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推进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的发展①
——方李莉会长在201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上的发言

2018-01-24方李莉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类学学科艺术

方李莉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29)

201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年会于这金秋时节,在具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的金陵之城——南京召开了!大家非常兴奋,对这次会议充满期待。这次会议的承办单位是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这是中国艺术学重镇的所在地,感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会务团队及学会秘书处的工作团队!也欢迎来自海内外的参会学者们。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是在费孝通先生的支持下,成立于2006年。自成立以来我们一直秉承费孝通先生思想,努力做田野考察。费孝通先生曾经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其大意讲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有一个学科来对人类的和平、繁荣和富强来做相关的科学研究,他希望这个学科里面能够包括人类学,所以他提出了这个“迈向人民的人类学”这样一个概念。同样,我认为,我们所研究的艺术人类学也是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其和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为什么呢?因为费孝通先生早年曾为中国的贫穷而感到忧虑,因此,他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富强的中国,让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所以他称自己的学术目标为“志在富民”,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他看到部分的中国人开始走向富裕,这时他又产生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富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如果说,富裕了人们要追求美好的生活,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我们向往的生活。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关注艺术,他认为艺术化的生活、具有艺术情境的生活,可能是我们未来美好生活的发展方向之一。

也由此,他开始关注艺术人类学这个学科,而且也是在他的支持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才得以成立。所以,我们艺术人类学科也是秉承费孝通先生的“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的研究。我们要在田野中,用客观的、科学的方法进入到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洪流当中,去理解我们的当代艺术,包括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在这样的研究中为中国人民的和平、繁荣和富强,再加上美丽的生活服务,所以我们走的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从实求知”的道路。

每年学会都在不同的大学举办学术年会,每次年会都能收到近200篇论文,每次秘书处都在这200篇论文中精选60篇左右结集成册,给予出版。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学会已经出版了十二部厚重的上下册的论文集,里面凝聚了全体会员的学术精华。

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不断融入到中国社会实践的洪流中,为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为艺术人类学理论的本土化,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国传统工艺复兴,为艺术介入新农村建设,为国家“一带一路”理论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秉承的是从实求知的研究方式,所以,我们的论文大都涉及到国家最前沿、最重大的战略问题的讨论,积累若干年后,这样的记录和讨论一定会有巨大的价值的。

目前,学会的会员由最初的100余人增加到1000余人,会员们来自艺术学理论、艺术人类学各门类、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分布在全国300多所高校,这是一支跨学科的、年轻的、充满着朝气和创造力的学术共同体。经过前后30年的努力,中国艺术人类学在中国学术界已崭露头角,在国际学术界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上,艺术人类学被分散在人类学、艺术学的各个学科,但在中国,我们把这些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学科分支集合在一起,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支艺术人类学共同体。

这样的现象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西方艺术人类学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教授主编了一本《中国当代艺术人类学》的文集,将于今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的出版将会增强中国艺术人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都是全体会员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我们还能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另外,今年年会还有一项重要的程序,那就是举行换届工作。在换届工作中,我们将通过选举诞生第三届新常务理事会以及新的会长和副会长人选。在这里我预祝会议圆满成功,换届顺利!

两天半的会议已经结束了,感谢各位与会代表,他们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中流砥柱。年轻的会员们是我们的未来,我相信未来的会长、副会长还有常务理事一定会从在座的年轻人里面诞生。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过客,包括我自己也一样。

因为我们这个会议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家都是抱着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态度来参会的,而每一次的会议总结总是最精彩的,每年我们都会在每个组选取一位最好,优秀的学者来做总结报告,因此,每一年每一组的总结报告都很精彩,都富有启发性,刚才三个小组的主持人,都分别对自己小组论坛的学术讨论做了总结,相信大家从中受益匪浅。在这次研讨会中,我们看到了有如下的一些学术讨论的趋势。

(一)学科的自觉与反思

我们学会从成立到现在已走过了12年的风风雨雨,一年一次会议,到今天已开了12次年会,每一年我们都会印制出厚厚的两大本论文集。这些论文形成的资料足以让我们去总结和反省我们所走过的学科之路。也许是这个原因,我发现这次会议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学者几乎都在不约而同地开始反思这些年我们所的走过的学术之路。开始有了学科自觉,在追问我们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以来,应该做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在未来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看到,回顾、反思和展望学科未来的文章明显要比过去多。

