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
2018-01-25
从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根本目标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种系统性、基础性和全程性的鲜明特征。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分科化技能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良好的人文思想素质、行为品德以及思维方式为目的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完全超出了学科专业的规定,从而体现出它所固有的文化性。如果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培养,根本任务是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它就必须做到“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需要以理服人,而且更加需要“以文化人”。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突出出来,从而深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系统性和文化有效性。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如何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现实难题,从拓展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入手,应该可以提供一些改革创新的思考路径和方法举措。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教育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因而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化属性,其文化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同理,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不过其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特征。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特征也是在文化层面上的,最终不能脱离它的文化属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开设几门公共政治理论课,简单地用说教方式讲一些政治道理。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教育树人的百年大计,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如何深化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这是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任务。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这个讲话不仅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而且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本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讲话的基本精神是要求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根据这个讲话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如要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确实从文化载体上着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为了有效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教育部2017年组织力量对全国所有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展开了专题调研,并将2017年确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要按照习近平提出的任务使命和改革要求,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台阶,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归属,引发过不少理论观点上的争论。有研究者将这些争论归纳为“灌输论、教育论、社会化论、交往互动论、精神生产论、以人为本论、铸魂育人论、思想掌握群众论、属性论、综合本质论。”[2]这些争论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方面,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特征,但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因而没有看到“以文化人”和“文化育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归属。近些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的讨论,在不少学者中间取得了一些共识。不少研究论著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文化功能、文化自觉、文化使命、文化融入、文化环境、文化载体等方面,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所固有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只是片面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使命和意识形态特征,只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为简单的和空洞的政治说教,归结为口号式和教条式的政治灌输,就看不到其中的文化性问题,而简单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就没有亲和力。因此,要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创新,将其完全融入育人过程之中,就需要关注其文化内涵的效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和全程性的人才培养过程。它所要完成的政治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人格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历史传统教育等教学目标内容,必须始终与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现实判断、社会环境、文化品位直至心理成长、个人趣味和校园文化等多个要素环节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坚持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这也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139)这一论述肯定了人是社会的产物,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阶级状况以及社会文化思想中形成的。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观念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总和。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总和”,它绝不是各种社会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社会化的合力作用。这种社会合力作用是将经济、政治、科技、传统等要素融为一体,而完成这个融合过程则是由文化来担当的。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文化问题做过详尽的论述,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社会整体观出发,我们依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即培养社会人必须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的发展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或者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这个生产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生产过程,或者说是“以文化人”的塑造过程。
中文里所说的“文化”明确传达出了易经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基本意义。在中文语境中使用的“文化”一词,其意义和作用主要在于人的培养和发展,在于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品修养,在于一个社会人的基本塑造。英语里面所说的“文化”(culture),其拉丁语的词源本身就有耕作、种植、栽培、培育等意思,最初指向的是自然物的栽培过程,后来逐渐地增加了对于人的教养和培育等含义。事实上,无论是在中文里面还是在西语里面,文化都不仅用作名词来表示观念性和思想性的内容,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而且也用作动词指向“以文化人”和“文化育人”的过程。文化与人的发展具有完全的共生性。无论从种族角度还是从个体角度看,人的发展都是无法与文化活动分离开来的。人创造文化的同时,文化又塑造了人自身。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文化都担负起了培养人格和塑造民族的基础性作用,而这一切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来实现的。
立足于教育自身固有的文化属性,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真正回归到其文化属性上面。然而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无论是我们的教学大纲设计还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往往都偏重于政治思想说教,在不同程度上忽视和回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由此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面的浅层化和单一化。教学缺少厚度和深度,也缺少宽度和广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亲和力和有效性。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比如,韩国在实施其“国民精神教育”(类似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将文化修养放在首位,既要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家庭、社会、国家三位一体的关系),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杜绝暴力等做人的道德规范。[4]尽管国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说,但是,他们所全面推行的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国家教育等内容,基本上都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不过,他们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方式更多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因而具有一种细雨润无声的效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才能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着眼,高校当然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然要体现一定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和政治立场。它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但它终究还是一个“以文化人”的教育过程。我们必须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教育实践特征,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支撑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绝不只是向学生灌输几句口号式的教条,或者是一些公式化的观念,而是必须始终遵循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和心理等发展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丰厚的和鲜活的文化思想资源中,使之成为全面的和有效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为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就始终面临一个文化融入问题。
文化融入或者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质量首先需要面对的一个改革创新任务。事实上,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课程内容出发就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文化政治教育。我们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史,更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我们讲授中国共产党党史,讲授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当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更不能脱离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的革命历程。我们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我们党90多年来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文化观念系统中,既包括有占据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包括有几千年以来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先进的外来文化和西方文化,还包括现代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新兴文化和流行文化等内容。在整合运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过程中,我们当然应该坚持其中应有的政治意识、历史意识、开放意识和批判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首先必须吸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来源,必须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授,不能仅靠教科书上面的那些概念表述和经典名言,还需要深入到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具体思想环境及其历史文化条件中,也就是回到马克思主义得以产生的文化背景。