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塑性聚乙烯醇对聚乳酸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018-01-24胡扬剑林红卫李嘉顺王铭亮

中国塑料 2017年12期
关键词:热塑性伸长率熔融

舒 友,胡扬剑,林红卫,李嘉顺,王铭亮

(怀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聚乙烯醇纤维材料制备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 怀化 418000)

0 前言

PLA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可生物降解性,其最终的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1]。因此,PLA的使用能够很好地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然而目前PLA具有价格高、性脆、抗冲击强度不高等缺点,这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主要采用可降解增韧剂或环保增塑剂对PLA进行增韧改性[2-10],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可降解增韧剂改性的PLA的价格不降反升,环保增塑剂改性的PLA因使用过程中增塑剂外迁,材料性能下降严重,这使得PLA仍得不到广泛应用。所以,研究一种成本低、性能稳定的韧性PLA材料的意义重大。

本文以韧性好、价格低、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PVA材料为增韧剂,在相容剂的作用下对PLA进行改性。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DSC测试及SEM测试,研究了热塑性PVA用量对PLA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PLA,4032D,美国Nature Works公司;

热塑性PVA,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8)×104,自制;

相容剂,4370S,德国巴斯夫公司;

抗氧剂,1010,德国巴斯夫公司。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双螺杆挤出机,MTS-20B,南京杰恩特有限公司;

注塑机,ZH-88D,长沙海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冲击试验机,XBL-22,深圳凯强利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万能试验机,WDW-30,济南华衡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DSC,Q100,美国TA仪器公司;

SEM,Zeiss-SIGMAHD,德国蔡司公司。

1.3 样品制备

将样品按表1的配方在高混机中初混合,得到预混物;接着将预混物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双螺杆从加料口到模头的挤出温度分别为120、160、165、170、175、175、170 ℃,螺杆转速为250 r/min;得到改性PLA粒料;再将改性PLA粒料经注塑机注射成型,注塑机1~4区的温度分别为175、175、170、170 ℃,得到改性PLA材料的标准测试样条。

表1 样品配方表 %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拉伸性能按GB/T 1040—2006测试,温度为25 ℃,湿度为50 %,拉伸速率为10 mm/min;

冲击性能按GB/T 1843—2008测试,温度为25 ℃,湿度为50 %,样条无缺口,冲击能为5.5 J;

SEM分析:对样品冲击的断面进行喷金处理,采用SEM观察样品的形貌并拍照,加速电压为10 kV;

DSC分析:称取5 mg左右样品,在氮气气氛下,以10 ℃/min的速率升温至200 ℃,恒温5 min以消除热历史,然后以40 ℃/min的速率降至室温,恒温3 min;再以10 ℃/min的速率升温至200 ℃,采用DSC观察并记录其结晶与熔融行为,结晶度(Xc)按式(1)计算[11]:

(1)

式中 ΔHm——复合材料的熔融吸热焓,J/g

φPLA——PLA的质量比, %

2 结果与讨论

2.1 力学性能分析

由图1(a)可知,随着热塑性PVA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热塑性PVA的含量超过4 %后,样品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迅速下降。当热塑性PVA的含量为2 %时,样品的拉伸强度为52.7 MPa,断裂伸长率为4.2 %,相对于不含热塑性PVA的样品(拉伸强度为52.9 MPa,断裂伸长率为3.3 %),拉伸强度基本无变化,断裂伸长率增加了27.3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热塑性PVA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在热成型加工过程中,随着热塑性PVA含量的增加,使PLA分子链转移越明显,PL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的越厉害,从而使改性PLA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含2 %热塑性PVA的样品除外)愈显著。另一方面,热塑性PVA含量较少时,会与相容剂“联合”插入到PLA分子链中,增加了PLA分子链间的距离,从而起到一定的增塑作用,使改性PLA的断裂伸长率增加,而当热塑性PVA含量超过一定值后,其在PLA基材中聚集成团,且与PLA相界面变得明显,改性PLA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差。

(a)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b)冲击强度图1 热塑性PVA含量对不同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Fig.1 Effect of thermoplastic PVA cont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samples

由图1(b)可知,随着热塑性PVA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冲击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样品的冲击强度在热塑性PVA的含量为2 %时最大,达到15.6 kJ/m2,相对于不含热塑性PVA的样品(冲击强度为12.6 kJ/m2),增加了23.8 %。这可能是因为当热塑性PVA含量很少时,其能较好地分散于PLA基材中,当样品受到冲击时,热塑性PVA粒子发生空洞化,释放掉来自外部的应力,改性PLA的抗冲击能力提高;而随着热塑性PVA含量的继续增加,其在PLA基材中形成的颗粒越来越大,并与PLA相界面变得明显,改性PLA材料抵抗外界冲击的能力反而下降。

2.3 DSC分析

由图2和表2可知,随着热塑性PVA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熔融温度均呈下降的趋势,结晶度除热塑性PVA含量为2 %的下降外,其余均呈增大的趋势。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过量的热塑性PVA会在PLA体系中成为晶核,促使结晶温度下降,Xc上升以及最终结晶形态的改变;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过量的含有大量羟基的热塑性PVA分子在热成型加工过程中引起PLA分子发生链转移,使改性PLA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从而促使结晶温度下降、Xc上升(热塑性PVA含量为2 %的除外)以及最终结晶形态的改变。