在为数不多的主题发言中,就有三篇这类的讨论文章。第一篇是我的有关“建构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的设想与实践”,在文章中,我首先从中国艺术人类学自身发展所经历的历史背景和国家社会实践,来确认我们学科建设的初心,进而来探讨是否可以建构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学派,这一学派建立的初始条件与历史条件是什么?再进一步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其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在论述中,我认为,中国的艺术人类学一开始的切入点就跟西方不一样,西方是从认识“他者”的艺术,认识异邦的艺术开始的,而中国艺术人类学则是从认识自身的艺术开始的,是反思和发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和艺术资源开始的。是在通过保护、发掘、认识自己的艺术和文化资源及脉络,去重构中国的新的当代文化和艺术,既富有传承性又富有建设性。是否根据这样的一些实践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在国际社会中形成一个中国学派,加入到世界学术的共同体中。当我们进入世界艺术人类学共同体的时候,人家需要根据看着我们的名片叫得出我们的名字:这是来自中国的,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派,建构了哪些理论,而学派就相当于这张名片。有关学派的建构,是我自己提出来的。

洛秦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提出了艺术人类学的“中国经验”,没有中国经验也就没有中国学派。我觉得这个也是相辅相成的,他提出了“音乐上海学”里面不仅体现有“中国经验”,还有上海这样大都市所形成的自身经验,可以形成一个上海音乐学派。我相信,以后像这样有地方特色,有自身独立见解的的研究会越来越多。他很自信地说,像他这样以“中国经验”而形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拿到国际上也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我也深信不疑,我希望我们的整体形象走到国际上,也是能够走得出去来。

第一天主题发言的基本都是资深学者,只有一位年轻的学者——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孟凡行副教授,他从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角度做了一个深刻的反省与讨论,他提出艺术人类学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因此,学科属性很模糊,但在高校中,每一个学科都要找到一个明确的属性,才便于学科建设,于是,艺术人类学到底是人类学下面的门类学科,还是艺术学下面的或者成为艺术学下面的学科,这样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他认为,有关这个问题就研究的层面来谈,归属于哪个学科都是可以的,但是按照学科来讲,就必须要有一个站队。他个人认为,艺术人类学就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它只是属于一个分支,但就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属于一个层面,分支砍掉问题不大,但层面却是是离不开的。这样的看法到别开生面,可以留给大家来共同进一步思考。

小组讨论时,我在理论组做评议,在这个组里,安丽哲和董波两个人的发言也对学会成立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董波提出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国艺术人类学”?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她把学会历年开会的主题梳理了一遍,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始终是跟着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来选择研究主题的,每一次国家提出重大战略,我们艺术人类学的研究都是在积极参与,如非遗保护,传统文化复兴,振兴传统手工艺,美丽乡村建设等等。因此,这样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是可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安丽哲则是通过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的数据分析,研究了学会的会员结构,各个学科所占的比例,论文写作的大概趋向,写作范式的探究等等,从而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趋势和学术取向,做了详细的定性定量的研究。也就是说,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让我们对自己学科的发展路径,会员们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目标有了一个清晰认识,这是非常好,非常有意义的。这是我谈的第一点,对于学科自觉性的认识。

(二)由关注“物”到关注“人”

这次论文的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家的研究对象开始由“物”向“人”转化,而且,从开始研究人的外表到研究人的内心世界,这一点是这次会议讨论主题的非常大的一个转变。比如张士闪通过“民俗仪式”来谈到文化的“变与不变”的因素,我觉得这很有意思。通过他的研究,让我们看到民俗仪式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仪式的程序也是可以改变的,仪式的主体参与者同样可以改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就是信仰,包括信仰的主体“神”,这是不可变,,若变了就不能成为仪式。还有它里面的那些仪式符号也是不可变的,仪式符号既是象征物,同时又可以给予人们单调的生活带来喜悦的艺术形式,而这样的东西也是不可变的,我觉得这样的研究也是很有意思的。

纳日的发言则是把艺术人类学提高到一个哲学的层面来讨论,那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层面,也比较深奥的层面。他说我们研究艺术人类学可能研究“物像”比较多,而他希望研究“物感”。艺术就是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是通过人的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的,这种提法也是由对物的表面认识,深入到由感官体验的心理认识。他谈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万象众生”,也就是说,在世界上,不光是人和人要平等,人与物要平等,人与动物也要平等,他提出要通过艺术来认识这个概念,我觉得这也很有意思。