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能局限在现成的那些理论陈述,还必须从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和发展史着眼,从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着眼,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也就是要融入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或者说红色文化教育,就是最为鲜活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资源。在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服务人民为国奉献精神的过程中,红色文化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本身还具有非常鲜明的价值导向作用。革命领袖、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劳动模范、道德标兵等先进人物的事迹都是最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培养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即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其中,文化自信又是支撑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石。文化自信的培养,当然需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如果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只能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的空洞说教。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P120)他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不同场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为了贯彻这一讲话精神,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在国学热和开展经典阅读等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具体说来,一是有不少学者开始专注于研究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结合路径;[6]二是许多高校开始着手建立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体制机制,组织相关教材的编写,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保障;三是不少任课教师积极发掘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传统美德的传承之中;四是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也在不断增强,广泛开展了《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古代经典的阅读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博物馆里面的老古董和文物摆设,而是至今没有中断的中华民族血脉。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7]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过程中,当然还有那些不可或缺的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以及当下的各种大众流行文化。在我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体系大多来自西方文化,可以说在不同程度上西方等外来文化已经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的一部分。不可否认,西方文化可以打破我们文化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可以为我们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然而,面对着比较强势的西方现代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向学生传递那些先进的思想观念,让学生了解更多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科技思想,另一方面又必须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那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能不加辨别地接受所有西方外来文化思潮,要让学生能够分清哪些是有益于思想健康发展的东西,哪些是有悖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西。在主流文化之外,大众文化和青年亚文化也是不可小看的思想力量。况且,青年学生更加容易受到这些新潮的流行时尚文化的影响和左右。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和吸取这些文化要素的同时,更为重要的还有一个引导学生如何去辨识其中优劣的教育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往往流于简单的课堂灌输,很少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政治与道德知识,因而不断增加政治课、德育课的门数,而不善于寓德于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之中;习惯于通过号召虚张声势,而不善于做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行政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善于形成集体舆论、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居高临下从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心理分析,以心理咨询的方法引导学生。”[8]事实上,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这已经是教师学生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共识。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文化活动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建设,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手段问题,也不是可重可轻的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如何深入推进文化育人的有效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各类文化资源的融入和整合,同时也要积极发挥各种文化载体的中介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需要紧扣内容充实内容,而且也需要注重形式丰富形式。这里不是说要让形式大于内容,而是要让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内容,让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有效性和影响力。如何能够做到让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亲和力,从而能够有效地把正确的思想观念内化成学生的认知行为和自觉意识,除了课堂上教师自身的讲授方法和讲授艺术之外,还需要借助于各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传达方式,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应文化载体。所谓文化载体是指那些通过运用文化手段而产生的各种有效启发手段和调动形式,如影视作品、小说、戏剧、诗歌、散文、音乐、绘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电视广播、大众传媒、参观展览等等。尤其是在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大众传媒和网络这种文化载体更是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教育影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的影响或许超过了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出发,充分运用各种为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进行教育改革创新,乃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行为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建设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变化步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传播方法,能够比较充分地利用影视文学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寓于文化欣赏活动之中。其次还要确立一种综观式的文化育人理念,不是说为了娱乐而娱乐地采用文化载体。事实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具有整体性的有机存在,思想政治素质既包含认知、体验、实践、自我教育等能力要素,又包括知、情、意、行等个性要素,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社会关系要素,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个性素质、社会关系素质的全面、协调和持续提升。”[9](P120)既然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育人工程,因而也对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首先,结合高校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各门专业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个专业学科学习结合起来,无论是文科的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还是理工科的物理学、数学、建筑学、计算机学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有效的文化载体。与专业化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结合起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非常牢固的科学基础,从而对学生产生更有效的理论说服力。其次,可以充分运用那些具有感染性的文化产品,比如,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绘画、体育等就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主题活动中,通过现代声光电媒体形式的传播过程,显然会产生比单纯课堂授课更好的效果。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教学目标上,一方面,需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和“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以及传统文化和传统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让学生走出校园参观考察红色文化摇篮和革命教育基地,切身体会新中国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最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个环节有着更加直接的影响作用。如何将政治意识形态的宣讲内容寓于校园生活和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举措。
事实上,校园以及社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要远远超过课堂教学方面的影响。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社会流行文化都会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之中。正是因为其影响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无处不在的文化影响往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这个方面国外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鉴。日本所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通过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旨在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集体精神。新加坡培养“国家意识”的做法是从儿童抓起的循序渐进方式,着力塑造“国家至上,社会优先”的公民意识。“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隐性’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一般的教育论述中,体现在公民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各项活动之中,体现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他们将意识形态的内容寓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社会舆论、宗教活动、社会管理、日常交往、公共设施等见得到、摸得着的一切事物和一切活动之中,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项活动之中,使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不知不觉地接受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熏陶。”[10](P59)如美国各高校开设有“美国史”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不仅讲授美国建国史、成就史和美国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奋斗史等历史,还向学生灌输美国主流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宣扬资本主义和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同时,美国高校还经常举办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伦理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美国的政治家、政治名人和官员到高校进行演讲,也是美国高校开展政治教育的一个传统。”[11](P47)文化载体所营造出来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确实能够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从国外已有的教育经验看,从近些年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经验看,思想政治教育确实需要采用更多综合性和渗透性的文化教育方式,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只要我们确实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乃是一个“以文化人”的综合教育过程,只要我们确实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奠定了认识基础,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