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研讨会综述
——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学派”理论构建与本土化田野实践

2018-01-24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类学传统艺术

关 祎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29 )

此次会议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学者们对当代问题的关注和本土化研究的探索。正如主题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学派”构建之雄心,学者的研究更多的体现出了学术自信乃至反思精神。大会收录的丰富多彩的田野考察资料也为本土化研究乃至理论构建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翔实且具有时间历史跨度的学术资源。

201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研讨会于2018年9月25日至27日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东南大学联合主办,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主题为“艺术人类学与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大会以“艺术人类学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造型艺术研究”和“表演艺术与民俗研究”作为主题分成三个讨论组,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之中共有约150余名学者做了发言,有共计200余位学者参与了讨论。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利剑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费孝通先生外孙张喆先生以及《民族艺术》杂志社主编许晓明研究员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发言。方李莉研究员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费孝通先生一生心系民生,在晚年时提出了“富了以后要怎么办”的问题,而“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思想基础。她进一步指出,在费孝通先生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于2006年正式成立,至今已有超过一千余名会员,主要来自于全国三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艺术类、文学类、社会学、民族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以及学生等等。学会成员广泛开展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传统造型艺术表演艺术项目的研究与记录以及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理论构建等方面的探讨,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艺术人类学共同体,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已经崭露头角并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费孝通先生家属代表,张喆先生介绍了费孝通先生一生心系国家民族命运的治学品格,并且介绍了其所在的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所开展的有关中国社会现实田野考察与研究方面的工作情况。最后,许晓明研究员介绍了《民族艺术》学术期刊的良好发展以及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期望在未来能与学会乃至广大会员建立更多交流,并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提供平台。

一、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的理论构建与本土视角的民族志书写

在大会第一天的主题发言中,方李莉研究员提出了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学派构建与实践的思想。她指出,自20世纪之初,艺术人类学在中国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在当今“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背景下,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有必要形成一种本土原创性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她进一步指出了,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形成的基础以及社会实践。第一,《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研究与撰写,该志书由全国数十万名民族文化工作者共同参与,历时30年,撰文4.5亿字,共计298卷,400册,于2009年正式出版。集成由《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以及《中国曲艺志》构成。集成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曲艺、戏曲、音乐舞蹈以及民间文学等方面的状况,为这些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系统详实的田野考察资料。第二,“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和《西部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课题研究,该课题由方李莉研究员作为课题组长,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西部各院校的四十余个科研单位共计186位学者共同参与。该项课题的参与者是来自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学者,他们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考察研究方法,是我们国家最早的采用跨学科模式进行的集体性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自此具有了学科自觉性,在此基础之上成立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也成为了艺术人类学集体合作研究最早的练兵场。第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西部人文资源保护课题以及全国许多学者的积极参与都与国家政策的保护和资助关系密切,学者们所做的研究也正是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田野资料和理论来源。方李莉研究员最后总结道,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在上述基础之上应构建起中国学派的理论,近些年来的研究已经显现出了中国本土化的特点和样貌。首先,研究对象已经不再拘泥于小规模封闭社区,而向城市艺术、当代艺术转向;第二,关注城镇乡土化的民俗艺术,并关注其置身于社会生活环境之中的不断流变、重构和再生产的过程;第三,生活革命与中式时尚的互动理论,关注的是中国人生活观念、审美意识的新革命。最后方李莉研究员强调了构建中国范式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它能够使学科研究更加结合中国实际、促进中国学科发展并为世界学界贡献理论系统。

韩国忠北大学历史教育系李成宰教授在他的发言中也提出了“去欧洲(西方)中心化”的思路。他强调了世界历史研究对非西方历史的忽视,尤其是非洲无文字历史。他指出,口述历史虽然欠缺事实真相性,但是具备一定的心理真相性,是民众对于历史记忆的一种感知或评述,在历史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他同时强调了西方中心主义理论研究对于非洲无文字历史以及非洲音乐理论的一些误解和偏颇之处,提出了关注非西方历史研究的一些新思路。

浙江大学的王杰教授在发言中探讨了当代美学研究的几点转型问题,他强调了美学研究与人类学研究相结合的现状。他认为在文化经济时代,美学问题和研究方法理论范式等都发生了若干重要变化,其中包括:1,文化成为了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美学对象不再局限于对精英艺术的研究而扩大到文化的各个领域;2,美学从传统的哲学性人文学科转向以跨学科方法为主体的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甚至自然科学等;3,人民大众的审美经验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4,对当代中国的美学研究而言,“日常生活审美化”导致的对理论的高度重视。