还有李震,他的发言是围绕“热闹”这个词的进行的。什么叫热闹?为什么在我们的民俗活动中,始终被热闹这个词围绕着?哪怕是丧事,我们也把它当成热闹的喜事来办,被称之为“白喜事”。他认为,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是中国民俗和民众的一个共同心理,这种心理跟美、跟感觉和快感有什么样的关系?跟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愿景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通过一种心理活动来进行的讨论。

来自日本的杨小平用“和平鸽”和“千纸鹤”的象征意义,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国民的特性,也看到了艺术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在民族里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他发言的主题是日本人怎么通过一系列的象征符号来平复战争痛苦的。我认识好几个日本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几乎都是研究战争的,也许是因为广岛的原子弹给日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战争就成为了许多日本学者反复研究的主题。杨小平指出,在日本艺术中的“和平鸽”实际上是抚平战争痛苦的一个象征。而日本人喜欢叠的“千纸鹤”,也是因为千纸鹤代表健康,人们通过千纸鹤抚平对死亡的恐惧感。我觉得这样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象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罗易扉的《从物的工具回到人的本身》,这里面也谈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人类学回到人的意义。我们通常很容易只是把人类学作为一种研究事物的工具,她提出要从工具到意义,她提出的“温和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让我比较感兴趣,作为一般的精英分子,他是要启蒙大众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角度,但是作为人类学家,他和大众在一起相互学习和商讨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眼光和角度,这样的讨论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王可的发言中,提出了“虚拟艺术人类学”、“数字化艺术人类学”的概念,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这一新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新的关键词,让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开始从实地进入到灵界,人开始从“实体的生存”转向“数字化的生存”。我们在实体空间里面有一个具体的人,在虚拟的空间里面还有个“替身”,所以我们为自己建构了一个“彼岸”,一个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可以进入的“彼岸”,那就是一个“数字化的彼岸”。他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关键词,比如说“互动”、“选择”、“反馈”、“交替”、“流变性”等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他还就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如将我们所讲的“深描”,加上了“深绘”,“深浸”等关键词。深浸这个词很有意思,是要将人浸透到虚拟世界中去。还有看世界不光是用目光来看,还可以通过镜像来看,通过镜头来看等等。这些新的概念,新的关键词都扩展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

(三)有关历史维度的研究

在这次会议的论文中,出现了许多通过人类学研究历史的文章,也都非常有意思。如孟蕾通过物像来研究和分析唐代人的变迁和生活方式。她通过唐代人喝水茶壶的水流和把手的变化,来分析唐代人的视觉是如何产生变化的,是如何有席地而坐发展到凳子的。当然这还可以扩展,如唐代很多的器物可能受到的是胡人的影响,因此,可以将其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器物做对比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研究

艺术人类学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在于我们的研究始终是跟随中国的社会实践,也始终是为中国的发展而做的研究。近期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是艺术界的一股潮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现代化的发展已经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瓶颈,而能够破除这一瓶颈的也许就是乡村重建,这是各个学科都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中也一样有许多学者在讨论这一问题。在这次会议中,涉及这一研究的有王廷信、季中扬等学者,谈到了乡村的审美和乡村传统的重建方式等,这些讨论都非常有价值。

(五)民族志的写作仍然是主流

这次会议收到的论文最多的还是艺术民族志,在这些论文中学者们对不同的艺术现象、艺术仪式进行了描述,纪录呈现了中国多元的地方艺术和民族艺术发展现状,是非常重要学术成果。总而言之,艺术人类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家都得到了快速成长,许多论文表现出了新的水平。

这个成长和变化有几个特点:一是从碎片到整体,以前许多会员的艺术民族志的记录和研究通常都是碎片式的,零散的,而现在越来越整体化,能够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了;二是注重从物质到心理(非物质),即从外到里的整体研究;三是在研究中从重视工具到重视人本身。四是学科自觉和学科反思开始出现,其象征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开始走向成熟。

在论文中大家看到了艺术人类学跟艺术学最大的区别在于,艺术学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理论讨论层面,有许多的论文就是对西方学术观点的评述,对西方理论研究的再研究。当然这样的研究也可以阐释出一些新的理论,但是比较困难。正如做菜一样,需要新鲜食材,没有新鲜食材,即使你的厨艺再高,也烹调不出好的菜肴。艺术人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我们的内容都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出来的,因此,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始终是紧跟最新的社会实践,最新的国家战略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大家的研究主题大都与非遗保护,手工业复兴、、一带一路、新农村建设等国家战略相关,因为这些国家战略都会渗透到中国的社会实践中,自然也会投射到社会的艺术现象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研究中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社会潮流的涌动,也许这就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价值与魅力吧!

