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惠百姓 推陈出新铸精品
——赣州市保护传承赣南采茶戏的做法与成效
2018-01-24彭惠
彭 惠
赣南采茶戏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地方剧种,起源于元代,成熟于明末清初,最早出现于赣州市安远县九龙山茶区,是我国最具乡土气息、最具原生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山茶花”。近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把实施赣南采茶戏振兴工程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多措并举,培育出有利于赣南采茶戏“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赣南采茶戏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戏种。
面对不可再生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何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立足于传承与保护,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剧种竞争力,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永葆生命力,赣州闯出了一条新路。
一、赣南采茶戏发展的制约瓶颈
作为江西省唯一“县县有剧团”的设区市,2012年5月,按照文化部部署,赣州市国有剧团全部完成了转企改制。剧团在对人才资源、物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使得剧团陷入发展瓶颈。
(一)地方传统戏曲市场尚未形成。随着互联网等多媒体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文化生活的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戏剧尤其是地方传统戏的观众呈下降趋势,演出市场逐渐萎缩。全市各文艺院团还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运作机制,开拓演出市场、闯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
(二)院团自我发展能力较差。我市除章贡区、会昌、寻乌、兴国、崇义外,其他剧院(团)都没有自己的剧场甚至排练场,排练、演出主要靠租用场地。全市各剧团的经济状况普遍较差,有些剧团是财政差额拨款,难以维持生计。
(三)优秀人才留不住、引不来。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骨干退了休,新人接不上”的尴尬局面,专业编导、作曲、舞美、演员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问题严重,部分表演行当濒临失传危机。同时,由于地方戏曲辛苦劳累,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艺术队伍日益萎缩。一些优秀演员和有潜质的青年演员,先后改行另谋生路。赣南采茶戏陷入优秀人才留不住、引不来的两难境地。
二、保护、发展赣南采茶戏的主要做法
为走出困局,近年来,赣州市就如何保护传承、振兴发展赣南采茶戏进行了积极探索,就创造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行了大胆尝试。重点在健全赣南采茶戏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赣南采茶戏文艺院团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参与赣南采茶戏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在,在赣州的大街小巷,演采茶戏,跳采茶舞,唱采茶歌的动人情景随处可见,赣南采茶戏随之演起来、活起来、好起来。
(一)出台一个务实管用的实施意见。2015年3月,赣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赣南采茶戏振兴工程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实施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创新工程,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赣南采茶戏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苑奇葩”的振兴目标。《实施意见》从加大创作生产扶持力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赣南采茶戏传播形式、开展采茶戏研讨研究、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安排,为赣南采茶戏振兴发展做了整体规划、提供了政策动力,是今后一个时期赣南采茶戏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二)搭建一个交流共享的发展平台。一是搭建展演展示平台。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赣南采茶(现代)小戏展评活动,全市各专业院团精心组织编剧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中国梦”和“赣州振兴发展”的主题,创作编排小戏作品,组织专家遴选优秀作品进行展演。2016年,选调第六届江西艺术节的优秀剧目参加了赣州第二届文化惠民周展演。通过集中展演,各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2017年,积极开展赣南采茶精品展评活动,采取“1+2”模式,即每个院团选择一个赣南采茶小戏精品,另在“歌曲”“舞蹈”和“器乐演奏”等艺术门类中任选2项(含采茶元素)共3个节目接受专家评委的考评,考验院团的综合能力,最终优选15个院团的作品进行了为期6天的展演。二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2016年,与市文联联合举办赣州市赣南采茶小戏剧本创作征集大赛,面向全市、全省征集赣南采茶小戏剧本,共征集有效剧本28篇。2017年,与客家新闻网联合举办以“中国精神 中国梦”为主题的赣州市文艺微作品创作征集大赛,共征集到微漫画48件、微故事14件、微散文24件和微小品29件,经专家评选后获奖剧本装订成册供全市专业剧团无偿使用,资源共享。2018年,又将与市扶贫办联合举办精准扶贫题材诙谐短文征集大赛。三是搭建民间交流平台。与赣州广播电视台联办“我来演采茶电视大赛”,每年都能吸引近千名选手参加,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已80岁。同时,在客家新闻网开设采茶戏专栏,将采茶戏知识讲座及采茶戏精品上传至网络,供所有爱好者学习。
