参加社会情感学习专题课程和集会活动,主动与家长建立联系,促进家长参与子女的教育。

“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项目在实施中,按照整体的、系统的、协同的思维方式,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家长与学生的彼此协调和互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教授社会情感技能,解决“会不会”的问题;通过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改进,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提供土壤,解决“愿不愿”的问题;通过学校管理制度更新和家校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支持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顺利进行,解决“能不能”的问题,形成了推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四位一体”推进模式。

通过学校管理的改进、教学模式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家校合作等支持性的学校氛围的建设等,试验学校在校内外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与积极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信心、责任意识,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有效地面对成长过程的挑战,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家校集体情感
家校距离
我为集体献一计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警犬集体过生日
情感移植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