(六)研究中的不足

尽管在我们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这其中也存在许多缺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我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可能就是民族志的写作,民族志的写作是我们艺术人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块。我大概翻了一下,值得肯定的是存在很多写的不错的民族志论文。但仍然有一些民族志论文是碎片化的,缺少目的性,缺少问题意识的,同时也不懂得如何向读者交代其所描述的艺术事实所存在的具体的时空条件,而且缺乏理论性思考和系统性思考,在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缺乏系统性的记录和描述。其实,作为艺术民族志不用写得很花哨,也不用加入许多流行的理论,只要朴素的将其来龙去脉讲述清楚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我看到有一篇吴昶关于湖北山区土窑陶瓷研究的民族志,就写得很朴素,但是他仍然以白描的形式勾勒出了其所调查到的许多的情况,反映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可以破除以往一些理论局限性的社会事实。如:按照我们现有的研究,我们认为,民国时有很多手工艺陶瓷因为机器的使用受到了冲击,很快就受到了历史的淘汰。但是他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即使到2000年以后,在山区还有许多手工生产的土窑存在,其之所以存在,那是因为在山区里面很不方便,由于没有公路,运输全靠人力来挑,牲口来驮,土窑就为这些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提供他们的日用陶瓷器。这让我们改变了一个观念,传统手工艺不仅是因为机器的冲击才衰败的,还与交通有关系,便捷的交通让工业化的产品得以普及,反之,没有交通的便捷,工业化和现代化就难以普及。不管怎么样,吴昶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发展层面。所以,哪怕是没有引用任何的已有的理论,但是能够把社会事实完整的描述出来,让我们从中提炼出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也是非常好的,这样的白描也很重要。

(七)未来的学科关注点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在逐步地走向成熟,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共同体的建构,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共同宏观的研究目标,同时还要有一系列共同的学术规则和学术术语,也就是说,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关键词的建构。关键词其实就是概念,任何一个学科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概念、一系列的术语,才能构成自身的学科体系,所以,艺术人类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目标。

在艺术人类学的关键词中,我们既要有西方的,也要有中国自己建构的艺术人类学关键词,如果我们把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关键词搜罗进来,其中还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代表性人物的话,我们,就会对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脉络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我们就会由此知道了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的理论脉络,以及这些理论脉络是由哪些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中建构起来的。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民族艺术》杂志的许晓明主编,是她提议将在《民族艺术》杂志开设一个艺术人类学关键词的栏目,由我来主持这个栏目,等文章积累多了以后,我们可以将其编辑成册正式出版,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主意,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建设性工作。我在此对大家提出号召,希望大家积极投稿,到时候我也会写一些关键词在群里发布,供大家参考,这算是先在此做一个广告。

最后,我感谢大会幕后的工作人员,感谢以孟凡行、卢文超为代表的年轻团队,还包括我们学会自己的秘书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谢谢大家!

注 释:

①本文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章旭清、卢文超、史韵荣等师生根据录音整理。全文第一部分,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员,在201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上开幕式的致辞。全文的第二部分,为方李莉会长在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

我校举行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揭牌暨乌兰牧骑班开班仪式

2018年9月23日上午10点,“内蒙古艺术学院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揭牌暨乌兰牧骑班开班仪式”在我校小音乐厅举行。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周纯杰,我校黄海院长,蔡广志、赵林平副院长出席仪式。白玉刚部长和黄海院长为“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隆重揭牌。

该班将充分利用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教育教学资源,为自治区培养新一代乌兰牧骑艺术人才。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与新时期乌兰牧骑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将有利于乌兰牧骑事业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与繁荣发展,有利于自治区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以及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新型民族音乐创新团队,有利于草原文化的对外输出与宣传和草原文化国际国内市场的开拓,以及内蒙古文化在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人类学学科艺术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纸的艺术
“超学科”来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