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棘球蚴病调研诊治

2018-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升包囊虫体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兽医站,青海治多 815400)

1 流行特点

此病不同阶段牦牛均有易感性,其中,以1~1.5岁的牦牛易感性最大,发病症状最严重。多数情况下,虫体感染后3周,开始在脑组织内移行,而诱发典型病变变化症状。比如:体温高升、脑炎加重等等,病情严重的可致死。待到虫体在脑组织内2~7个月,随着虫体的增加,严重压迫神经可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

2 典型症状

此病感染后,典型症状:高热、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牦牛放养过程中,时而掉队,时而冲撞,时而摇头,时而转圈,甚至有头顶硬物不等等神经症状。

根据病程缓急,有急性病例、慢性病例之分。急性型病例,典型症状:发热、食欲降低,呼吸加快,异常兴奋,前冲、后退,或原地转圈。急性病例中,有精神萎靡,头颈弯向一侧,磨牙、倒地,离队掉群。出现类似病例,多数能在几天内,因感染急性脑炎而致死。个别病例耐过,逐渐转变为慢性病例。

慢性型病例,多数有急性转变而来。有大量的囊泡寄生脑部组织,早期囊泡体积不大不产生压迫感,往往不表现出明显典型症状。随囊泡数量的增多,体积的增大,开始压迫脑组织和脊髓,伴发明显的神经症状。表现症状的不同,与多头蚴寄生虫部位不同而定。

3 诊断要点

对此病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做初步诊断。

典型表现:病牛体温高升,呼吸频率加快,精神亢奋或抑郁,病畜在原圈舍内转圈,前猛冲,后猛退,机体麻痹。出现上述症状,应注意调查环境。询问养殖户主,有无散养犬类、护理,养殖牦牛区有无狼出没等等,可进一步诊断此病。确诊,需结合实验室诊断。病原学监测,切开病畜病变头部位,对囊肿部位镜检,如果发现有多头蚴即可确诊。

4 防控措施

随着牦牛养殖规模的扩大,棘球蚴病发病病例逐年高升,造成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为此,重视此病的防控,不难单寄托于个体养殖户主,更注意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

个体养殖户主,要认识加强养犬管理的重要性。场内所有养殖的家犬,都要做到拴系管理,甚至做到无家养犬。注意做好养犬驱虫管理,每年的春秋两季例行驱虫2次,能很好控制此病的发生。可用的驱虫药,有吡喹酮、阿苯达唑等等,经临床用药施治有着不错的效果。个别地区虫害威胁严重的,可酌情增加驱虫至3~4次,能大大降低此病的易感性。

政府管理层面,要提高此病防控认识。政府领导班子注意牵头,协调做好各项防控管理工作。尤其注意加强防病宣传,增强民众防控此病的意识。此病寄生虫体为细粒刺球绦虫和多房刺球绦虫,终末宿主除食肉动物外,还有感染人的可能。由此,作为典型的人畜共患病,此病防病的重要性不单单体现在畜牧养殖管理方面,更体现在维护公共安全层面。为此,重视此病的防控,应发挥区域内兽病防控网络作用,积极协调好不同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做好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大大提升此病防控质量。此外,在不同的地区,此病流行的中间宿主、终末宿主等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且考虑到地域特点不同,具体制定的防控方案同样要有出入。

5 治疗措施

病情症状较轻的,可尝试用药物施治。

可尝试的处方药,吡喹酮,每次用药按照100mg/kg的量用。调配10%的注射溶液,1次皮下注射,连续用药3~4d。或者,用黄色素溶液,浓度0.5%,每次用20~30ml,静脉注射,1次/d,连续用2~3d。或者,用5%酒精3~5ml用法:穿颅抽净包囊液后一次注入。

后期症状加重,手术摘除包囊,为此病治疗的最佳选择。

手术疗法的基本原理,借助注射器吸取寄生脑髓表面的虫体,待脓液减少囊泡缩小时,可通过手术将虫体摘除。

具体手术的操作,应先确定手术部位。消毒并剪除手术部位的毛发,而后在软骨组织处进行U形切口,切口破除皮肤及皮下组织,注意保护骨膜,用粗线将分离皮瓣固定。

暴露骨质用圆锯开口,保护骨膜同时确定暴露的脑膜。

开孔期间,保定好牦牛。取注射器针头刺进脑膜,通过活塞的抽取,吸取泡囊中的脓液。待包囊减小后,取出。

包囊取出后,注意消毒。用止血纱布覆盖,滴入少量的青霉素。然后,缝合皮肤。待缝合完毕后,涂抹磺胺软膏,用碘酊消毒。

整个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牦牛的头部。

6 体会总结

几年来,牦牛棘球蚴病发病概率高升,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民众的恐慌。重视此病的防控,一则要提升户主的认识程度,尤其意识到加强养犬管理的重要性。二则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注意加强防病宣传,协调做好各项防控管理工作。对此病的治疗,病情症状较轻的,可尝试用药物施治。吡喹酮、黄色素溶液等皆为不错的选择。而病程较严重的,可尝试用手术摘除包囊,借助注射器吸取脓液缩小囊泡,通过手术将虫体摘除。

在不同的地区,此病流行的中间宿主、终末宿主等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且考虑到地域特点不同,具体制定的防控方案同样要有出入。

[1]李刚.脑棘球蚴病的防治[J].新疆畜牧业,2001,(3):42.

[2]钟华.脑棘球蚴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8):62-63.

[3]曾江勇,吴金措姆,色珠,等.一种治疗牦牛脑棘球蚴病新方法的建立[J].西藏科技,2013,(4):53.

猜你喜欢

高升包囊虫体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高升力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图版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翠绿制造高升系列
——愿你的努力都不被辜负
羔羊对细粒棘球绦虫免疫抵抗力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