东南大学的孟凡行副教授着眼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方向的大背景中,探讨了学科位置、研究对象及方法的问题。他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学研究出现了社会学和人类学转向,许多研究使用了田野考察以及民族志书写的方法,提出了若干本土化观点,然而就学科构建来说中国艺术人类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正如方李莉研究员所提出的学科构建的必要性问题,中国学界应当更多的关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及方法等方面的基础性问题。对于学科位置而言,孟凡行认为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不应该简单归结为人类学的艺术研究或者艺术的人类学研究,它应当归属于艺术研究体系的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文化层之中,正是由于其学科在艺术社会层和艺术文化层面的薄弱和缺失,才导致了根基不稳并难以走向更高的艺术哲学层面,其学科地位不应当局限于一个分支学科。对于研究对象的问题,孟凡行指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艺术界,而不是艺术,也就是说关注艺术的文化价值乃至艺术背后的意义等“周边因素”,正如周星所说,“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绝不仅仅是物化形态的艺术品,而是应该包括围绕着它们的非物质或无形的社会关系和人文传统”。对于研究方法,孟凡行认为,艺术人类学所使用的民族志方法与文化人类学所用的民族志方法是有区别的,艺术民族志不应仅仅定位为研究艺术的民族志,而应该是“艺术性民族志”,对此他指出,艺术性民族志应着力于对人类艺术性思维和艺术性文化的研究。最后,孟凡行提出了艺术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新方向,他认为在学科建制上艺术人类学尚处于边缘地带,应将其与艺术学理论相结合,从而成为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

上海音乐学院的洛秦教授则是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谈到了“中国经验”的问题,他指出,从“音乐人类学”学科名称的翻译到研究视角领域乃至范畴等,都需要结合汉语语境、学理基础、传统关联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尽管音乐人类学作为舶来学科,在中国语境中所服务的对象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音乐事项,但他的研究视角并非必须局限于中国本土,对海外音乐事项的研究也可以说是“中国经验”的成果。洛秦教授还进一步列举了一些“中国经验”的实践成果,例如“音乐文化地理学”、“中国传统音乐色彩区”的研讨,“冀中笙管音乐研究”,“山西乐户研究”等等。最后,他指出了音乐人类学“中国经验”的结构性思考,提出了城市音乐的界定及其范畴,并且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音乐事项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例如“音乐上海学”,将上海的地方性知识的内容和特点与音乐研究相结合,他进一步指出了近些年来音乐学与人类学相结合走出了“新史学”的道路,而音乐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则是音乐人及其文化研究相结合的产物。

来自越南国立电影与戏剧学院的蔡曙鹏教授则谈到了越南传统戏剧“罗摩衍那”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田野实践。他在多年的对越南“罗摩衍那”剧团的参与观察过程中发现该传统剧种在剧情和表演形式上多采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以及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以及传说故事的剧情,进行越南风味的改编与表现,深受越南民众的喜爱。这使得他对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和渗透进行了有趣的思考和实验。他深入探讨了戏剧人类学参与观察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应注意的几点事项,即客观性、真实性以及共情性。

此后的小组讨论主要分为三个主题内容,学者围绕着如下主题进行了内容丰富的探讨。

二、艺术人类学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该组成员围绕着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与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与保护等内容展开了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安丽哲副研究员以“2006——2016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与特征”为题,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为主要平台,对中国学界的学者组成、研究现状以及特征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她主要以自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以来,直至2016年的十年间,学会成员所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对总计980余篇学术论文和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统计,大致描绘出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图景和走向。就学者的学科背景而言,她指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内约有80%的学者是来自于各大综合类院校的艺术专业、文学专业或者艺术类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约有10%的学者来自其他一些文科类专业,仅有约10%的学者来自综合类院校的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遗迹民俗学等专业。这样的学术背景就造就了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艺术学氛围。关于艺术民族志研究范式,她指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艺术本体的田野考察记录,即对各地区各群体的艺术本体进行田野考察和记录分析;2,艺术本体与主体的历史性变迁研究,即关注艺术本体与主体的传承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变迁及其原因的分析;3,艺术的文化功能研究与象征研究;4,艺术文本的阐释。5,从艺术现象和活动来分析人类的信仰、行为、情感以及思维等。基于此,她提出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几大特征,以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的东西,大多关注本土研究及其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之间休戚相关的联系。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董波教授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王东教授分别提到了“新时期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新生长点”以及“艺术人类学的使命”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艺术人类学学科的成长和定位进行了深入思索。王东认为,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时田野方法下的艺术学研究,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需要,因此中国的艺术人类学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不在于人类学问题和内容而在于艺术学问题,他进而提到了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的不同,中国的研究偏向于艺术学研究,而西方则偏向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最后,王东总结道,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艺术事项的田野考察可以为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学理论研究搭建起一座桥梁,因此艺术人类学和艺术学是一对和谐的兄弟关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关祎助理研究员将视线放在了艺术主体范畴中的手工艺人上面,通过检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明环境中匠人的身份认同、社会阶层以及发展变迁等问题,揭示作为手工艺实践者的匠人在社会流变中的样貌,分析艺术与手工艺的融合与分离,并对后工业化、后现代社会中的手工艺的新界定问题提出思考。日本广岛大学杨小平研究员也是着眼于现代社会中的艺术象征问题,对和平象征物的创造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了阐释,他通过分析和平鸽、千纸鹤和紫荆花等和平象征物的形成过程与宪政意义,探讨人类社会对于战争的记忆方式以及对于和平的实践方式,阐明战后社会中的和平象征物的社会意义并且探究艺术与和平的关系。

