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1-25马竹英

价值工程 2018年36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对策

马竹英

摘要:运用文献查阅、网络访问、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梳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探讨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network access,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combs the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status, analyzes problems of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Key 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6-0031-02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随之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资产数量迅速膨胀,使得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呈复杂化、多样化趋势。为此,采用传统的、粗放的、经验式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已不适应高校的发展,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和发挥其效能,以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资产管理理念落后、观念淡薄  近年来,国家、省、厅各级管理部门就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开展了资产管理考核及专项检查工作,资产管理已逐步引起各高校的重视,但各学校还没有普遍建立起“像管理资金一样重视管理资产”的理念,管理活动中重现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采购管理、轻资产使用管理;重有形资产管理,轻无形资产管理的倾向还普遍存在。部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国资产的管理、维修维护、保值增值均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理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轻视资产的管理,资产流失严重;二是资产管理目标模糊;三是缺乏成本核算意识;四是没有树立保值增值责任意识。

1.2 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尚未建立起一个独立、统一、集中的管理机构,而是根据业务情况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各部门相互分立,各自为政,职能交叉,责权交叉等,无法做到管理流程的垂直化,资产管理多头化的现状使得高校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方面面临的困难重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受限。

各高校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但在制度完善、更新和落实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重复购置、随意处置、资产入账手续不全、资产管理缺乏有效审计监督。管理制度滞后,导致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对职能界定不清、资产控制权混乱,影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1.3 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和内部监管不精细、不规范  由于投资意识、效益意识薄弱,导致部分高校对资产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的弱化,“家底”不清,账账、账实不符比较严重。重购置,轻管理;资产清查前清后乱;产权不明确,国有资产产权权益被侵犯;无形资产保护意识淡薄,尚未有专门的部门管理,致使财务报表无数据;一些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不能及时办理结算验收,以致资产确认不及时,计量不准确,管理随意性比较大。资产购置、使用、保管、核销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

1.4 资产管理手段欠缺,作用发挥欠佳  目前大多高校已采用资产管理软件,提高了资产管理信息化,但部分高校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软件管理仅限于数据录入和简单汇总,不能实现自动对账、网上办公等自动化功能;也不能实现在部门之间统筹使用、资源共享、提高使用率等目标。大多高校虽已使用资产管理软件,但没有考虑系统操作的协同性及相关管理业务的流程控制,而是自成体系,不能与财务和使用部门无缝链接,也不能全面覆盖仪器设备、家具、图书、建筑物、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全部资产,无法通过统一系统反映高校国有资产的全部内容,更无法达到对学校国有资产进行全面、高效、严密、规范的精细化管理。

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应对对策

2.1 强化管理理念及人员培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应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强化目标管理意识,提高资产管理能力与水平,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树立保障服务与求效益、公平公正与讲效率相兼顾的理念。一是学校各级领导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政策法规的建设力度,增强全校师生的资产管理意识,在资产管理者和使用者中形成共识,将资产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列入管理工作目标任务。二是科学核定人员编制,明确岗位职责,配备专职业务领导、专业会计及计算机人员,建立一支管理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资产管理队伍,把国有资产管理的常规工作纳入规范化、正常化、精细化轨道。三是加强领导干部和专业管理骨干的培训,注重先进管理经验的推广交流。对学校主管领导、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信息系统管理员、校内兼职资产管理人员等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对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高,绩效大,管理制度和方法有创新的学校,可通过网络、报刊、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进行推广交流,推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2.2 制度建设与制度实施相结合,促进国有资产精細化管理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范和加强直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等,对事业资产实行动态化、精细化管理,从而使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制度依据[1]。高校要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使国有资产管理做到依规行事、有规可循。实现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都有相应的制度加以约束。因此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减少人情管理,必须有一个统一标尺,进一步制定国有资产微观管理方面操作性强的制度,摈弃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促进制度建设与制度实施紧密结合,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抓好三个关键环节,即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中推进资产管理。资产配置要杜绝盲目、超标和重复配置,而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资产存量和标准科学配置,避免造成闲置和浪费;资产使用上要加强调剂、责任到人、常态化资产核查等,使学校管理层做到资产存量、资产价值和资产使用状况心中有数;资产处置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加强监管,执行收支两条线,避免违规行为,防止资产的流失。

2.3 完善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审计监管和财务监督  加强国有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发挥监察、审计、财务、工会等的民主监督作用,接受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在审计中,要着重对资产管理中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健全性进行测试,保证内控制度落实到位,达到国有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促使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如资产的出入库报帐程序、手续是否合规、齐备,入帐金额核算是否准确,资产采购处置是否依章办事等,促进资产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合法化,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也阻止国有资产管理的腐败行为。

2.4 充分运用资产管理软件,提高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系统的运用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各高校资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但为了进一步推进与完善各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实施单位资产网络化、动态化的综合管理作用,还需根据不同应用层次管理需求,增加共享平台、房屋管理、财务软件对接口等,为下一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与财务系统的对接,从而解决资产业务数据与资产财务核算数据统计口径不一、对账工作量大、难度高的难题,为以后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高校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将各部门的信息数据进行对接,完成对资产从购置、验收、使用、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监控,既便于学校各资产管理部门加强信息交流,也便于为主管部门对资产配置决策提供依据[2]。

3  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职能、内涵以及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都要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要在观念、制度、体制、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只有构建起全面科学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并保证其高效运作,才能解决高校国有资产在管理制度、理念、方法、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芬.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创新探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39):96-99.

[2]刘莉,樊庆文,徐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J].财务与金融,2013(1):61-62.

[3]邱均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若干问题探讨[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