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6卷总目次
2018-01-24
第1期
中国传统乌托邦的政治伦理意蕴及当下意义
穆军全(1)
治理范式演进中的政府回应模式:内卷化与重塑
刘 江(7)
浅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继承、创新和运用
徐来富,吴家华(12)
胡耀邦同志对中国富强之路的几点思考
张文彬,周自豪(16)
中国共产党领导扶贫实践的经验启示
苏礼和(21)
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及其入罪标准探析
张攀登,张洪成(28)
土地开发权的收益分配模式探讨
丁国民,吴菁敏(34)
改造传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农业劳动互助
贺文乐(40)
试论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以三晋文化为例
张 华,漆 捷(47)
台湾对大陆服务业直接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陈银忠(52)
创业情绪、创业认知与创业决策
谢雅萍,于彩云,陈睿君(57)
停车需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李盼道,穆克松(63)
子弟书演唱流变考论
尹变英(71)
忽视还是关怀?
——论马克思多主体交往实践观的生态维度
张 敏,胡建东(75)
第2期
回归宪法本位:监察体制改革对检察工作的影响与应对
何盼盼(1)
论第三方监管的引入与网络治理的法治转型
——从威权管制到公私合作
钟 原(7)
近三十年清代“采生折割人”律研究综述
常冰霞(14)
“自然法”与“道法自然”之概念比较分析
周文康,张志朋,叶晓丹(2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直播
金 辉,方爱东(25)
隋唐河东文学钩沉
王青峰(30)
产业共生网络脆弱性研究述评与展望
张其春(37)
官员晋升压力与产业结构升级
——来自中国城市数据的证据
张小倩,李勇刚(45)
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谭新红,崔惠民(53)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人格特征及价值取向论析
苏培君,宛小平(61)
STS视域下水力机械兴起的原因探析
丁 宏,李 龙(68)
论“妙悟”视域下《沧浪诗话》的运思逻辑
朱松苗(75)
第3期
马克思科技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发展问题的启示
丁桂馨(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潘建瑞(8)
政治接触:协商民主渐进发展的逻辑起点
徐 勇,郜清攀(13)
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家训家风建设初探
刘家喜,商光美(19)
“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思考
——基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视角
付加佳(24)
商标性使用在商标侵权认定中的作用
席 怡(30)
唐代河东地区官方信仰活动及其影响
赵晓峰,姚春敏(36)
创业激情实证研究现状评析与未来展望
谢雅萍,叶丹容(42)
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运用与启示(1945—1949)
李 颖(50)
乙未割台刺激下的华夷之辨与国家意识
李伟明(56)
历史与记忆
——维柯“诗性智慧”再思考
赵立坤,李化敏(63)
金元全真诗词中的社会伦理思想探析
郭中华(70)
戏曲中的“钦差大臣”对我国现行巡视制度的鉴示
燕 筠(76)
第4期
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关系的研究述评
孙国栋(1)
政策供给侧改革: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发力点
李刚强(5)
环境司法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以洞庭湖为分析样本
彭中遥(11)
犯罪人因素在量刑根据中的体现及规制
赵学军,赵漪萍(17)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困境与破解
胡茂清(22)
民国时期晋北地区基层政权的嬗变及启示
李海泉(27)
“东山皋落氏”实为“廧咎如”考
李 腾(35)
从中西比照的视角看作为价值观的“友善”思想
范五三,谢兴政(40)
儒家君子人格要义及当代价值研究
郑 娟,丁成际(46)
试说西汉刘贺“废帝”称号
吴方基(52)
从《淡水准造社船往来厦蚶各口贸易》看清政府对台管控措施
连晨曦,林明太(57)
宋元话本小说中的“六礼”叙写
李术文(62)
女性家庭角色的现代变迁
——从“贤妻良母”到“夫妻和睦”
冯爱红(68)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产出调查研究
——基于2007—2016年的统计数据
付鑫金,卢同同,康颖卿,李 伟(74)
第5期
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之维与理路探析
张晓容,范五三(1)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化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
雷莹莹(7)
新时代习近平“三农”思想探析
吴 强(14)
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有效路径探析
靳 涛(21)
《共产党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始基
薛永龙,吴学琴(27)
论生态整体主义的环境法治观
刘桂昌(33)
重温“黄宗羲定律”
——一个治理语境下的解读
张富利,郑海山(40)
区域“双创”政策工具的构成比较及实施效果评估
——以福建省为例
丁 刚,郭瑶瑶(49)
数据挖掘视角下高校智慧校园管理机制研究
李平则(57)
中国近代民族工矿企业的兴衰浮沉
——以保晋公司的经营为例
雷承锋(62)
“汉道”与汉代政治文化
刘博予(69)
晚清女性战乱诗抒情的性别化与个人化
朱君毅(75)
第6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冲突研究述评
孟祥健,唐 莉(1)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探析
王继明(7)
为民办实事的内涵及长效机制问题研究
夏 琼,罗 颖(12)
论核心价值现象的内在结构与机理及其实践启示
崔 昆(16)
再论留置适用应遵循之基本原则与应有之司法衔接
——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参照
王 译(22)
法官如何说理的认识误区
——与凌斌教授商榷
王俊芳(30)
味觉商标注册的审查要点
任俊琳,梁晋超(35)
当代印度乡村司法的传统资源与路径选择
陈王龙诗(40)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主体:构成、关系和治理框架
连其陈(45)
唐代河东道文人园林别业补考
石润宏(5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证法意蕴
王燕九(58)
抗战前后陕北的灾荒救济与人口变动
王亚莉(64)
试论清代京畿商人与灾荒救济
张 燕,董志磊(72)
从审稿意见取舍角度分析构建用稿的有效机制
刘永庆(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