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内蒙古当代草原画派》的思考
2018-01-24仝朝晖
仝朝晖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100044)
在当代文化生态和社会环境下讨论画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信息化时代的各种交流,人类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趋于同质性,以及在国内代表国家主义话语的美协体制,统合不同地域的美术展览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现实的影响力就是在不断地消解着画派的特性,或者是让其变得更具不确定性。然而即便如此,对当代社会的画派研究也是有意义的。从语言学的认知角度来说,概念域存在模糊性和典型性。概念域的模糊性就是在对典型性进行的分析中,我们会看到自然范畴中所包含的范畴化总是在范畴的边缘存在着模糊性。那么,“内蒙古当代草原画派”的主题既可以归入风格美术的范畴,也可以归入地域美术的范畴,这主要取决于进行范畴归类的艺术史研究者认知倾向。不论何种方式的研究,都会让问题讨论更具有言说的具体性,增加其在一定时空范围和文化语境下的深入理解。《内蒙古当代草原画派》(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即是这样的研究著作。
内蒙古草原地域辽远,人文历史悠久,风土人情独具特征。但相对于大多不生活在其间的人,他们对于内蒙古草原的印象,往往更多的是来自成吉思汗的英雄传说,或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类的文化畅想。同样,就绘画艺术领域而言,草原题材作为一种类型化艺术表现主题,它和边疆题材、军旅题材、少数民族题材等内容一样,在当代中国的画坛屡见不鲜。但是,这又和《内蒙古当代草原画派》一书中所陈述的命题范畴有何区分呢?“当代”,在艺术史研究的语境下,可以是指历史发展的时空维度,也可以是指一种文化品性的评说,就后者论,文艺的当代性释义强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和这一个时代的文化。绘画艺术作为时代文化整体的组成部分,其艺术现象所具有的自我风貌,也标志着特定时期文化发展成熟的程度。那么,“内蒙古当代草原画派”的研究,是否也可以从中总结和发现出这些方面的特质?类似问题,读者都可以在阅读中去思索,寻找答案。
本书著者又是以何种个人身份和价值立场来认同草原文化,并理解发生在这里的艺术现象呢?王鸿敏、周易是两位中青年学者,均在内蒙的高校执教,他们既有在本地生活成长的体验,同时又曾在外求学,接受艺术史研究的专业教育。可以说,研究者视角具有的这种亲近与间离,则更有可能保持问题分析的敏感和宏观。
19世纪法国著名艺术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艺术产生的本质是在模仿大自然的同时,也受其创造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他将主观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种族、时代、环境”。这些观点都涉及到艺术地域风格的议题。从广义的中华文明到各个少数民族文化、文明的发展演化过程来说,民族作为一个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群体,其对于艺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相对于中原地区的传统农耕文化以及现代人栖居的都市生活,内蒙古草原所具有的草原文明和游牧文化对其本土艺术的特质亦具有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不单是表现为艺术家在绘画题材的内容选择方面,更潜在的意义则表现为对艺术主体精神的引导和塑造作用。因此,本书并不倾向以“民族艺术史”立论,书中列举了“内蒙古当代草原画派”的艺术家,没有局限在内蒙古少数民族画家,而是涵盖了生活在当地的本土画家。这些画家从他们的精神状态、艺术追求和题材形式,均一定程度地体现出以上的多重性特征。
如著者在书中陈述:从古代的契丹国、辽代时期之始,北方草原地区就已经出现了一个画家群体,他们以日常的狩猎、游牧等生活为题材,亦有作品传世,在唐宋时期的画史上就存有记载。并且,经历其后不同朝代更迭和历史变迁,这一文化脉络绵延相继。但是,在上世纪前的历代文献中,却未出现命名或者成立“草原画派”的记载,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有研究者以辽代契丹政权时期的绘画为主要对象,提出古代“北方草原画派”之说。1981年来自内蒙古的画家妥木斯在北京举办个人美展,以此为契机,一部分北京学者也提出今天所谓的“草原画派”,该提法逐渐被更多人关注,引发讨论。笔者检索了近年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文献,可以看到,国内学界观点比较倾向于认同“草原画派”命名成立的可能性,但在许多相应的概念界定方面还没形成共识,这方面的理论构建依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定义的中原文化或内地文化,以黄河、长江流域文明为典型代表,长期受到学界的集中关注,文献记录也比较完整,相对之下,关于草原文化方面的研究则不属于显学。在今天人们关注点也更多的是着眼于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领域,这无疑增加了对这一区域内艺术学本体研究的难度和复杂性。比如,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呈现的不同样态,地域宗教信仰的多元变迁,内蒙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当代语境中内地艺术观念的介入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艺术现象的发生,也使得内蒙古草原的本土艺术更具非单一化的综合性特征。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要在这一领域研究中,找到诸如“草原画派”的文化理念、风格语言等方面的“质性”界定,这对于从事理论写作的研究者来说,挑战是不言而喻。
本书中论及草原画派,所涵盖内容比较丰富,比如从地域、民族、历史、宗教方面分析画派的形成因素;从孕育、成熟、繁荣、流动等方面总结画派发展脉络;从民族融合、民俗展现、边塞情结、人文情怀方面介绍画派的创作思想;在描述当代草原画派的艺术面貌中,谈到了表现题材、表现形式;列举出对妥木斯等人的个案研究;结合对草原画派与草原文化、民族艺术、生态美学的比较,概括草原画派的艺术价值。
通篇纵览,著者的研究方法多样,有生物学观念的艺术史方法论,有艺术家个案分析,也有对当下文化问题的介入,涉及了近年来关于草原画派及草原绘画讨论的大部分相关问题。由于这是从著者学位论文发展出的一部学术专著,同时也获得省部科研立项,因此全书在写作中很注重资料的详实和逻辑自洽;在观念思考的文化视域以及问题研究的具体性和深入性方面,均表现出相当的学术功力。本书出版是对近年来关于草原画派研究一次有意义的推近。通过阅读,也会围绕当下学术文化热点中的民族、地域、个体、群族、观念、风格等议题,引发我们的省思。同时,作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其成果一旦推广给公众,书中论点的意义就不仅仅属于原作者,它也是向参与者开放的,冀望读者在对话交流中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