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经济生活》模块教学中深度分析市场概念应把握的原则

2018-01-25赵爱军

科教导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模块

赵爱军

摘 要 市场概念是《经济生活》模块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把握好市场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宏观地把握教材。在《经济生活》模块教学中对市场概念的深度分析,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因此,分析在《经济生活》模块教学中深度分析市场概念应把握的原则就有其探究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经济生活》模块 市场概念 深度分析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51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market is one of the core concepts in the module of “economic life”. Grasp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grasp the textbook more macroscopically.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oncept of market deeply in the module teaching of economic life. Therefore, it is of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grasped in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 in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 life".

Keywords "economic life" module; market concept; deep analysis principle

所謂“概念”是通过抽象思维对一类事共性或者本质特征的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采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这些事物之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目前,在《经济生活》模块教学中把握市场概念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1 问题的提出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观点。同时,市场概念也是《经济生活》模块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为了了解学生对市场概念的掌握情况,更好地进行学科教学,笔者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题目:你所理解的《经济生活》模块中的市场概念是(可以多选)

A.商品交换的场所

B.无形的手

C﹒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D.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E.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F.其它

发放和回收试卷数量:发放试卷75份,收回有效试卷70份。

根据回收的有效试卷进行的统计结果如下(人数与选项):A选项15%,B选项27%,C选项27%,D选项23%,E选项8%,F选项0%。

根据统计数据的结果进行分析,明显的结结论之一就是学生对市场概念的把握很模糊,表现在把市场的含义、市场的作用、市场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等概念混同。因此,深度分析市场概念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首先,这是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决定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填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就要找到困扰学生学习的真问题。而在《经济生活》模块的学习中,学生的真问题之一就是对市场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一般说概念,是通过抽象思维对一类事共性或者本质特征的把握。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基础的概念对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尤为重要,它就像大楼的地基,决定了大楼的高度和寿命。因此,准确地把握居于基础地位的概念,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全面掌握原理、科学运用知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概念就是《经济生活》模块中的基础性地位的概念之一。因此,在《经济生活》模块教学中对市场概念的深度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生活》模块教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准确理解和把握市场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达到学以致用。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学生对商品特别熟悉,但对市场概念的认识很局限,把市场的含义与市场的作用等混同。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市场概念有不同的内涵。我们到超市去买东西,这里的超市就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我们在网上购物,这里的市场就是买卖关系;如果我们听到媒体上所谈到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里的市场就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因此,对市场概念的准确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正确解决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理性精神;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培养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的使命感和坚定的政治信仰。

所谓对概念的深度分析,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概念本身是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确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内涵,更要清楚概念本身与其相关概念的区别。因此,在《经济生活》模块教学中,深度分析市场概念可以尝试把握以下原则。

2 深度分析市场概念应把握的原则

2.1 把握市场概念的首要原则:具体语境具体分析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由此可见语境教学可使学生通过语境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的不同内涵。《经济生活》模块中,市场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内涵,为了让学生准确的理解市场概念的内涵,教师可以编排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悟,加深对市场概念的理解。例如:endprint

①小明在自家小区附近的菜市场购买了一个西瓜。(这里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

②小明在“双十一”电商节上从京东商城买到了自己喜欢的5本图书。(这里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③佳美口腔通过自己的移动网站,建立了用户在线通过手机与医生沟通、咨询,甚至可以预约在某天的洗牙等服务。医院则通过网络看到消费者在网上对佳美口腔的各种评价。(这里的市场是指有购买力的需求)

④李克强总理曾指出:“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这里是的市场是指资源配置的方式)

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搞好顶层设计,及时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坚持整体渐进和局部突破相结合,大胆探索,务求实效。(这里的社会主义主义市場经理是指经济体制体制)

教师设置不同的语境,为学生创设了理解和把握市场概念的具体环境,提升了学生理解和把握市场概念的深度和广度。

概念学习的过程包括概念的获得和概念的运用两个环节。为了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试题加强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概念,在运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如:教师在分析市场配置资源时可采用如下例题。

(2014高考北京卷38)(3 4分)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破解北京地铁的供需矛盾,不仅需要解决地铁票价的合理性问题,更在于如何加大地铁的建设力度。地铁4号线采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建设。在该模式下,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某公司负责4号线的一部分投资和后期运营。这种模式为加大地铁建设力度提供了新思路,既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也使政府从地铁投资者和间接经营者变为部分投资者和监管者。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传统上由政府财政投资兴建地铁,现在为什么要通过市场化引入民间资本。

试题分析:本题以四号线开通为背景,考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各自的作用,说明在资源配置中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基本手段的关系。学生在组织这道题的答案时,首先要明确在这样的语境下,市场的内涵是什么;其次还要明白市场为什么可以引入民间资本以及引入民间资本的意义;最后,说明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本题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要求比较高,用这样典型的例题在课堂上练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练习、讨论、对比中加深对知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课堂探究活动,有助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2.2 把握市场概念的重要原则:运用联系的观点,统筹考虑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要深度分析和把握概念,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间的联系等。教师在深度分析市场概念时,要把市场概念放在《经济生活》模块的单元、课、框题中去把握,引导学生 明确市场概念和本单元、本课、本框题中相关概念和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2.3 把握市场概念的核心原则:以人为本

新的课程改革凸显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生的舞台。教,不仅是告诉,而是引导;学不仅是接受,而是探究。

首先,把握市场概念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分析和把握市场概念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如果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更多地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了解、辨别市场概念的不同内涵;如果是高三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多选择不同难度的习题,引导学生在综合分析中不断加深对市场概念的理解。

其次,教师在分析和把握市场概念时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里的现实生活,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融入理解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有共同语言,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读得懂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我们可以举“双十一”的例子来说明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因为很多学生都有网上购物的习惯,这样的例子学生会感觉到所学知识离他们的生活很近。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引导学生懂得经济概念,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3 结论

综上所述,从表面上看,我们对市场概念的分析仅仅是知识的分析,但更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通过概念的深度分析过程,我们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下转第112页)(上接第110页)处理个人、他人、社会的关系,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关注自身成长和国家发展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渗透了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通过概念的深度分析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的品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14.

[2] 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 朱永生.语境的动态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李晓东.基于核心素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

[5] 2014高考文综(北京卷)政治主观试题.北京教育考试院,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模块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5 Ethnic Culture
Module 6 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如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财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