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品质的探索

2018-01-25杨永霞

甘肃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健康孩子

杨永霞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3—0035—01

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熏陶与教育,尤其是在孩子幼年时期,一個温馨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父母的爱是孩子在这世间最好的成长剂,但是就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爱,也就缺少了以健康的心态成长的前提保障。因此关于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应引起教育界的关注,通过怎样的教育方式,减少孩子心理的伤害,帮助他们调整好正确的心态,以健康的心理意识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单亲家庭孩子心理状态

通过长时期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长期生活在破碎残缺的家庭环境里,缺少父母的关心与爱护,让他们从小就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他们往往因缺少父母的爱而变得敏感脆弱,相比较正常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成熟较早,但是他们呈现出来的成熟是一种畸形的不健康的成熟,例如他们在为人处世时经常会用一种固执、片面的态度去看待事物,而且也害怕与别人相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并且也经常因为家庭的不和谐而变得封闭自卑,或者因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而变得叛逆、玩世不恭,甚至严重的孩子会产生错误的意识观念,心灵扭曲,违法乱纪,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困扰。

相比较正常家庭的学生来说,单亲家庭的学生大部分都有着失望、难过、自卑、孤独、封闭等的特点。这是由于在孩子正需要关爱与呵护的时期,长期的家庭不和谐或缺少父母的关爱,让孩子产生一种父母背叛了自己的意识,因而让他不愿意再去相信别人,将自己封闭起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心里的难过与委屈没有地方可以诉说,他们就会在主观意识里构建起自己的世界,通过游戏或是其他的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节,进而变得心态消沉。另外,孩子大多都是内心脆弱的,他们害怕面对也接受不了自己与别的学生不一样,害怕受到同学的嘲笑与轻视,因此单亲家庭的学生常常处在一种不安、焦虑的心理状态里,当同学因为其他的事情而笑时,他们可能觉得是在笑自己没有爸爸妈妈,长此以往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变得更加的敏感与焦虑,进而形成不健全的思想意识。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因为缺少健全的爱而缺少安全感,他们的内心世界较之家庭健全的孩子更加的丰富却又孤独。

二、提升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在班级生活里抚慰伤痕。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在班级里与同学一起度过,应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单亲家庭的学生与同学消除隔阂,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里,与同学一起健康成长,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教育来说是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陪伴在心理的慰藉程度仅次于父母的爱,当单亲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健全的家庭的关心与爱护时,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他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努力构建起良好的班级氛围,例如在课堂中向他们进行提问,让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功与快乐取代生活中的不愉快,另外,也应多加鼓励他们参与到班级中的各项活动中去,例如通过在班级里安排拔河比赛,让他们在与同学亲密无间的合作中拉近同学关系,感受到老师与同学对他们的重视,淡化他们心中的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不同,拉近单亲学生与其他同学间的关系,通过同学间的陪伴给他们心灵上的慰藉。

2.在教师的关爱里淡化创伤。在学生的成长时期,离不开家长与教师的引导,当学生在父母身边得不到健全的爱时,教师就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关爱。老师与父母一样,在学生的意识里都是大人、是长辈。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与认可,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注意单亲学生的思想变化及实际需求,在学生需要倾诉时,做好他们的倾听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其次在校园生活中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他们多加鼓励,引导他们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鼓励他们在班级的建设工作中出智出力,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班级的参与感。另外,教师也应教育其他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有取笑、嘲讽、戏弄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及做法。让单亲家庭的学生在教师的关爱里调节心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3.结合社会做好单亲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创伤不仅来自家庭与不懂事的同学,也来自社会中的偏见,因此社会的关注也非常重要,通过社会中多媒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单亲家庭的学生需要的关注与关爱,为他们创建起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可以通过社会的力量举办一些单亲友谊活动等,通过社会的同化消除单亲学生心中的芥蒂。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心理健康孩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