(三)锻造一支专业可靠的人才队伍。一是加强院校合作。赣州市委、市政府出台《赣州市定向培养赣南采茶戏表演专业学生实施办法》,从2007年起,由政府买单,在本市大中专院校设立专门的采茶戏表演班,定向培养赣南采茶戏表演专业学生145名。2017年,市政府办公厅再次出台《赣州市定向培养赣南采茶戏表演专业学生实施办法》,在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专门的赣南采茶戏表演大专班,定向培养五年制赣南采茶戏表演专业学生。每年由市直院团、各县(市、区)根据具体情况,选送2到4名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苗子,连续五年每年定向培养40名到60名定向人才。培养学费均由财政负担。2017年9月,已经招录了第一批35名定向生,2018年定向生培养招录工作目前已启动。2018年,与赣州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实施“赣南采茶戏传承振兴工程-人才培训”工作。从各县(市、区)专业院团推荐采茶戏骨干约50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封闭式训练;同时,以普及推广赣南采茶戏为主旨,针对全市300个左右乡(镇)文化馆、站和社区、街道办事处,由每个单位推荐一名热爱赣南采茶戏、身体健康的人员参加采茶戏普及培训,每年分三期进行培训,每期100人。目前已确定了三年培训计划:2018年开办赣南采茶戏声腔培训班;2019年开办赣南采茶戏采茶舞蹈培训班;2020年开办赣南采茶戏舞台表演研修班。二是壮大专业院团。全市现有专业采茶歌舞院团19个,演员600余人,每年演出3000场以上,是传承弘扬赣南采茶戏的主力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自己闯市场等形式,这些专业院团进一步壮大。如赣南采茶歌舞剧院为江西省唯一入选文化部“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曾两次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三是扶持民间团体。全市民间采茶剧团达200多个,从业人员6000余人,每年演出2万多场。如:宁都县卫东剧团40多年来一直坚守农村文化阵地,自创自演50余个采茶戏传统剧目,多次受到中宣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表彰。又如,赣州超新时代音像公司收集整理200多个赣南采茶戏剧本,拍摄制作赣南采茶戏经典剧目光碟220多个,发行110多万张。目前,全市赣南采茶戏和采茶曲牌光碟制作发行量突破千万张,不仅销往周边省市,还远销海内外客家人聚居区。四是强化人才培养。设立院团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分批次分类举办采茶戏人才培训班,推荐优秀演艺人才进入国家、省、市级院团深造及外出学习。开展“名师高徒”活动,发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宾茂、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等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后备人才。
(四)挖掘一批内涵丰富的戏曲资料。我市对赣南采茶戏各类资料进行了全方位的挖掘、整理。目前已收集整理了传统剧目文本52个,传统音乐曲牌400余首;并收集了部分实物,如赣南采茶戏的传统主奏乐器“勾筒”、演出道具和演出服装等。专门在赣州市群众艺术馆布置了赣南采茶戏“非遗”陈列室,把赣南采茶戏资料进行展览展示、利用推广。注重赣南采茶戏资料电子化、数字化,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参加江西《赣风》栏目组“非遗”拍摄、录音、录像工作;参加《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典》赣南采茶戏音乐部分撰稿工作;参加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工程(第一期)实施方案;参加《江西文艺志·赣州篇》赣南采茶剧团(1991-2010)大事记(编辑资料长篇)的编纂工作。组织专人撰写赣南采茶戏艺术丛书,目前已经出版《母亲的戏剧人生》《奇葩隽永》等书籍。即将出版黄玉英、张宇俊、张红英老师的赣南采茶戏声腔音乐专辑。
三、保护发展赣南采茶戏的工作成效
(一)传统剧目完整保护。据不完全统计,赣南采茶戏共有传统剧目百余出,传统曲牌400余首,舞蹈形体动作500余个。大部分传统剧目歌颂的是劳动人民勤劳发家、正直勇敢的优秀品质,以及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故事,传递的是正能量。如被誉为赣南采茶戏“四大金刚”的《上广东》《卖杂货》《大劝夫》《四姐反情》和“四小金刚”的《钓》《睄妹子》《补皮鞋》《老少配》以及大型传统剧目《茶童戏主》等。近年来,我市对这些剧目进行复排提升,在注重传统内容的完整性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现代元素,使经典剧目焕发出时代的气息。在全市赣南采茶小戏展演、调演活动中,我市集中展示了多年来各具特色的采茶戏精品剧目传承保护成果。
(二)艺术精品硕果累累。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以精品创作生产引领赣南采茶戏传承发展。近年来先后创排了一批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精品剧目。如:大型赣南采茶戏《山歌情》获“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文华大奖”及5个单项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并在国家大剧院参加新中国60周年献礼演出;大型现代赣南采茶戏《快乐标兵》获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获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优秀剧目奖”和5个单项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11-2012年度重点资助剧目”,是这项资助工程实施以来江西省唯一获得资助的剧目,该剧还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并被文化部选调演出,2013年进行全国巡演,开创江西省地方戏曲全国院线巡演的先河;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入选2016年度江西省文艺创作与繁荣工程资助项目,并在第六届江西艺术节·第十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上荣获玉茗花大奖,青年演员杨俊更是凭此剧一举拿下“梅花奖”;2017年末,《永远的歌谣》片段登上2018新年戏曲晚会的舞台,受到了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赞誉。大型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于2018年年初在国家大剧院惊艳亮相,目前正在完善提升,准备冲击国家级大奖。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的合唱《长征组歌》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赣州各地也精心创排了一批文艺精品,如兴国县山歌剧《老镜子》、会昌县采茶小戏《畲山情歌》、南康区采茶小戏《富民桥》、安远县采茶小戏《圆梦九龙山》等等,均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奖项。
