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及对策

2018-01-23徐彩霞

市场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陷阱国家

摘 要:本文通过对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状况分析,得出造成这些国家陷入陷阱的五大方面原因,目前,从中国的现状来看也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对于这些风险如何规避,依据中国的国情,本文提出了以下四个建议:以公平分配为切入点,培育新的持续增长基础;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结构性失业;激发国内市场潜力,降低外部经济冲击;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官员晋升考核机制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公平分配

中图分类号:F1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7-0091-02

一、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只有在清楚地界定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层次地分析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所以需要先弄清楚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在此之前需要对中等收入国家有一个认识,根据2012年世界银行依据人均国民收入标准对国家的分类可以知道,人均国民收入高于12276美元的国家为高收入国家,低于或等于1005美元的国家是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处于1005到12276美元的国家为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界定,世界银行的一个研究报告指出,总的来说:“中等收入陷阱”是一种经济停滞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当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止步于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

以学术的角度来看待“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的话,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初期大部分国家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的低收入阶段,经过一段时期的较快经济增长,部分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二是这些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其中的一部分国家失去经济增长动力,一直在中等收入阶段挣扎,只有部分国家可以突破中等收入,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由此可以看出,能够促進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在不同的收入阶段很可能是不同的,那些进入到中等收入行列之后缺乏经济增长动力的国家失去了经济发展初期的优势,除此之外,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还会存在一些其他的因素,需要我们去寻找,并以此吸取经验教训,为我国规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政策建议。

二、 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

一个国家一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会发生停滞,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不利,在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状态下甚至会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就更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要找出应对措施首先需要进行原因分析,本文通过对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一些已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进行分析,认为有以下五大问题导致“中等收入陷阱”。

(一)收入两极分化

收入分配不均造成两极分化,我认为这个原因是造成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原因,也是造成社会一系列问题及动荡的根源。在20世纪的中后期,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已经进入到了中等收入行列,但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然在中等收入行列挣扎,没有增长的动力和希望,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在从低收入阶段跨入中等收入阶段的过程中不注重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资本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GDP的增长速度,而劳动要素的收入增长速度却一直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这造成的后果是以劳动收入为主要收入的绝大多数民众并没有享受到GDP增长所能带给他们的利处,而财富却是越来越多地向把控资本的少数人手中集聚,造成收入的两级分化。当矛盾发展到不易调和的阶段时必然造成社会动乱,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二)失业问题的加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在拉丁美洲及中东地区一些国家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教育,造成经济转型过程中,对应的所需求的专业人才不能到位,以前产业的工人不能适应新产业,从而失业率上升。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没能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人口资源并没有形成人力资源,失业问题的加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三)政党腐败

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能否带领国家走上经济高速发展之路的关键,分析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执政党普遍是比较腐败的,他们常常用“寻租”机会作为自己执政的回报与控制,国家慢慢地成了一个腐败的机器,试问如果一个政党腐败不堪,那国家如何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有力的环境?所以说政党腐败也是导致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四)生态、资源、环境被严重破坏

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严重破坏了生态、资源、环境,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在经济达到某一阶段之后,如果没有新的技术变革提供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这些国家不能依靠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造成这些国家有增长而无发展,所谓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生态破坏,资源大量损耗,环境污染的前提之下的,这样的经济增长必定是不可持续的。这也是造成他们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方面原因。

(五)民生问题的加剧也阻碍经济发展

有句话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是每个国家的发展支柱,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再加上政府腐败,民生问题愈演愈烈,如果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不能解决又何谈经济发展?民是立国之本、动力之源,民生问题不解决,经济的发展根本不会持续,而看一些中东地区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能妥善地解决民生问题。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在结合中国自身特点的前提下,为了规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本文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下的规避措施。

三、中国避免或者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应采取的措施

(一)以公平分配为切入点,培育新的持续增长基础

上文所说的第一个原因收入两级分化和第五个原因民生问题的加剧根源是收入分配不公,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差距变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如果分配不公严重到了某种程度,又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那么会造成社会凝聚力的下降进而造成社会动荡,使国内的经济增长没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继而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需要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公平分配,着重缩小收入差距。现在中国提出的精准扶贫就是加强公平分配的一种举措,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动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收入的两级分化,为了培育新的持续增长的基础,需要以公平分配为切入点,缓解由于分配不公带来的社会矛盾,使国民更积极地投入经济建设,为经济增长打下国民基础,万众一心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结构性失业

前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失业是造成拉美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应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结构性失业,近几年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用需求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已经到了瓶颈期,需要转变经济发展的依托思想,从供给侧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概括就是提高供给质量,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要结合供给侧改革对劳动力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使他们的能力与企业需求相匹配,降低结构性失业。

(三)激发国内市场潜力,降低外部经济冲击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发展如果过多地依赖于国外市场,那么外部经济的波动必然对这些国家造成比较大的震动,所以为了减轻外部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应该激发国内市场潜力,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内部需求,我们应该利用自己拥有的优势,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同时,把眼光聚集到国内市场,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四)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官员晋升考核机制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腐败的行为,要把这个思想坚持下去,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我国降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另一个方面要改革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不能仅仅以GDP这样的表面指标来衡量一个官员的政绩,需要考虑到在GDP增长的同时,生态是否加以保护、资源是否浪费、环境是否破坏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需要考察地方官员是否以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需要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要仅仅只看到经济的增长,所以要改革官员晋升考核机制,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增大官员的寻租成本,从党建层面规避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总而言之,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中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但相信在清楚地认识到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后,通过吸取别国的经验教训,有针对地加以规避,我们一定可以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向高收入国家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德荣.“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J].经济研究,2013,48(9):17-29.

[2]姚枝仲.什么是真正的中等收入陷阱?[J].国际经济评论,2014(6):75-88+6.

作者简介:

徐彩霞,女,河南商丘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硕士,研究方向:财政学。

猜你喜欢

中等收入陷阱陷阱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陷阱
陷阱2
陷阱1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
甜蜜的陷阱