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换个角度思考注重个性化阅读感悟
2018-01-24姜秀
摘要:语文教学注重强调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人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得以个性化阅读感悟了吗?没有!实现了学生阅读感悟的个性化了吗?也是没有!为什么就是如此?当从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去研究,当人们能够研究出一定的结果时,再予以一定的重视,给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还是可以真正落到实处的。
关键词:思考;阅读;感悟
一、 给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应多克制自己
人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欠缺的不是食物营养不良,而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上的营养。学生在校学习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感悟上,都不是能够去独立进行的,一些文本的质地优良,不是我们小学生去发现的,也多是我们教师去灌输的。平时的语文教学,人们生怕自己的教学对象,不可能去发现文本的质地优良,不可能去自主性的挖掘富矿。一般都以自己的感悟去替代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学生则成了木偶人,毫无阅读感悟的生机。如果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人们都去克制自己,不要去替代充满生气的孩子,而让学生进行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阅读,那课堂定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阅读感悟。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只要不去替代学生,就一定可以获取学生阅读感悟的意外惊喜。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小草和大树》,一切都交由学生,也一切都让学生进行属于自己的探究,甚至就是自己换个角度的探究。虽然学生经过自己换个角度探究所表述的观点和见解不甚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悟表达,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大相径庭,但学生所表达的是自己的见解。也在学生比较自主的表达中,趋向于观点的一致起来。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二、 给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应多尊重学生
人所惧怕的是自己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小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去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现象是年级越高越为普遍,究其原因是学生多经历着得不到尊重的痛苦。在语文教学的阅读感悟上,一些学生的感悟表达不甚准确,就被老师一言以蔽之,大家就是在表达中极其畏首畏尾,也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产生胆怯心理和行为。学生表达的胆怯和腼腆,严重制约着学生阅读感悟的角度,课堂教学也就不可能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人们都应当做这样的思考:如果我们多尊重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则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表达,甚至就是十分胆大妄为地进行表达。当学生能够这样去表达,那也就完全可能在阅读感悟中去换个角度思考。
如教学《半截蜡烛》,学生在理顺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伯诺德夫人、雅克、杰奎琳设法保住半截蜡烛的行为进行感悟,大家都以为伯诺德夫人、雅克、杰奎琳都是机智和勇敢的。在阅读感悟中,就有许多学生比较崇敬起杰奎琳来,因为秉承如此崇敬心理的原因是杰奎琳是真正意义上半截蜡烛的保护者。对学生如此的表达,是一言以蔽之,还是不置可否?应当都不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深读,学生便从三者行为的联系上发现其周旋的紧密联系,产生对伯诺德夫人、雅克、杰奎琳的正确认同感。
三、 给学生换个角度思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1.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验是主体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来意义及其引申意义的心理过程。体验超越经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体验体现了人的心灵的丰富性,揭示了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根本规定,也揭示了个性的根本规定。现在的“条分缕析”式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这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的情感荒漠与精神世界的空虚。每个人纯粹的心理世界、精神世界,都是其獨特的能动性创造的结果,每个人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创造、理解、建构、体验,才能形成自己“内在的世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自觉纠正“条分缕析”式阅读教学的弊端,担当起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与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重任。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文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四、 给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应多引导学生
学生毕竟是学生,小学生则更应当就是小学生。语文教材的篇篇目目,虽然十分适合学生去阅读,但学生凭着自己去读获取完全属于自己的阅读感悟,还显得不是很可能。学生的不可完全阅读感悟,如果人们不去予以重视,不采取相关的措施,即使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去换个角度,也还是极不奏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给学生去换个角度思考也应当多引导学生。小学生都学过《苹果里的五角星》,那是孩子换了个切法。学习这样的文章,我们不需要去和学生谈什么创新和创造,但我们可以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只要站的角度不一样,就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在平时,语文教学的阅读感悟,给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多在适当引导学生上做文章。
如《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教学,想让仅有十岁左右的孩童去换个角度进行思考是有难度的。文本从叶到人,从景到情。但学生能够得到做一片美的叶子的自主感受?教学时,发现是做不到的。在教学中利用一定的句型练习,比较好地让学生得以获取。“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是生活的大树,只有,我们才是美的叶子。”学生围绕这样的句型,联系相关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训练,他们在具体的训练中诗意地创造着,便比较广泛地从不同角度获取参与文本交流的感受,获取着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实际感受。
给学生换个角度,应当是迫在眉睫的,也应当必须是持之以恒的。作为语文教师更需要努力寻觅其更新的策略,使其获取更为美妙的阅读感悟效果。
作者简介:
姜秀,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姜堰实验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