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关注当今传统村落或古村落的乡村发展以及审美表述等方面的研究,例如四川大学的李祥林教授做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艺术的发言,从人类学的视角开展对乡村文化以及乡村艺术的探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曹娅丽教授则以漆桥乡作为个案研究展开艺术人类学考察,关注它的艺术表述景观的问题。中南大学的谢旭斌教授则是谈到了传统村落中的审美伦理问题。这些研究都契合了当今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同时也体现了艺术人类学研究在当今传统村镇研究中的现实应用,对于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和对象有了新的拓展同时也引发了学界的思考。

三、造型艺术研究

在这一组的讨论中,学者以各地区各文化环境中的造型艺术对象做了细致全面的考察并对其社会含义、文化功能以及变迁演化等问题进行了人类学式的分析,许多个案研究都在田野范式以及理论思索方面给出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的王永建副研究员以景德镇陶溪川作为个案研究,探讨了后工业化社会中,城市艺术区的景观生产与景观消费的问题。他认为,在工业废弃地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城市艺术区可以说是后工业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景观生产,是对工业遗产资源的再利用,是当代艺术与时尚的展示场,是城市最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化符号。由此,他将陶溪川这一城市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业态布局等做了细致的分析,最后对景观消费进行了阐释,他指出,陶溪川不仅构建了人文景观,实际上也形塑了消费景观,人们在景观中进行消费。这是对现代城市艺术区的一种富有创见性的阐释和解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荣树云讲师的关注点也在当代问题,她对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日常审美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她指出,日常设计美学作为社会体系的一部分,不仅仅具有“漂亮”的形式,而更具有“引导性”的社会功能,它传递人类生存的普世价值观、消费观等等,日常生活美学设计需要从通俗文化中寻求灵感,对地方性文脉进行深入挖掘,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感受文化模式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塑造。她认为,人类学的学科理念教人们学会反思,使人们在当今物质消费极大丰富的今天超越于“单向度的人”。而艺术应被放置于文化语境之中,强调艺术设计产品作为“物”的群体性的表征意义。这是以艺术人类学的基本主张思考当代日常设计美学的一个示例。

除去对现当代问题的思考,还有许多针对传统村落以及民族艺术本体的研究。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季中扬教授对于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进行了探讨,他以福建屏南县西岭乡龙潭村为例,阐释了艺术重塑乡民主体的必要性,提出了艺术重塑乡民主体性的理论与实践,成效与问题,他认为,“艺术乡建”的宗旨既不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也不是为了艺术本身,更不是为了来自城市的游客,而是为了乡村,为了乡民。他指出了以乡村艺术景观带动旅游的道路虽然可以走通但是弊病很多,而“艺术乡建”的关键在于以现代艺术精神重塑乡民的主体性,促进乡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神沟通,可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乡民为本的“乡村建设”之路。除此之外,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吴昶也关注传统村落手工艺及其与旅游贸易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他以映马池、磁洞沟和堰塘坪三个村落为例,探讨了鄂西南土瓷窑的兴衰变迁以及山地社会特征。他以生态民族志考察的方式记录分析了该地区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对该地土瓷窑的分布、基本历史以及产品的样式特征等情况做了梳理和记载,对山地陶瓷产品的运输方式和贸易场域进行了阐释,从而呈现出了该地区土瓷窑的兴衰过程。他认为,当地封闭闭塞的地理环境激发了陶瓷手艺人的智慧,发明了许多适应山地环境的生产制作方式,同时也促生了山地区域内民间土窑陶瓷文化的自身特色,因此手工艺实践深浸于社会文化生活之中,纵观土窑的兴衰发展过程,他认为手工艺的复兴不是一个孤立的话题,它与人文景观、建筑空间、文化表演、旅游消费、工业设计、非遗传承、乡村重建以及文化自觉等多个板块密切相关,应该将其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服务地方民生,使其协调发展。

