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再成为下一个“施暴者”

2018-01-25潘汉雯

山西青年 2018年8期
关键词:施暴者言论网民

潘汉雯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近几年,网络暴力现象层出不穷,很多人尤其是公众人物受到伤害。这些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于是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18年年初,成都的“摔狗门”事件自在网络上发布以来一直热度不减。成都女孩走失了一条柯基。走失的柯基辗转到了何某手里。因索取报酬不成,两人起了争执。旦旦在网络上公布了何某的电话姓名等隐私信息。一时间,何某成为人肉对象,频繁接到骚扰威胁电话,矛盾再一次升级。面对气势汹汹前来的成都女孩,何某试图用床单把狗送下去,不料绳子断了,柯基犬摔死。事态恶化,加之“义愤填膺“网民的推波助澜。何某手机里15000多条咒骂短信,家门口摆满花圈,被迫之下和丈夫离婚。

本该两人解决的问题,因为传播到了网络上,被无限放大。不仅是何某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成都女孩也因害怕接连换了三四个工作。两个本不相干的人,因为网络暴力这淌浑水,再也难搅清。

那么何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网络言论的自由,网络暴力作为一个负面社会现象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危害却是无法想象的可怕,任何一位网民都有可能变成暴力的施行者和受害者。所以分析网络暴力成因以及解决路径对健康上网,创建良好网络环境甚至是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暴力现象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如果说数字太抽象的话,那么事实就是——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智能手机作为上网的便捷工具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必须品。毫不夸张的说,人们完全离不开网络,所以人人都是网民。网络将不相干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它的共享性让很多资源共享,是利也是弊。网络的匿名性,低成本性让很多人“敢于”言论。这些“很多人”中鱼龙混杂,有社会各个阶层人,所以网络言论出现了不和谐的画面。不负责任的消息传播,语言攻击,甚至人肉搜索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演愈烈……于是,网络暴力产生。暴力从现实中衍生到虚拟网络中,在没有严格的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约束下,以肆意谩骂攻击他人,公开他人隐私,传播不实消息等行为来达到某些目的。

二、网络暴力的危害

(一)对他人的危害

我第一次深刻认识到网络暴力危害是缘于莱温斯基的一次公开演讲《羞辱的代价》。这个曾经和总统传出绯闻的女性曾一度被人们在网络上谩骂欺凌。度过了人生最艰难时间的她,没有选择轻生,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的站出来以身说法,宣传呼吁人们的同理心。看完整个演讲,不禁感慨网络暴力的可怕。网络暴力不仅仅来自于一个人,而是一群一群的网民,看似不经意的一句嘲弄汇聚在一起变成了压倒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久之前,我喜欢的某位艺人因为抑郁症自杀了。而网络上的人们竟然在人死后依然不断捏造事实,传播不实的消息来博取人们的眼球。真是令人寒心。造谣者们没有用一刀一枪,没有用任何利器,无形伤害却能致命。很多心理素质不那么强的人经受不住打击,患上抑郁,甚至选择轻生。由此可见,网络暴力与杀人犯法无异。

(二)对自己的危害

作为有很多闲余时间上网的青年人来说,网络暴力对自身的危害也十分大。首先,网络暴力语言长期影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处事。像电影《无人区》一样,在网络这个无人监管的情形下,网络暴力行为不仅解决了宣泄情绪的需要,又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加剧了青年人犯罪的几率,助长了他们采用不正当行为解决事情的心理。其次,网络暴力危害青少年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形式。青年人参与网络暴力大多数是不理性的,跟着领头羊的煽动,不依据事实,加入主观情绪来揭露批判他人。如果长期在网络中参与网络暴力,那么在现实中青少年往往会加剧双方情绪恶化,使得与人交际的能力退化。最后,对参与网络暴力实施的人来说,网络暴力只会加剧对社会对反感,产生厌世的心理,从而以消极心态面对世界。不仅仅是血性方刚的青少年,成年中也不乏心理有缺陷,愤世嫉俗的一群人。网络暴力虽然宣泄了他们的情绪,但长此以往只会恶性循环,并没有实质性解决心理问题。如果没有网络这条途径,难以想象现实中他们将采用怎样极端的方式宣泄情感。

三、网络暴力现象客观原因分析

(一)网民群体复杂性

浙江学刊里“在类似于BBS,QQ,blog这样的“脱域空间”里,介入低成本性,信息的数字化传播,让社会边缘人,草根群体等弱势群体能轻易加入进来,聚合起来,超时空、超文本地开展信息交流。”这些社会边缘人,草根群体不满于自己的现状却又不付诸努力,怨天尤人,心理生理不平衡的他们便选择了网络这条渠道来发泄情感。所谓鱼龙混杂,不免有一些甚至大批“好事者”在面具的遮掩下随心所欲肆意而为,成为网络共享资源里的一股泥石流。

(二)网络的匿名性

在现实中很多人不敢发表的言论便选择在虚拟时空“宣泄”情绪,并且传播速度很快,难以查明源头,难以问责。这样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而又可以肆意妄为的事情促成了许多“好事者”、“兴风作浪”。曾经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某男星吸毒事件,当事人称曾有人打电话到家里让其全家去死。事情的可怕程度不亚于恐吓,谋杀。就算公众人物触犯了法律,也自然有法律来惩罚他们,完全不用这些网民操碎了心。