样品:1—1# 2—2# 3—3# 4—4# 5—5#图2 样品的DSC曲线Fig.2 DSC curves of the samples

热塑性PVA含量为2 %时,相对热塑性PVA的诱导结晶及促使PLA分子链的转移作用,热塑性PVA所产生的增塑作用更加明显,所以较不含热塑性PVA的样品,其结晶温度虽然明显下降,结晶变得容易,但Xc仍然降低。这进一步阐述了含2 %热塑性PVA的样品的断裂伸长率增加的原因。

此外,不含热塑性PVA的样品 DSC 曲线上在162.1 ℃处出现了一个小峰。可以认为该峰是原始结晶晶粒的熔融峰,而168.5 ℃处的峰是原始晶粒熔融重结晶产生的晶粒的熔融峰,即高温一侧的熔融峰可认为是更稳定的晶粒的熔融峰[1]。由图2可知,引入热塑性PVA 后,样品DSC曲线上低温一侧的熔融峰消失,这说明热塑性PVA 的加入有利于PLA结晶晶型的单一化。

表2 样品的热性能数据Tab.2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samples

2.4 SEM分析

由图3可知,随着热塑性PVA含量的增加,热塑性PVA颗粒的尺寸越大,样品冲击断面因热塑性PVA颗粒脱落而产生的孔洞尺寸越大,两相界面明显;另外,含2 %热塑性PVA样品的冲击断面[图3(b)]有明显因韧性断裂而产生的细丝,其余样品则随热塑性PVA含量的增加,冲击断面表面更尖锐,脆性断裂更明显。

样品:(a)1# (b)2# (c)3# (d)4# (e)5#图3 样品冲击断面的SEM照片Fig.3 SEM of the impact sections of the samples

3 结论

(1)随着热塑性PVA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拉伸强度降低;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热塑性PVA的含量为2 %时,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相对最大;

(2)随着热塑性PVA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63.5 ℃降至60.6 ℃,结晶温度从110.2 ℃降至99.4 ℃、熔融温度从168.5 ℃降至165.2 ℃,均呈下降的趋势;Xc除含2 %的热塑性PVA的样品外,均呈增加的趋势;

(3)随着热塑性PVA含量的增加,热塑性PVA在PLA基材中的分散越差,样品冲击断面因热塑性PVA颗粒脱落而产生的孔洞尺寸变大,两相界面越明显。

[1] 舒 友.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薄膜改性材料的研究[D]. 镇江: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

[2] Chungfeng Jeffrey Kuo, Weilun Lan, Ciouyin Chen, et al. Property Modification and Process Parameter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olylactic Acid Composite Materials. Part I: Polylactic Acid Toughening and Photo-degradation Modification and Optimized Parameter Design[J]. Textil Research Journal, 2015, 85(1): 13-25.

[3] 刘 欣,徐志翠,赵丽芬,等. 聚己内酯/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塑料科技, 2015, 43(8): 64-68.

Liu Xin, Xu Zhicui, Zhao Lifen, et al.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CL/PLA Blends[J].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43(8): 64-68.

[4] Yixin Deng, Noreen L. Thomas. Blending Poly(butylene succinate) with Poly(lactic acid): Ductility and Phase Inversion Effects[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15, 71: 534-546.

[5] 顾书英, 詹 辉, 任 杰. 聚乳酸/PBAT共混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中国塑料, 2006, 20(10): 39-42.

Guo Shuying, Zhan Hui, Ren Ji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ly(lactic acid)/PBAT Blend[J].China Plastics,2006, 20(10): 39-42.

[6] 郝艳平. 聚乳酸增塑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增韧改性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2016.

[7] Marius Murariu, Amália Da Silva Ferreira, et al. Polylactide Designed with Desired End-use Properties: 1. PLA Compositions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Ester-like Plastisizers and Related Performances[J]. 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2008, 19(6): 636-646.

[8] 胡泽宇, 周昌林, 雷景新.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增塑聚乳酸的结构与性能[J]. 塑料工业, 2014, 42(12): 25-28.

Hu Zeyu, Zhou Changlin, Lei Jingxi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lasticized Poly(lactic acid) By Poly-1, 4-Butylene Adipate Glycol[J]. China Plastics Industry,2014, 42(12): 25-28.

[9] Yong Yang, Zhu Xiong, Lisheng Zhang, et al. Isosorbide Bioctoate as a “Green” Plasticizer for Poly(lactic acid)[J]. Materials and Design, 2016, 91: 262-268.

[10] Zhongjie Ren, Lisong Dong,Yuming Yang. Dynamic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Plasticized Poly(lactic acid)[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6, 101(3): 1583-1590.

[11] Hua Wang, Xiuzhi Sun, Paul Seib. Strengthening Blends of Poly(lactic acid) and Starch with Methylenediphenyl Diisocyanate[J].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1, 82(7): 1761-1767.

猜你喜欢

热塑性伸长率熔融
热塑性聚氨酯的多晶型结晶行为和多重熔融峰现象
热塑性复合材料高速冲击时不同失效模式对比分析研究
熔融物碎片床两相流动压降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对比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熔融渗硅处理对PIP工艺制备的SiCf/SiC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Silent love 沉默的父爱
对建筑工程钢筋检测试验中几个主要环节的探讨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与偏差控制
TEPEX连续纤维热塑性材料及其成形技术
波浪裙结构设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