谈到对于传统造型艺术的个案研究,此次会议也有许多有趣的示例,例如京都大学博士研究生张诗隽关注西藏唐卡的艺术化和观光化的问题;湖北经济学院黄朝斌副教授探讨了南丰傩面具的仪式信仰与审美;东南大学袁晓莉副教授考察了黎族刻木的原始记事符号性。另外还有一些关于传统服饰的研究,例如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崔荣荣教授的族群认同与服饰选择研究,他以屯堡和屯堡服饰为例探讨了当地族群认同与服饰选择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现时代大背景,对屯堡服饰的现代传承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从“弃旧用新”到“弃新复旧”的变化过程。他指出,民族服饰作为一种标示性符号,可以与其他民族相区别也可以加强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其次民族服饰还可以承载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族群文化,是族群发展的见证,同时它们面对特殊的族群、历史、地理以及人文变迁也会做出自然选择,使之成为一种精神载体而延续至今。另外,日本爱知大学研究生张小月对汉服运动的实践和问题点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将之与日本和服进行比较。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雷文彪副教授以广西南丹白裤瑶服饰为例,对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进行了人类学视角的阐释。

上述研究均以个案研究为例,展示了传统艺术项目在田野民族志的范式下,展示出了怎么样的文化含义和社会功用,并关注到了时代背景和演变过程。

四、表演艺术与民俗研究

本组讨论主要关注民族民间的表演艺术和民俗实践活动等,尤其是有一些涉及到民族音乐学及其本体研究的有趣探讨,非常的具有启发性。例如,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法进行了阐释,他试图通过从较为基本的音乐分类法入手,解决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与保护的问题。他提出了从音乐学(以对象为中心)到民族音乐学(兼涉主体、内涵、语境)的学术转型,进而论述了音乐形态学视阈下的传统音乐分类法、主位/侧位认同视阈下的传统音乐分类法以及身份认同及阶序划分与传统音乐分类法。他指出,传统音乐分类法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乃至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中关涉到整体思维和深层结构等核心层面,从不同分类法及分类思维的发展和交替过程来看,不仅体现了由以对象为中心的兼涉自我对象主体的转型和变革,还反映出了传统音乐文化实践应用过程所包含的隐喻性文化内涵、身份与文化认同因素及其阶序划分特征,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更有助于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与实践活动。此外,还有内蒙古艺术学院魏琳琳讲师对于海外音乐民族志的探讨以及江西师范大学胡晓东教授对于佛乐传播与国族认同的研究等等。

对于传统地方戏曲的研究也是本组讨论的一个热点,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赵倩副研究员对宛梆剧进行了探讨,他是从主体参与的角度谈到了地方戏曲的保护问题,从宛梆表演主体的多重社会身份以及剧目创作的角度谈了宛梆的主要传承方式以及剧种认同和艺术自觉方面的情况,为传统戏曲的非遗保护提供了经验和示例。河北师范大学张琳副教授则是关注雄安传统高跷民俗的变迁情况,从“高跷到街舞”的视角分析了传统高跷民俗的变与常的问题。她认为,雄安传统高跷民俗与雄安新区的规划、国家力量的介入以及个人文化自觉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传统民俗项目的自我调整、简单否定或肯定也都是时代变迁中的阶段必然,她主张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不断关注和反思,这样才能够为传统民俗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五、总结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讨论中,与会学者发表了主题丰富、视角多元的研究与观点,为当代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个案资料和理论来源。综合多数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式,不难看出此次会议在艺术人类学探讨中所展示出的一些新特征。首先,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中国艺术人类学本土理论的构建以及中国学派的生成,他们大多对于学科定位与学科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上有深入思考,对于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环境以及现状有精准明确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在未来仍需要集中探讨的学科发展的现实问题,这也符合如今艺术人类学蓬勃发展的局面,呼应一些学者在实地考察研究中所遇到的困惑;第二,从关注传统的、少数民族的艺术项目向都市的、主流艺术项目以及空间的转型,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不局限于对传统小规模社会艺术项目的关注了,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到现代大都市的文化空间及其艺术事项,以及大众审美和消费等问题,这也说明了当今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本土特色,即不仅仅着眼于传统研究对象,更结合时代特征,为现当代艺术问题提供了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宝贵思考与示例。

希望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之路上,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和学科范式能够如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员的期望一样,逐渐形成中国学派和本土范式,这不仅能够使学科研究服务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能够为世界艺术人类学研究提供中国视角和中国观点!

猜你喜欢

人类学传统艺术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