(三)网络的低成本性

智能手机渐渐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互联网引领下的21世纪让很多人有了发言权,例如网络言论一度成了打击贪污腐败行为的利刃。但是网络作为双刃剑,不需要什么成本,不需要复杂的流程,网络言论非常自由,所以崇尚自由的新时代人人都热衷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想法,评论,分享生活……同时,也成了一部分人背后打击报复他人的有力途径。

四、网络暴力现象主观原因

(一)人们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批判他人

“王某某离婚案”就是典型的案例,一夜之间上了新浪微博热搜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甚至热度上了纽约时报。其妻子婚内出轨行为违背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观念,于是一批批打着替受害者王某某不平的群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当事人,渐渐人多势众,受网络情绪的煽动,开始公开当事人的隐私。“好心演变成了悲剧”甚至有人对当事人的亲朋好友正常生活进行骚扰,侵犯,触及法律的底线。“高尚”又嫉恶如仇的网民们自然不会放过可以大做文章的新闻,毕竟这也是他们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寓言故事里说过,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两个筐,身前一个小筐装着别人的缺点,身后一个大筐装着自己的缺点。寓言告诉我们:人们总擅于发现并放大别人的缺点,而忽视自己的过错。

(二)看客心理和从众心理

网民容易受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聚众关注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看客心理和从众心理本身并没有巨大的危害,但是在网络暴力中围观群众受大众集体情绪渲染对事件当事人指点评价,无形中推动了事态的恶化。而之中的领头羊,挑起事件的人,会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博取同情心,对事件进行夸大、捏造。“领头羊效应”和从众心理在我们国家非常常见,例如中国式过马路等。容易被情感蒙住了双眼的我们总是愿意相信我们所希望看到的那样,而不是事实本身。当事情表象足够令人眼花缭绕,情节编造的足够打动人心,那么在那些网民眼里事实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三)自我意识的膨胀

21世纪崇尚自由,人民当家作主,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这些不可避免地让现在人们产生了极强的自我意识,过份强调自己的作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社会心理学》第74页讲到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例如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在干什么,我认为,皆是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所以在网络里人们热衷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是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人们有自己的思想这本不是坏事,但是再好的事情都会盈极而亏,过了界它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没有谁会特别在意自己随手的评论和转发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那么又有谁会在意那些因为网络暴力而受伤的人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不应该成为伤人的利器。

五、化解路径

(一)政府

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立法与规范,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等。设立专门机构,法律来监管网民网上散布谣言,公开他人隐私等问题。实施网络实名制,让每一个网民了解到参与网络暴力将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处罚。正所谓,杀鸡儆猴,当政府摆明态度,下得了狠手,那么足以对造谣者产生震慑。现实社会需要法律来保护,虚拟网络空间也应该有法律来守护。加大惩戒力度,为网民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为社会和谐创建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二)学校

因为网民中学生的比例占了一大部分,所以学校作为引导人们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中介,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行为规范。宣传健康上网,不浏览暴力网页,画面。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明确作为合法公民的义务。虽然网络言论宣泄了学生情绪,但在长远意义上不利于学生现实意义上的交流。这时候学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的课程,多多关注学生私下的学习生活情况,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访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有趣的活动,充满阳光正能量的事情充斥学生业余生活。鼓励学生从网络中走出来,多多接触美好的社会生活。一颗充满温暖与爱的心灵,一定懂得理性面对网络言论。

(三)网民本身

每个网民都应该理性上网,理性看待社会热点事件,不受从众心理影响,不煽动他人情绪。看到不好的网络言论应该及时抵制,依法举报。也许你宣泄完情绪像吐掉口香糖一样轻松,殊不知那是压倒别人生命的稻草。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同理心,你不希望受到网络暴力的攻击,同样他人也不愿受到诋毁与攻击。和谐社会不应该仅仅只是现实中的相安无事,无人监管的网络中的行为更是体现道德素质的标尺。

(四)受网络暴力的人

娱乐圈女艺人袁某某,作为演艺圈的“黑姑娘”因为一部剧受到里无数网民的言语攻击,一度被轰炸“袁某某滚出娱乐圈”。懊恼而无奈的她,选择重拾丢弃已久的小提琴和健身。运动和学习让她不再耿耿于怀网络言论。她在TED演讲说,感谢运动让她在面对他人诋毁的时候能够身轻如燕,从容面对。渐渐地,人们不再攻击她了,也开始看到她的努力。故事的结局很美好,现在的她也早己走出当年的阴影。聪慧如她,袁某某教给了我们如何正确应对网络暴力。

普及网络的初衷一定是为了便利人们的生活,言语也不应该用来伤人。所以,不爱也请不要伤害。宽以猛济,猛以济宽。

参考文献:

[1]杨帆,史海霞.民办高校就业重任下应发挥辅导员团队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2.03.

[2]王万江.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07.

[3]李梦雨.科塞“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的网络戏谑话语功能研究[J].新闻爱好者,20017.11.

猜你喜欢

施暴者言论网民
小编有话说
——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他们的言论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