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老公”的演变

2018-01-25邓晶晶

科教导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语言文化

邓晶晶

摘 要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文化是语言演变发展的推动力。“老公”这一称呼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生活,反映到语言中表现为词义的演变发展。本文以“老公”一词为例,探究“老公”的词义源流及其形成意义。

关键词 老公 词义演变 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2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Language is the product of society, and social culture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The term "husband" reflect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non-contemporaneous period, which reflects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xpression in the language. This paper, taking "hubby" as an example, explores the etymological and transmutation of "hubb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old and modern husbands.

Keywords husband, semantic and evolution language culture

0 引言

词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词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人们交流沟通、获取知识的使用工具,亦是对当时文化和社会生活最为直接的折射。而“老公”作为词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又是在什么文化背景下具有“老年人”及“太监”之意,在什么时间成为了夫妻称谓的强势词语。本文主要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老公”作为丈夫的称谓经过了哪些演变以及词源源流。

1 “老公”称谓的含义和演变过程

1.1 “老公”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老公”名词,有太监和丈夫的意思。

1.2 “老公”称谓的演变过程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1]词义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词义包含本义,本义主要指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而“老公”从古至今,形式上没有变化但意义上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1.2.1 老年人的通称

“老公”的基本义是指年老的人,最初由“老”和“公”两个单音节语素组成。“老”本义是年岁大,史料记载“老公”这个词最早可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其最初的意义仅仅只是表示老年人没有其他的引申义,最初的通称“老年人”如:

《北宋史书·册府元鬼》 尝幸北邙遂幸洪池命任城王澄侍龙舟因赋诗以序怀帝曰:朕昨夜梦一[老公]头鬓皓白正理冠服拜立路左朕怪而问之自云:晋侍中绍故此奉迎神爽卑……。 《北齐书·彭城王浟传》“徵为侍中,人吏送别悲号;有老公数百人相率具馔。”

《东汉·史论》 为泗上亭长,当去归之田,与吕后及两子居田。有一老公过,请饮,因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也。”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曰:“皆贵。”老公去,高祖从外来,吕后言於高祖。高祖追及老公,止使自相。老公曰:“乡者夫人婴儿相皆似君,君相不可言也。”後高祖得天下,如[老公]言。推此以况,一室之人,皆有富贵之相矣。

1.2.2 对老年人的蔑称

六朝《全刘宋文》...一张,材理乃快,先所常用,既久废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叹息。良材美器,宜在尽用之地。丈人真无所与让也。

《北史·高隆之传》:“帝将受禅,大臣咸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帝深衔之。因此大怒,骂曰:‘徐家老公!令壮士筑百馀拳,放出。”

1.2.3 古代对父亲的别称

《北史·高昂传》:“及次同(昂父)死,昂大起冢。对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锹土,今被压,竟知为人不!”

宋范成大《读唐太宗纪》诗之五:“嫡长承祧有大伦,老公爱子本平均。”

1.2.4 丈夫的俗称

《水浒传》二十四:“大官人怎么不认得?他老公便是每日在县前卖熟食的。”

元代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偏是丑妇极会管[老公],若是一般见识的,便要反目。

明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约莫半酣,婆子又把酒去劝两个丫鬟,说道:“这是牛郎织女的喜酒,劝你多吃几杯,后日嫁个恩爱的老公,寸步不离。”

《西游记》第三五回:“这样个寳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

1.2.5 宦官的俗称

明,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我南朝四员大将,不知生死存亡,天师可也管得他么?”天師道:“老公岂不闻假不能以胜真,邪不能以胜正?既是女将姜金定有甚么妖邪术法……

明,小说《喻世明言》模娇样,好像个妓女,全没有良家体段,看来是个做声分的头儿,擒[老公]的太岁。在咱爹身边,只该半妾半婢,叫声姨姐,后日还有个退步。可……

从上可以看出,“老公”一词由单音节演变成双音节词之后,词形没有变化但词义却大有不同。这些词义的变化是约定俗成的符合着当时的历史文化。正如汪平教授认为,语言的使用很难有真理,语言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有时代的痕迹。“语言是变化的,不能太保守。但在涉及一些规范用语时,我们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渊源,有时候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的发展是没有时代的限制的,并不能因为“老公”一词曾有“太监”的引申义而被列为不可用做丈夫称谓,否则就是对丈夫不尊敬之列。endprint

