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题目“变”起来
2018-01-25汪朝霞
汪朝霞
现在很多学生谈到数学就一脸忧愁,抱怨数学太难,其实是没有抓住数学学习的实质。学习数学讲究思维的训练,动脑应该和动手相辅相成。而如何动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和培养。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经验不足,更需要有意识地传授思维方法,让他们在体会和感悟中学会动脑。数学的思维有很多种,本文要谈的是关于从“变化”开始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具体接触过很多数学题目后,你会发现很多题目虽然数字不同,形式多样,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围绕主要知识点而展开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万变不离其宗”。既然所有变化都是从一点出来的,那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变化融合到例题中,以从错综复杂的题海中脱离出来,真正达到思维效率的提高。
一、深入挖掘教材,有效利用例题
例题给一题多变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是通过例题的形式给出来的,通常学生对例题的印象非常深刻。巧妙设计变式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提高思维的积极性。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一般可以采用“纵变”和“横变”两种形式。
1.纵变:一般是稍微改变例题里的部分数据,通过分析、比较,更好地掌握新知。
如四年级下册第59页例2:化简下面小数。
0.70=0.7 105.0900=__
教材已经给出了第一题的化简方法,并且给出了提示,第二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完这两题后还应该出示变式0.07= __ 能不能化简?学生思考。通过比较知道如果去掉0写成0.7就不对了,根本不可能相等。这样可以深刻体会到小数部分末尾的零可以去掉,而中间的0不能去。这样用事实说话,学生印象更深刻。在第一题中整数部分是0,第二题又有些变化,整数部分中间有0,通过对比,不能去掉0,同时还可以加以变式化简150.0900,这时就能说明整数部分末尾中间的0都不能去掉。通过这样反复变化,让学生深入理解,在小数中末尾的零不影响小数大小,所以可以去掉,而其他的就不能去掉了。
2.横变:一般是对新知的综合应用。
四年级下册第68页例1:把上面的数据改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80厘米=___米
这一题主要是利用小数来换算单位。例题还可以有变式1米80厘米=___米,1米8分米4厘米=___米。通过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有挑战性,增加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二、跳出现有问题,提倡多维提问
在题目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根据条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教材在安排上就暗示了这一点,如在四年级下册中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内容,前面就有个主题图,给出了后面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条件有: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两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情境中有充足的条件,所以后面的3个例题是一个问题。这样整个乘法运算定律的知识通过这个主题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在学习完必学知识后,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答,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既可以巩固新知,又可以培养发散性思维。像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如速度方面的比谁快?快多少?哪个多?多多少?这些都属于稍微复杂的问题,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通常对这些问题都有畏惧感。如果利用好教材或者学生熟悉的情境,则可以消除畏惧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锻炼思维的效果。高年级中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是变化多端的,但是仔细分析,无非是小学数学的几大类知识。通过一题多问的方式牢牢掌握方法,在面对各种题型时自然就得心应手。
三、超越问题本身,变换多种方法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很多解法这是很正常的事。而如何引导学生找到多种解法,正是教师上课应该解决的。这又要回到例题情境了。
如四年级下册第69页例2,把下面的数据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0.95 米=___厘米
这一题书上给的是两种方法,而在课堂上学生出现了以下方法:
0.95米可以分为90厘米和5厘米,根据书本中的9分米想到的。
在这里学生能够说出新方法实属不易,一般都是教材上有什么提示,就拿什么用,真正能做到产生疑问、变换方法的,已经很不错了。说出新方法后,还需要分析对错,好的方法要及时推广,让其他学生也能够体会并且掌握;若错了,要说明白错在什么地方,避免下一次继续犯错。一题多解的方法,在小学阶段主要是了解并感受,针对常见的问题会应用就行。而在数学这门课中,它的应用就非常广泛了。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始时就要不断渗透、不断强调。例题的解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同样在习题中也有,这些通常会被大家忽略。这就要求在讲评练习时,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多介绍方法,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答案的正确上。
数学中的变化,是为了掌握不变的知识,达到灵活的效果,而不是为了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平常应用这些变化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变化要有层次性。每一步的变化都应该是较小的,让学生可以有的放矢。看起来和新知很像,但又不一样,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跨越要是很大,学生就会有畏惧感,有抵触心理,更不会积极思考。同时还容易丢掉部分学困生,这样课堂效果就无从谈起了。
在不是特别针对练习计算的变式,最好降低计算难度。通过长时间和学生的接触,发现学生比较排斥枯燥的高强度的计算。学生是思维的主体,不能让学生排斥这些变化,这就要求变化要看似简单。最好能不变换数字就不变,在思维上多多设计,这样才能增强他们挑战的信心。
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活动。有些变化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真正发挥集体的力量。不仅可以提高思维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数学真正地被学生所用。
在课堂上,教师还应该是引导者,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引导。如学生的思维偏离主题,就要引导他们走回正道。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适当给予提示,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没有想到时要及时提示。
总之,教师在所有变化上应该是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只有教师做对了、做好了,学生才能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得。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克服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数学题,真正从思维上达到减负,这才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