(三)后勤保障形成机制。目前,我市已形成了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文广新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市各级政府在设施设备、活动经费、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扶持,统筹农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用以奖代补、政府购买等形式奖励补贴优秀采茶戏剧目,让一批精品剧目既能“排得起”,又能“走出去”;建成采茶戏大剧院、主题公园、文化博物馆、乡村大舞台、传习所等设施,为采茶戏交流推广打造了良好平台;对于重点剧目领导高度重视,在创作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观摩指导,分管领导坐镇指挥,及时解决问题,并对选准的题材重点投入,如《八子参军》立项后即投入300万元,《永远的歌谣》投入500万元,《客家儿郎》投入1600多万元。安远县投入400万元创排《杜鹃里格红》,寻乌县投入100多万创排大型采茶歌舞剧《寻路》。
(四)培育品牌文化惠民。2016年7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剧场移交给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管理使用,解决了市直院团多年以来没有演出剧场的情况。剧场交接后,相继开展了“文化惠民 精品共享”文化惠民周、惠民周末剧场、“欢乐赣州”“我们的节日,我们的家乡”“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等以赣南采茶戏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文化品牌活动。所有活动对老百姓敞开大门,免费看戏。主要做法是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3个有代表性的取票点,通过宣传海报、报纸和微信公众号同时推送演出信息,座位不设座号,先来先坐,公平透明,真正体现了文艺的“二为”方向和文化不设围墙的理念,让老百姓暖心,更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惠民演出的主人。人民群众观演的积极性非常高,入场券常常在一两个小时内被抢兑一空,演出现场场场爆满,老百姓直呼过瘾。很多观众表示:“以前总觉得艺术离我们很远,可望不可及,现在竟然可以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如此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真是太棒了,为赣州的文艺工作者点赞!”
(五)戏曲“五进”普及推广。通过开展采茶戏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的“五进”活动以及在市、县电视台开设采茶戏频道,使赣南采茶戏深入融入了百姓的生活。我市突出“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将采茶戏编入了中小学辅导教材,将普及赣南采茶戏列为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此外,组织专业人员将赣南采茶戏的曲调和舞蹈改编,精心创编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采茶戏健身操和广场舞,在全市推广,引导大众参与。近年来,多次组织全市性的采茶健身操大赛,参与群众上百万人,赣南采茶健身操的韵律响遍了赣州城乡的广大社区村落,群众参与程度大大提高。
四、启示与思考
赣州市在传承和保护赣南采茶戏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何在文艺精品生产创作中推陈出新、在人才培养储备中未雨绸缪、在保护传承发展壮大中永葆活力,赣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树立文化自觉,增强责任意识。要把赣南采茶戏的振兴发展转变成为部门行为,甚至政府行为。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和全局的视角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赣南采茶戏的发展繁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进一步树立文化自觉,增强使命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将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六大攻坚战”目标项目管理,把文化建设成效纳入县(市、区)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切实推动我市文化与金融、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的紧密融合、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市县联动,上下配套,共同运作。凡涉及到高端题材、重大题材,必须优化组织手段,聚集人才,集中优势,以工程化、项目化的方式推出精品。
(二)切实把好导向,精选创作题材。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精品创作的规划引导。因地制宜,除红色和客家题材外,对展现赣南当代风貌、反映当代普通老百姓生活状态的现代题材多加挖掘,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剧作家拓宽剧作题材的表现领域,围绕“中国梦”“苏区振兴”和“精准扶贫”等当代主题,创作基调积极向上、充满时代气息、民族特色和健康生活情趣的接地气接人气的优秀剧目作品。坚持做到“四个精”,即精准定位一批,精心谋划一批,精致创作一批,精细打磨一批,实现精品创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人才意识,完善培育机制。人才是事业之本,抓好人才的培育是一项百年大计的永久性工程。坚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在人才的发现、培育、选调、使用等环节上打破体制禁锢,突破职称、学历等框框,跳出地域限制,把优秀的创作人才引进到专业创作队伍中来。建议“用好用足现有人才、加大培育青年人才、不惜代价引进拔尖人才”,进一步推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运行机制。完善文艺人才的评价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奖励制度化建设,逐步建立起奖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文化精品评选奖励活动。
(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近年以来,赣南采茶戏不乏精品力作,其社会影响力远未得到应有发掘。一些优秀作品在对外交流中,也未得到很好的宣传和推广。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是当务之急。
实施优秀经典戏曲剧目影视创作计划,重新翻拍、录制名家名角的代表性作品来扩大赣南采茶戏的社会影响力;鼓励媒体开设、制作宣传推广戏曲作品、传播普及戏曲知识的栏目节目,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戏曲专题栏目。举办介绍戏曲知识的专题展览和讲座,提高观众戏曲欣赏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推进“互联网+戏曲”等新兴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推动文艺精品对外文化交流,组织赣南采茶戏开展交流、展演,共同举办多方参与的区域性文化活动,增强赣南采茶戏影响力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