2 “老公”称谓的发展和形成意义

2.1 “老公”称谓的发展

宋代开始“老”开始变成一个构词词缀,开始有了“老公”这个称呼,这个称呼广泛应用于民间,民间文化和情感演化的后果。宋元时代,因民族融合给中原带了经济上的繁荣以及思想上的变化,也带来了民间文化的繁荣,“老公”的称谓开始作为夫妻之间的称呼被广泛使用。而其中的“老”就是一个构词的前缀,已失去“年长”义,仅仅是一个附加意义的词缀。[2]明代,“老公”不仅仅是民间夫妻的称呼,也已经在文人士大夫中成为基本词汇。清朝时期,“老公”新增了一个贬义含义就是“太监”,使得“老公”作为夫妻称谓词一度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也让后期的人们误会“老公”具有“太监”之意不能作为夫妻间的称谓,忽视了其中歷史的原因以及词汇本身发展的特性。新中国成立之后,“太监”一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老公”一词却被很多同义词所代替,如:良人、郎君、官人、相公、先生、爱人等,这些代替词符合当时的物质文化需求,“老公”一词却鲜少提及。改革开放之后,“老公”一词再度活跃。时至今日,“老公”一词已经不仅为夫妻间常用称谓,连歌曲,影视剧中也会出现“老公”“老婆”作为夫妻之间或者亲昵的恋人之间的称呼。

“老公”一词之所以能迅速登上历史舞台,不仅与时代发展有关,与相对于的文化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公”一词与与之对应的“老婆”一词,雅俗共赏,同其他对丈夫称谓的词来说没有过分讲究时间场合说话对象,更符合现如今的潮流,其明快简约适用于各种场合的称呼更能为大众所接受。因此“老公”一词如此强大的优势,从根本上说正是当前物质文化生活的真实反映。

2.2 “老公”称谓的形成意义

“老公”最初就是称呼太监的。古代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则俗称“老公”,李自成进北京后,即有“打老公”一说(《枣林杂俎》)。改革开放以后,“太监”一词已经成为历史,“老公”一词重新作为对丈夫的称呼在中国盛行,孙国秀认为:“‘老作为词缀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从其构成的名词来看却反映一定的心理特征,‘老公、老婆表示可亲可近,关系非同一般或者感情深厚这一特点。[3]加上该词符合中国人含蓄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比“爱人,男人,官人,相公”等相近的词更能为大众所接受,所以最终“老公”能作为对丈夫的称呼固定下来。

“老公”这一称谓经过历史的演变,含义也随着朝代的变更而变更,从宋代开始“老公”为丈夫的含义沿用至今,已经被人忽视宋代之前的含义,在清朝“太监”之义也渐渐被忽视。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文化是语言演变发展的推动力。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老公”一词如今被用于夫妻之间的称谓,在影视剧中被广泛使用,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也间接反映了夫妻间期望白头偕老。

3 结语

综上所述,“老公”一词从最初的含义指老年人,到宋元时期对丈夫的称谓,再到清朝变成太监的称谓,再到今天“老公”一词的使用频率远远大于其他表示丈夫义的词语,甚至已经完全代替其他同义词为大众所接受,广泛的使用。“老公”一词的产生发展,从本义到引申义所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有这在历史长河中不同时间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女我们可以透过词汇看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沉淀。

参考文献

[1]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

[2] 陈辉霞.从“老公”“老婆”的称谓看词义的演变[J].阅读与写作,2007(4).

[3] 孙国秀.“老X”构成的名词及其所反映的心理特征[J].语文学刊,2005(2).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文化
浅谈法语英语的相互影响
网络流行语现象及其语言文化分析
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阅读课教学设计
基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对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从“国学”看汉语言的软实力
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的渗透研究
中英翻译中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
对症下药,让成语运用熠熠生辉
中国语言政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